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別能當什么官,考中難度有多大?

古代能考中秀才、舉人、貢生、進士的難度多大?想想范進就知道了,考了大半輩子,最后還瘋了。古代的官職很多,具體秀才、舉人這些能當什么官,無法全列出來,我對比現(xiàn)在的職位大家會更明白。

  • 秀才,相當于基層的公務(wù)員,屬于特權(quán)階層。

  • 舉人,正宗基層的國家干部,縣局級別。

  • 進士,起步就已經(jīng)是縣局級別,以后發(fā)展看自己能力。如曾國藩、李鴻章就是普通的進士,后來都成了正國級。

對于考中進士這些的難度,我也拿現(xiàn)代的難度對比:

  • 秀才,考中難度等于考上現(xiàn)在比較優(yōu)秀的一本大學,對應(yīng)普通211/985院校。

  • 舉人,考中難度等于清華北大這樣的大學,國家級TOP2。

  • 進士,考中難度等于獲得牛津劍橋這樣的博士學位,世界級TOP10.

古代考試制度由來已久,每個朝代考試的難度和考中后分配的職位都不一樣,所以我就拿比較近的朝代來表述。因清朝的科舉制度發(fā)展比較完善,那就定義為“晚清”。

古代的莘莘學子們懸梁刺股,嘔心瀝血就為了博得幾個頭銜,秀才、舉人、貢生、進士。但也有不知道真相的人把現(xiàn)在的學歷跟以前對比成了,秀才對應(yīng)小學;舉人對應(yīng)大學、進士對應(yīng)名牌大學。中學的時候我們都讀過《范進中舉》,他堅持科考到54歲,一朝中舉,直接瘋了,如果舉人只能對應(yīng)大學,那么以古代死讀書的那股勁,范進肯定不會瘋。


都說科舉難,卻不知道難在哪,可以說科舉就是難在錄取率,下面分析科舉錄取率。

科舉難度第一步:秀才=985/211本科

秀才考試每三年舉辦兩次,人口大的縣錄取名額在三四十個,中級縣二三十個,小縣只有十來個。如果放在今天來算,等于是全縣統(tǒng)一考試,要進前三四十名。

舉個例子:

曾麟書,也就是曾國藩的父親,也是非常用功讀書之人,但屢次不中,一直考到了43歲,連續(xù)考了17次才終于考上秀才。

所以,秀才只是小學水平?如果是這樣,古代秀才應(yīng)該爛大街才對。

科舉難度二:舉人=清華北大

秀才考完后就開始考舉人,秀才已經(jīng)如此難了,那要舉人不是難上天?那是肯定的,不然范進也不會考到54歲才中舉人,也不會一激動就瘋了。

選拔舉人的考試叫鄉(xiāng)試,鄉(xiāng)試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舉行,因時逢秋季,又稱“秋闈”。此時各省的秀才集中在省會的貢院考試,但可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資格參加考試,他們必須是各州、縣學政舉辦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者方有資格參加。

跟我們現(xiàn)在的高考不一樣,今年考不過,明年還可以接著考,但這樣復讀一年,對于學生來說壓力已經(jīng)非常大了??墒窃诠糯衲昕疾簧希偷迷俚热?,這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并且舉人的錄取率可是低得嚇人,清朝規(guī)定,各省舉人錄取名額參考各省人口、教育水平高低、每年給中央繳納稅收的金額。繳納金額高、人口多、教育水平高就多錄取些,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為什么說相對而言,再來個數(shù)據(jù):

  • 天子腳下的河北省,錄取人數(shù)為120人

  • 江蘇安徽兩省合起來,各錄取120人

  • 廣東、河南、山東、山西、四川這些中等省份,各錄取六七十人

  • 浙江、江西、福建算考試大省,各錄取八九十人

  • 云南、兩湖、廣西,各錄取四五十人

  • 遠的地方,如貴州、陜西、甘肅這些考試小省只能錄取三四十人

請注意,以上說的數(shù)字不是“每年”,而是“每科”,因為三年才開一科,所以上面是三年每省的錄取人數(shù)。也就是說平均1年大概只錄取40人,小省一年也就是錄取15到20人,這個錄取率比國內(nèi)TOP2的清華北大還要低吧。

