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幾個小國的興起,得從苻堅說起。
苻堅統(tǒng)一了北方,他的志愿是“平一六合”,且效法漢武帝,北擊匈奴,遠征西域。
北擊匈奴,他已經(jīng)做到了,因為,他已以雷霆萬鈞之勢消滅和兼并了匈奴的拓跋部和鐵弗部,由于他要“平一六合”,南下討伐東晉,于是,就把接遠征西域的任務交給了自己麾下的驍騎將軍呂光。
呂光仗著苻堅的威勢,降焉耆、破龜茲,威震西域,諸國盡皆歸附。
可是,就在他勝利班師的時候,淝水之戰(zhàn)已經(jīng)結束了,苻堅大敗,不但大敗,而且又被姚萇襲殺了。
而他,才回到?jīng)鲋莸墓藐埃ń窀拭C武威)。
相別不過短短兩三年,所有的一切已經(jīng)物是人非,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亡國奴!
該何去何從呢?
畢竟自己手下還帶著十萬余人,呂光很快從迷茫中醒來,奪取了涼州,就地稱王。
他在晉太元二年(公元386年),自稱中外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酒泉公,在涼州建立十六國時期第二個政權:后涼。
涼州共有八郡自東向西分別是金城郡(今甘肅蘭州)、西平郡(今青海西寧)、武威郡、張掖郡、西郡(今武威以西)、西??ぃń駨堃匆粠В?、酒泉郡和敦煌郡,相當于今天甘肅的中北部,青海的東北部,以及寧夏、內(nèi)蒙、新疆的一部分。
基本就在同一時間,原本位居隴西的鮮卑族乞伏氏也據(jù)涼州南面的秦州起兵稱王了,史稱西秦,其國國主乞伏乾歸占領了涼州的金城郡,并在金城建都。
呂光為了將乞伏乾歸趕出金城郡,傾師而出,大舉討伐西秦。
就跟苻堅在淝水大戰(zhàn)失敗有點類似,這本是一場以眾攻寡的戰(zhàn)爭,呂光竟然全軍覆沒。
呂光的失敗,便催生出了南涼、北涼兩國。
建立南涼的是河西鮮卑首領禿發(fā)烏孤。
“禿發(fā)”即“拓跋”的同詞異譯,與北魏拓跋氏同宗,原屬漠北鮮卑一支,后來遷往河西走廊一帶。
禿發(fā)烏孤原本依附于呂光在廉川堡(今青海民和)稱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他趁著呂光失敗,脫離后涼,建立了南涼。
建立北涼的是盧水匈奴沮渠部的沮渠蒙遜。
沮渠本來是匈奴官名,蒙遜的祖上以官為氏,其后代就以該官名為姓。
沮渠蒙遜的伯伯、叔叔都是呂光手下的大將,跟隨呂光參加了討伐西秦的戰(zhàn)斗,因為吃了敗仗,呂光惱羞成怒,就把戰(zhàn)敗之罪推到他們身上,將他們殺了。
沮渠蒙遜押運叔伯的靈柩回到家鄉(xiāng)安葬,前來參加葬禮的各部宗親有一萬多人。
在葬禮上,沮渠蒙遜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點燃了匈奴人的怒火,舉兵起義,攻占了臨松(今甘肅張掖南)、金山(今甘肅山丹一帶)兩地,并策反了呂光手下的建康(今甘肅高臺南)太守段業(yè),先擁立段業(yè)為首領,建立了北涼,后來自己又取而代之,處死了段業(yè)。
呂光眼看自己的境內(nèi)一下子分出了兩個國家,原來的八郡之地一下子就少了一大半,又氣又急,病倒了,在病床上掙扎了一段時間,死了。
他這一死,幾個兒子爭權奪位的斗爭便瞬間爆發(fā),彼此大打出手,后涼迅速衰敗。
敦煌太守李暠于是宣布脫離北涼,自稱涼公,建立了西涼。
