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著名徽商胡雪巖接到一個委托,重臣左宗棠讓他籌集一筆巨款,兩個月之后要用。這時候正趕上胡雪巖手頭資金緊張,對于左宗棠的委托,他又不能拒絕,他知道這筆資金是用來向德國購買軍火的。
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他覺得只有向英國渣打銀行經(jīng)理史密斯借錢了。當(dāng)時的情況,也只有這個人,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拿出這筆巨款。
可是,胡雪巖與史密斯只有一面之交,怎么才能取得史密斯的信任呢?胡雪巖反復(fù)琢磨應(yīng)對的辦法。
第二天,胡雪巖專門去了史密斯住處,一番寒暄之后,胡雪巖提出要向他借1000兩銀子要求,并說只用幾天。
胡雪巖這樣的商人身份,區(qū)區(qū)1000兩銀子,實在是個小數(shù)額,史密斯自然答應(yīng)了。
胡雪巖回到府中,手下人看著他帶回的銀子,叫苦不迭:“就這么點,與左大人需要的數(shù)目相差也太遠了?!?/p>
胡雪巖沒有說話,淡然地端起蓋碗,呡了一口,笑而不語。
幾天后,胡雪巖命人把借來的1000兩銀子如數(shù)還給了史密斯,另外還附上不少利息。
又過幾天,胡雪巖再次去找史密斯,這次借的是2000兩。有了上次的交道,史密斯覺得他是個有信譽的人,就又爽快答應(yīng)了。
就這樣,胡雪巖隔些日子就去找史密斯借錢,而且數(shù)額也越借越大,到還款時,也必定將本息全部結(jié)清,從來不拖欠。
兩個月之后,到了左宗棠要錢的日子,胡雪巖就向史密斯提出要二十萬兩銀子的要求,有了之前的鋪墊和經(jīng)歷,史密斯對胡雪巖的信譽已深信不疑,沒有絲毫地遲疑就把這筆巨款打到了胡雪巖的賬戶上。
胡雪巖靠他的智慧完成了一件外人看,似乎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人與人打交道,免不了要相互借錢,誰沒有手頭緊的時候。但是借錢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
我們要有一個認識:有些朋友,并不是相處的時間長了,就一定是真心相待的。
人心隔肚皮,有時候,你眼里的一個很講信譽好伙伴,其實恰恰心懷叵測。他們很聰明地運用了胡雪巖的方法,借錢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一點一點地騙取你的信任。
等到你對他完全信任,完全放松警惕的時候,他會突然借你一大筆錢, 隨之暴露出廬山真面目,讓你付出慘痛的代價。
現(xiàn)在很多的民間融資或理財平臺,說到底也是用了這種方法。就連所謂的“龐氏騙局”,它的基礎(chǔ)也是建立在以小誠信博大錢款,你看中他的高利息,他惦記你的本金,最后的結(jié)果也是讓你血本無歸。
我們在與別人打金錢交道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學(xué)會透過表面看其本質(zhì)。對于網(wǎng)上理財?shù)娜谫Y平臺,更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