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極其特殊的朝代,首先元朝是外族建立的朝代,其次元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時期。蒙古族是一個在馬背上的民族,族人驍勇善戰(zhàn),善騎兵,當時世界上最勇猛的就是騎兵,蒙古人作為游牧民族,在戰(zhàn)場上更是勇猛,步兵對騎兵,勝負優(yōu)劣已見分曉。
在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的領導下,蒙古人在二十五年的時間里,以不到二十萬人的軍隊,先后征服了七百多個民族,滅亡四十多個國家,建立了當時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鼎盛時期的蒙古帝國,有三千多近乎四千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這是什么樣的一個概念?跟我國現(xiàn)在眾所周知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面積相比,蒙古帝國的面積是現(xiàn)在的四倍,可想而知當初蒙古帝國的輝煌。
元朝的前身就是蒙古帝國,當時們古帝國的面積橫跨歐亞大陸,北部直達北冰洋。一二七一年,元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此后蒙古帝國又叫大元大蒙古國,隨后帶軍南下滅南宋,統(tǒng)一中國,建立元朝。
元朝剛剛成立的時候,疆域還是很大的,后來蒙古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激增,元朝的疆域被逐漸分割,到一三三零年,若以北緯五十五度為界限,元朝的疆域縮小為一三二七平方公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則有兩千兩百六十七萬平方公里。元朝統(tǒng)治前期,國力強盛,我們將元朝疆域延至北冰洋的,也沒什么問題。
元朝統(tǒng)治后期,吏治腐敗,連年征戰(zhàn)也使得百姓的賦稅加重,人民苦不堪言,最終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一三六八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統(tǒng)治,建立明朝,明朝成立初期,繼承元的疆域,按理說,國土面積也應該很廣才對,可根據(jù)后來的史料,明朝的疆域,才有九百九十多萬平方公里,明朝為何沒有繼承元的版圖呢?當代學者表示:給誰誰不要。學者為何會有這樣的言論呢?
首先,北部戈壁沙漠一帶為蠻荒之地,人口稀少,若想穩(wěn)固對其的統(tǒng)治,就要征服那里的人,但北部一直是外族生活的地方,征服外族人,難上加難,從蒙古族滅南宋就能知道。加之漢人一直將北部民族稱為“夷狄”,對其非常排斥,北方民族對漢族人同樣敵視,要讓兩族人和平共處,猶如癡人說夢。
其次,漢人不像蒙古族那樣騎馬射箭,疆域太廣,在管理上極為不利,可謂有心而無力,也分不出這么多的兵力去管理偏遠地區(qū),這些偏遠之地疏于管理,很快就被外族人給分割掉了,明政府也曾盡力收復被奪去的土地,但也僅僅只能做到保證外敵不再進犯。
再者,離統(tǒng)治中心遠的地方,經(jīng)濟效益也不高,要想提高經(jīng)濟效益,就得人口密集,古代交通不便,路途遙遠,就算有經(jīng)濟收益,長途跋涉的過程也會耗盡商人的耐心,漢人久居中原,前往他處,也很難適應當?shù)氐臍夂蚝铜h(huán)境,一來一回,折去半條命,故漢人也很少前往這些地方。
史料表明,明朝建立后,明政府未曾派遣一兵一卒前往偏遠之地查探,加之種種因素,明朝未能繼承元的版圖,分析下來,專家說“給誰誰不要”的原因,想必我們都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