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符經(jīng) 注解三
正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注解:
天道,即是:陰陽。
陽,主:生,
陰,主:殺。
未有:陽而不陰,
而:生而不殺之理。
故其:
春生夏長,秋斂冬藏,
四時成序,周而復(fù)始,
循環(huán)不已,亙古如是。
正文:
天地,萬物之盜,
萬物,人之盜,
人,萬物之盜。
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
食其時,百骸理,
動其機(jī),萬化安。
注解:
天,以始萬物,
地,以生萬物。
既生之,則又:殺之,
天地,即是萬物之盜。
世有:萬物,
人即:見景生情。
恣情縱欲,耗散神氣。
幻而壯,壯而老,老而死。
是萬物,即是:人之盜。
大修行之人,
能奪:萬物之氣,為我用。
又能:
因萬物盜我之氣,而盜之,
并因:
天地盜萬物之氣,而盜之。
三盜,歸于:一盜。
殺中有生,
三盜,皆得其宜。
三盜,既宜,
人,與天地合德,
并行,而不相悖,
三才,亦安。
三才既安,道氣常存,
萬物,不能:屈,
造化,不能:拘。
此:盜機(jī)之秘密,
有:一時之功。
須要:
不先不后,不將不迎,
不可太過,不可不及,
坎來,則:離受之,
彼到,而:我待之,
陽復(fù),以陰,接之,
大要不失其時,不錯其機(jī)。
故曰:
食其食,百骸理,
動其機(jī),萬化安。
食其時者,
趁時,而吞服先天之氣。
動其機(jī)者,
隨機(jī),而扭轉(zhuǎn)生殺之柄。
食時,則:后天之氣化,
百骸皆理,可以:全形。
動機(jī),則:先天之氣復(fù),
萬化俱安,可以:延年。
時也,機(jī)也,難言也。
要知:
此時,即:天時,
此機(jī),即:天機(jī)。
茍非:深明造化,
洞達(dá)陰陽者,烏能知之?
噫!
八月十五,玩蟾輝,
正是金精,壯盛時,
若到一陽,才盛處,
便宜進(jìn)火,莫延遲。
正文:
人知:其神而神,
不知:不神而所以神。
注解:古今學(xué)人,
皆認(rèn):昭昭靈靈之識神,
以為,是:本來之元神。
故:著空執(zhí)相,千奇百怪,
而,到老無成,有死而已。
殊不知,此神,
乃是:后天之神,
而非:先天之神,
此乃,神而實不神。
先天之神,非色非空。
至無,而含:至有,
至虛,而含:至實。
乃:不神之神,
而:實至神者。
奈何,世人,
只知:后天之神,而神,
甘心,入于輪回。
不知:先天不神之神,
難怪萬物盜我之氣而罔覺。
正文:
日月有數(shù),大小有定,
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盜機(jī)也,
天下莫能見,莫能知,
君子得之,固窮,
小人得之,輕命。
注解:
人之,所以,
能盜:天地萬物之氣,
以其:萬物有定數(shù)。
天地萬物,
不能,盜人之氣,
以其:圣道,無形象。
如其:日月雖高,
而有:度數(shù)可推。
日則:一年,一周。
天有:春夏秋冬之可見。
月則:三十日,一周。
天有:虛盈朔望之可窺。
大,為:陽,
小,為:陰。
陽極,則:必陰,
陰極,則:必陽。
大往小來,小往大來,
陰陽循環(huán),循環(huán)不已。
此乃一定:不易之道。
至人于此,
推陰陽造化之消息,
用功于:一時辰內(nèi)。
采,鴻蒙未判之氣,
以為:丹母;
奪:天地虧盈之數(shù),
以為:命基。
先天,而:天弗違,
后天,而:奉天時。
圣功,于此而生,
神明,即此而出。
此功此明,
其:盜機(jī),雖:天地鬼神,
不可得而測度,而況其人?
天下烏得而見,烏得而知?
如其能見能知,安能盜之?
此其,所以為:圣,
此其,所以為:神。
此道,非:忠臣孝子,
大賢大德者,不能知。
非烈士丈夫,俯視一切,
萬有皆空者,而不能行。
果是真正:修道君子,
得意忘言,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如愚如訥。
不到:了性了命之后,
不肯:泄漏圭角,
固窮,而如無知。
至于:薄福小人,
而又,自滿自足。
又不:自重性命,
而其:無而為有。
虛而為盈,約而為泰,
自負(fù)有道。心高氣傲,
予圣自雄,人前賣弄,
自造罪過,不知悔改,
非徒無益,而又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