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調(diào)查處
高曉松講臺灣系列的片頭詞我很喜歡:這里有大歷史碾過的痕跡,這里有著溫良恭儉讓的人民,這里保留著許多我們的過去,這里也預示著我們的未來……
的確,去過臺灣的人都覺得臺灣保留了許多中國的傳統(tǒng),能找到一種久違了的溫馨。雖說城市看上去沒有我們這邊漂亮,但就像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曾說過的一句話:北京好看不好玩,臺北好玩不好看……
一些大陸客初看臺灣,會有些心理落差,比如臺灣怎么連個氣派的機場都沒有。然而,臺灣不是用看的,臺灣是要細細品味的。就像一個女人。人們所了解的中國,大陸只是一半,另一半在臺灣。但這一半雖小,卻濃縮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
臺灣的路
臺灣的街道名字常常以“忠孝仁義”來命名。道路不只通東西南北,也通古今。
臺北有條主干線叫忠孝路,南北縱橫叫復興路;
還有仁一路、信二路、義三路、愛四路(基隆);
或者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維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高雄)。
臺灣的女性
總的說來,臺灣女性就像她們的名字一樣,比較女人,不管年齡大小,在不同的場合,會把自己打扮成女性。臺灣五六十歲的女性,通常打扮得很優(yōu)雅,也很鮮艷,頭發(fā)也打理得很時尚,化妝口紅,在舞會上跳舞,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沒有覺得她們是老人。
臺灣的人
臺灣人比較熱心,他們樂意為陌生人指路,新一代甚至會拿出手機,將地圖解釋給你看。中華民族以助人為樂,美德有傳。
他們一般不拒絕你借電話;迷路了警察不拒絕開車送你;你不買東西不會嫌棄你,會說“謝謝,歡迎下次再來”。
通常,他們不認同討價還價,減半還價更是拒絕,買賣誠心、童叟無欺本是中國人的從商傳統(tǒng)。
臺灣血液里的“鄉(xiāng)土中國”
友善是臺灣人的關(guān)鍵詞。友善不是標語,也裝不出來,不是面子,而是里子。
他們?nèi)员3掷镩L、鄰長的設(shè)置,居民一有矛盾或問題,先靠傳統(tǒng)的辦法協(xié)調(diào)。中國式友善是鄉(xiāng)土社會出發(fā),再擴展到陌生人社會的。
臺灣大部分地區(qū)民風純樸,即便在臺北摩托車夜晚也是放在外面一排,無人看管。逛夜市你不用擔心被偷包。打的不用擔心被宰,因為司機擔心被投訴。在臺灣,被投訴是一件很要命的事。
在臺灣,機場的服務(wù)公司叫信實集團,英文sincere,信達雅,又合理念;貨運公司的服務(wù)是“送至您府宅”,好一個久違的府宅;公交車公司叫“大有大巴”,大有是易經(jīng)中的吉卦。
如果樓盤叫“將進酒”或“棋琴九重奏”,你不必稱奇?;蛟S你看慣了皇家御庭或歐陸風情。樓盤名稱透出一座城市的底蘊。更多的底蘊在文字中。
臺灣的斤兩還在使用古老的十六兩制,也就是說大陸半斤,臺灣是八兩。
假如去臺灣觀光,錯失了自然美景不足惜,但若錯失了文化就未能觸摸到這個小島的核心。因為文化是臺灣最大的附加值。
臺灣的吃
不說說小吃好像對不起臺灣。康師傅牛肉面在大陸吃香可在臺灣不名一文。在臺灣隨便一家阿公阿婆的館子都有上百年。
小吃攤是城市一道誘人的風景線,“非50年不夠道地”,這是臺灣小吃的“吃規(guī)”。
臺灣小吃為何能做到精致細膩、原汁原味,一言以蔽之:“有根”。一家店做死這條巷子,一百年不變。
臺灣“飯店教父”嚴長壽概括了臺灣社會的三個階段:第一代由貧轉(zhuǎn)富,暴富之后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口味很重;體態(tài)臃腫、血壓升高之后,轉(zhuǎn)向第二階段,即講究清淡、健康、均衡;第三階段人們不只為口腹之欲和健康而吃,而是要吃出文化、吃出藝術(shù)來。
臺灣正從新富到成熟社會轉(zhuǎn)型,而大陸還處于新富階段。
每天晚上19點19分
嘴哥在此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