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先生有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那么水鏡先生到底何許人也?
水鏡先生: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xué)、奇門、兵法、經(jīng)學(xué)。有“水鏡先生”之稱。”通俗的講,這位司馬老哥就是當時的一個隱藏BOSS和NPC。大概相當于金庸先生小說里《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笑傲江湖》里的風(fēng)清揚老爺子這樣的人物。
那么我們通過什么事件來判斷水鏡先生是一個真才實學(xué)的隱藏高手呢?
一..史料評價:
由西晉史學(xué)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的《三國志》,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中評價: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tǒng)弱冠往見徽,徽采桑於樹上,坐統(tǒng)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丈醍愔?,稱統(tǒng)當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怎么理解:潁川司馬徽為人清雅,不喜名利,有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龐統(tǒng)20歲去見司馬徽,司馬徽在樹上采桑葉,龐統(tǒng)在樹下,兩個人從白天聊到黑夜。司馬徽非常驚訝,稱龐統(tǒng)是當時南州文士的榜首。于是龐統(tǒng)自這件事之后在當時逐步展現(xiàn)出自己的才能。
二.史料記載之弟子:
《三國志》:劉廙字恭嗣,南陽安眾人也。年十歲,戲於講堂上,潁川司馬德操拊其頭曰:“孺子,孺子,'黃中通理',寧自知不?”
《三國志·尹默傳》:尹默字思潛,梓潼涪人。益部多貴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遠游荊州,從司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學(xué)。皆通諸經(jīng)史,又專精於左氏春秋。
三.朋友圈的大咖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瑯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發(fā)明家。
龐統(tǒng):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于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不幸中流矢而亡后,追賜統(tǒng)為關(guān)內(nèi)侯,謚曰靖侯。
韓嵩:少好學(xué),貧不改志。因見天下將大亂,遂與好友數(shù)人隱居酈西山中。后事劉表為別駕,轉(zhuǎn)從事中郎。漢獻帝拜嵩侍中,遷零陵太守。曹操取荊州,征用嵩。嵩患病,在家拜授大鴻臚。
石韜:字廣元,即石廣元,潁川人,仕魏,官拜典農(nóng)校尉、郡守。初平年間,石韜與徐庶一同來到荊州,在荊州時與諸葛亮和龐統(tǒng)等人相善。與崔州平(名鈞)、孟公威(名建)、徐元直(名庶)為“諸葛四友”
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和諸葛亮是好友,曾和諸葛亮、徐庶、石韜四位道友一起游歷。諸葛亮后出祁山,在答司馬懿書中,曾托使杜襲宣意于孟建。
崔州平,即崔州平,鈞少交結(jié)英豪,有名稱,歷任虎賁中郎將、西河太守。
徐庶: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漢末三國時期名士,后歸曹操,并仕于曹魏。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四.明主選擇
1.如何看待劉表:
《世說新語·言語》引《司馬徽別傳》:知劉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談議。有人向劉表推薦水鏡先生,水鏡先生回復(fù):“人們所說的都是虛妄不實的話,我只是一個小書生而已,我的見識和普通人一樣?!?/span>
那么其他的歷史人物對于劉表的評價是什么樣的呢?
郭嘉:表,坐談客耳。
賈詡: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裴潛:劉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其敗無日矣。
甘寧: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yè)傳基者也。
王粲: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guī)。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nèi)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
陳壽:袁紹、劉表,咸有威容、器觀,知名當世。表跨蹈漢南,紹鷹揚河朔,然皆外寬內(nèi)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至于后嗣顛蹙,社稷傾覆,非不幸也。
4.2如何看待劉備,如何與之相處
《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寫劉備被蔡瑁追殺,幸虧所騎的盧馬才得以逃脫,誤打誤撞跑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莊上。兩人聊天時水鏡先生對劉備說:“今天下之奇才,盡在于此,公當往求之。”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三國演義三十七回又寫道'司馬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梢钥闯鏊R先生雖然交好劉備,但是仍然不為其所用。
4.3如何看待曹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劉琮率荊州降曹,司馬徽也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
此證據(jù)點有三:
1.選擇未來的大勢之主曹操,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水鏡先生的眼光。大概前面的劉氏兄弟在水鏡先生眼里都還不是明主,劉表沒有容人之量,劉備也只給點建議,推薦兩個靠譜的朋友即可。
2.曹操南征作為三國時期統(tǒng)一的關(guān)鍵一戰(zhàn),特別是公元207年,曹操的“才策謀略,世之奇士”、“奇佐”之臣郭嘉病逝,曹操收復(fù)司馬徽之后果斷“欲大用”,可見對于水鏡先生非常信任,完全不是對于一般俘虜?shù)膽B(tài)度。
3.逝世后立碑。水鏡先生司馬徽墓死后葬于陽翟,墓前立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漢司馬徽先生之墓”八個大字。而一般立碑常出現(xiàn)于帝王陵墓或者王宮貴族墓穴前。碑文主要有墓穴主人的名號、生卒時間、立碑人名號、皇帝或者王公貴族的生平事跡,其內(nèi)容主要為:記述戰(zhàn)功、皇帝或者王公貴族生平以及所經(jīng)歷的大事??梢娝R先生的事跡是得到了當時的認可的。
以上窺斑見豹,可見水鏡先生的著實為三國時期的隱藏BO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期預(yù)告: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