李暠乃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十六世孫,其先祖在漢初奉命到隴西討伐叛亂的羌人,后來定居涼州。
插一閑筆,李暠有一個名垂環(huán)宇的八世孫:唐高宗李淵。
這樣,到了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涼州一地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四個涼國,再加上涼州南面的后秦、西秦,竟是六個國家扎堆在一起了,可謂亂成了一鍋粥。
這六個國家中,最為強大的毫無疑問就是后秦。
后秦的姚興看這那五個國家互搶地盤搶得正熱鬧,驀然出兵。
他先于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打服了西秦,迫使西秦國主乞伏乾歸向后秦請降。
次年,又發(fā)兵圍攻后涼國的都城姑臧,將后涼的國主呂隆及其部族遷入長安,滅掉了后涼。
這一來,西涼、北涼、南涼三國趕緊遣使向后秦進貢稱臣
這幾個國,表現(xiàn)得一個比一個乖,尤其是南涼。
南涼的國主在短短幾年中,已換了三個人,大哥禿發(fā)烏孤酒后墜馬摔死,傳位給了禿發(fā)利鹿孤;禿發(fā)利鹿孤病死,傳位給了三北禿發(fā)傉檀。
禿發(fā)傉檀最會來事,他為了討姚興歡心,于晉義熙二年(公元406年)六月特地獻上三千匹戰(zhàn)馬和三萬頭羊只。姚興一高興,就把滅后涼所得原屬于后涼都城的姑臧賞給了禿發(fā)傉檀,召令自己所任命的涼州主簿胡威返回長安。
胡威回到長安,就厲聲指責姚興因貪戀小利而舍棄一方土地,指出禿發(fā)傉檀包羅禍心,河西五郡到了他的手,后秦將受到極大的威脅。
姚興醒悟過來,已經(jīng)遲了。
而姚興因“好事虛名”而養(yǎng)就心腹大患的代表作是收留和栽培了赫連勃勃。
多年前,有一個名叫劉衛(wèi)辰的匈奴鐵弗部首領,看見前秦帝國在苻堅和王猛的治理下迅速強大,便請求帶領他的部族歸附前秦。
苻堅接受了他的請求。
不久,他又請求在前秦境內(nèi)租田耕種,春天來播種,秋天收割后回朔方(今內(nèi)蒙古杭愛旗北)。
苻堅也同意了他的請求。
他們在耕種過程中,遭到了前秦云中護軍賈雍的襲擊,被搶了很多東西。
仁慈的苻堅知道了,非常生氣,罷免了賈雍,將賈雍掠獲的財物全部送還給了劉衛(wèi)辰,并對他加以撫慰。
劉衛(wèi)辰從此進入關內(nèi)定居。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六月,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妃子慕容氏去世,劉衛(wèi)辰出席了葬禮,并在這個代國舉國同悲的日子里向拓跋什翼犍請出了一個不情之請,要拓跋什翼犍把其中的一個女兒嫁給自己。
善良的拓跋什翼犍答應了。
晉升平五年(公元361年)正月,劉衛(wèi)辰在前秦境內(nèi)擄掠許多百姓,作為奴婢,進獻給苻堅,以討苻堅的歡心。
苻堅不喜歡他這樣,批評他,讓他把這些百姓釋放。
劉衛(wèi)辰一氣之下,發(fā)誓與前秦決裂,轉而依附代國。
但他和代王拓跋什翼犍相處得并不愉快,于晉興寧三年(公元365年)正月背叛代國,重新又歸降前秦。
可是,這年七月,他又再次背叛前秦。
苻堅派人討伐,將他擒獲。
不過,苻堅有好生之德,沒有為難他,仍然封他為夏陽公,讓他統(tǒng)領自己原來的部落。
易漲易竭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