這樣的錄取率、這樣的科考難度,讓考生們壓力大到崩潰,以至于經(jīng)常有考試出現(xiàn)自虐現(xiàn)象。

“場中考生死者三人,一死于蛇,一以燭簽自刺,一自碎其睪丸”

這可不是我信口胡說,這事就發(fā)生在1903年的浙江鄉(xiāng)試的考場。

科舉難度三:進士=世界名校TOP10博士學位

考上了舉人后,這時統(tǒng)治階層的最高殿堂向你打開,“會試”在向你招手,在這里你可以放手施展自身才華,進入最高統(tǒng)治階層的陣容。會試在鄉(xiāng)試過后的第二年三月舉行,由禮部主持,稱為“春闈”。這是科考中最重要的一場,但錄取率低到令人發(fā)指,為什么?因為幾年會試中未中的舉人也都會一同應(yīng)試。

也就是說,你要面對的不光是“應(yīng)屆生”,也不光是“復讀生”,你要面對的是“歷屆復讀生”。這個歷屆是多少屆,大家都不清楚,可能是三五年前落榜的,也可能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甚至還有六七十年前落榜的。試想下,你要面對的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復讀生,五十年,半個世紀,他們還一直在考試,這樣的人戰(zhàn)斗力得有多強?

從時間線上來說,你17歲參加高考,有一批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老爺爺和你一起考試,爭取你的名額,你覺得你考中的幾率多大,你的信心剩下多少?

進士的難度有多大,上面寫了應(yīng)該多少了解了,再來個數(shù)據(jù)看下進士的錄取率:

  • 會試的錄取人數(shù)沒有規(guī)定,但一般也就是百余名到二三百名

  • 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也就是錄取了406人

  • 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一共就錄取96人

  • 清朝267年開科112科,總錄取的進士人物為26849人,按清朝統(tǒng)治時期267年算,平均每年錄取100人,平均每科錄取240人。

這樣的考試難度,這樣的錄取率,已經(jīng)等于世界TOP10的大學博士學位難度了。世界排名十的大學,每年合計產(chǎn)出的博士生應(yīng)該多于進士的十倍不止吧。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當你走過了縣試-府試-院試-鄉(xiāng)試-會試;走過了童生-秀才-舉人-貢生后,你現(xiàn)在就是龐大帝國統(tǒng)治階級的一員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放聲大笑了?,F(xiàn)在的你可以在這個國度橫行無阻,吃喝不愁,在全國各地都有人買你的賬,所以你真的可以笑了。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再看一下,為什么成為進士可以大聲歡笑

按60年為一代人來算,清末咸豐11年、同治13年、光緒34年,三朝一共58年,錄取的進士人數(shù)分別為:

咸豐1046人、同治1588人、光緒4088人,合計6688人。再看這一時期的全國人口,大概為4億人左右,4億人里錄取6688人,大概是0.0017%,也就是萬分之0.17,十萬分之1.7,百萬分之17,100萬里錄取17人,是不是可以放聲大笑,如此低的錄取率,其難度大到難怪那些考生捏爆一個蛋。

科舉制度的難,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別說范進會瘋,換我,我也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代考中進士與現(xiàn)在錄取清北,哪個難度更大?|科舉考試|童生|考中|貢士|進士
古代科舉怎么考?依次遞進程序復雜,貢士和舉人哪個級別高呢?
范進中舉后為什么會“發(fā)瘋”?
光緒年間宏道書院考試卷 - 三顛一寺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在古代“窮秀才”未必真窮,也沒“窮舉人”。
古代高考趣事多:最長考生過百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