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位于亞洲西部,歐洲南部,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既是世界面積第二大洲(面積為3020萬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從人種分布及多樣性角度來分析非洲,可以把非洲分成三個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以及馬達加斯加,北非是高加索人種(地中海類型)為主,如阿拉伯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以尼格羅人種為主,中間過渡地帶是混合型人種,如埃塞俄比亞人、圖阿雷格人等,當然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后在南部非洲有較大數(shù)量的白人(西歐型)分布,如南非的英裔、布爾人等;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則是蒙古利亞人種(馬來型)為主。
如果按民族分布來看非洲極為復雜,民族不同于人種,在同一人種內(nèi)部可以分化出很多民族,非洲由于歷史上長期處于部落社會,缺少大一統(tǒng)國家,其民族的多樣性比較高。從廣義層面來概括:北非民族比較統(tǒng)一,以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為主;在東北部的埃塞俄比亞人和蘇丹人也較為著名;在非洲大陸赤道附近和南部非洲國家居住著非洲人口最多的民族~班圖人,當然其內(nèi)部可以細分出更多民族;在南部非洲居住著大名鼎鼎的祖魯人,以彪悍尚武著稱,其他有特色的還有諸如布須曼人、俾格米人等。
非洲是世界上語言種類較多的大陸,據(jù)權威估計,已確立的語言約為1000多種。非洲的語言大致可以分成四大語系:班圖語系、蘇丹語系、閃含和布須曼—霍屯督語系。 其中北部地區(qū)通行閃~含語系諸語言,在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毛里塔尼亞、西撒哈拉、北蘇丹、馬里的部分地區(qū)以及赤道非洲北部和非洲東海岸通行阿拉伯語,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馬格里布地區(qū)同時流行柏柏爾語,豪薩語是撒哈拉以南西蘇丹的重要語言,通行于從乍得湖沿岸到塞拉里昂之間西蘇丹廣闊的地帶,被視為繼阿拉伯語和斯瓦西里語之后的非洲第三大語言,以尼日利亞使用人口為最多,豪薩語也是一種西非地區(qū)的商業(yè)用語,不少國家至今仍把他們作為官方語言 ; 在中部到南部非洲幾乎占整個非洲的1/3地區(qū)都流行班圖語系諸語言,比較有名的斯瓦西里語(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官方語言,也通行于包括剛果東部在內(nèi)的東非大部地區(qū)),祖魯語(流行于南非、萊索托、斯威士蘭、馬拉維)等等;布須曼—霍屯都語系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地區(qū),使用人口較少。比較特殊的還有馬達加斯加,他們使用亞洲的南島語系。受西方殖民統(tǒng)治的影響,非洲許多國家沿用殖民者的語言,甚至作為官方語言,其中有23個國家通行法語,主要位居北部非洲,16個國家通行英語,3個國家通行英、法雙語,還有5個國家通行葡萄牙語,赤道幾內(nèi)亞通行西班牙語,南非布爾人(荷蘭人后裔)通行荷蘭語。隨著種族和文化的融合不斷加速,不少非洲語言面臨衰亡的境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