反復無常的小人劉衛(wèi)辰,為了與拓跋什翼犍對抗,從此一心一意地依附了前秦。
連接幾年,他和拓跋什翼犍的交戰(zhàn)都是無一例外的失利,最后的一次,他的部落之中十之六七被打散了。
為了報仇,他于晉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十月請求前秦出兵。
就跟最初相識時一樣,苻堅同意了他的請求,發(fā)動三十萬大軍猛攻代國。
這一年,代國國滅,拓跋什翼犍被其子拓跋寔君所殺。
苻堅把代國的百姓分為兩部分,自黃河以東屬于劉庫仁,自黃河以西屬于劉衛(wèi)辰,各授官職爵位,讓他們統(tǒng)領自己的部眾。
劉衛(wèi)辰以位居劉庫仁之下為辱,殘忍地殺害了前秦的五原太守,第三次宣布與前秦決裂。
劉庫仁以前秦的名義攻打劉衛(wèi)辰,將劉衛(wèi)辰趕到陰山西北一千多里的地方。
劉庫仁是拓跋什翼犍的姐夫,這時候,他收養(yǎng)著拓跋什翼犍的孫子——北魏的開國之君拓跋珪。
晉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拓跋珪提鐵騎進攻已經(jīng)依附了后燕的鐵弗部,于鐵岐山以五六千人大破劉衛(wèi)辰八九萬之眾,乘勝渡河,一舉蕩平了鐵弗匈奴,盡誅劉衛(wèi)辰宗族共五千多人,只有劉衛(wèi)辰少子劉勃勃一人僥幸逃出。
這個劉勃勃,就是夏國的開國之君赫連勃勃了。
勃勃逃出了生天,深一腳淺一腳地奔往叱干部避難。
誰料叱干部的酋長叱干他斗伏生怕招致不必要的麻煩,就派人把他送交拓跋珪。
可是叱干他斗伏的侄兒阿利卻于心不忍,在半道把勃勃劫下,送交后秦的高平公沒奕干。
勃勃就在沒奕干處長大成人。
長大成人的勃勃,身長八尺五寸,腰帶十圍,性辯慧,美風儀。
沒奕干心里高興,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姚興第一眼見到勃勃,也心生愛慕,任命他為驍騎將軍,加任奉車都尉,讓他參預軍事與國政的大事,恩寵程度遠超許多功臣和老臣。
姚興的弟弟姚邕勸阻說:“勃勃天性不仁,難以親近。陛下對他寵遇太過分,臣下對此疑惑不解?!?/p>
姚興笑道說:“勃勃有濟世之才,我正要利用他的才能,和他共平天下,有何不可!”任命赫連勃勃為安遠將軍,封陽川侯,讓他幫助沒奕于鎮(zhèn)守高平,把三城、朔方的雜夷以及劉衛(wèi)辰的部眾三萬人分給他。
姚邕極力規(guī)諫,以為不可。
姚興問:“你何以知勃勃的性情脾氣?”
姚邕說:“勃勃奉事主上極為傲慢,治理軍隊極其殘忍,貪婪暴虐不講親情,對于去留看得很輕,若親寵他太過,終為邊境之禍害。”
可是,姚興仍任命勃勃為持節(jié)、安北將軍、五原公,把三交五部鮮卑以及雜族共二萬多部落配給他,讓他鎮(zhèn)守朔方(今內(nèi)蒙古杭愛旗北)。
到了朔方,勃勃很快就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
他乘后秦衰落之機,截留了河西鮮卑族首領獻給姚興的八千匹良馬;假裝去高平(今寧夏固原)游獵,襲殺了恩人賺岳父的沒奕干,并吞他的部眾,人馬達到了數(shù)萬。
晉義熙三年(公元407年),勃勃認為自己的翅膀已經(jīng)硬了,便叛秦自立,自稱天王、大單于,赦免境內(nèi)罪犯,建年號為龍升,設置和任用百官,以匈奴為夏后氏的后代,故國號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