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1017—1073,湖南道州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道學創(chuàng)始人、理學鼻祖、新儒學開創(chuàng)人。是北宋著名的五大學者之一,世稱“周子”。
其膾炙人口的文學名著《愛蓮說》,不僅為世人共知,還被列入我國大、中學教材課文中,既作為宋代賦文的典范,又作為立人立德的教材,是寓教于文的一篇重要課文。
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荷花的寓意為真、善、美,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的人品、象征著圣潔?!昂伞笨芍^是表意最為豐富的意象,“浦上生綠煙,波底蕩紅云”如此的勃勃生機。
周敦頤《愛蓮說》中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鄙徎m生長在淤泥之中,而其卻不為淤泥所染,其藕潔白,其葉清翠,其花香美。這篇文章在我國的蓮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頁,也就是從這篇《愛蓮說》問世之后,蓮作為君子的象征意義才真正深入人心。因此自古大家就將其作為美好、高潔的象征,后來人們更是賦予了它高尚、正直、廉潔的君子之風的含義。民間流傳的《一品清廉圖》就是一莖青色蓮花的圖案,取青蓮與清廉的諧音,以蓮之高潔喻為官清廉。
日本、朝鮮、越南對周敦頤非常崇拜,將他繪像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