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十 里
一說到講究,總給人以束縛不自由感,所以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不愛講究。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說很多講究即使不去遵守,也不會觸犯法律或是逾越道德底線。
人因為各種心理因素,過去在意很多東西,使得在很多時候無法做自己,有的人是過分在乎別人的眼光,讓一顆騷動的心活在一本正經(jīng)的言行下。后來隨著知識水平的不斷提升,催生了很多“我的人生我做主”“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等等諸如此類自我主導意識較強的思想,雖說這是人類個體史上的一大進步,但是很多人卻擴大了“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所解禁的范圍。
以前經(jīng)常會聽得長輩們說“講究啥?”這類詞語,別人來家做客買了東西,家里的大人會說“講究啥?”,然而自己去別人家里做客的時候總是精挑細選買點好東西才覺得好意思。別人帶孩子在家里亂翻東西,瞎鬧騰的,孩子的家長因為不好意思呵斥孩子時,家里的長輩會說“沒事,孩子嘛,都這樣,沒那么講究”,而每次我們?nèi)e人家里時總教育我們要尊重主人家的,不要隨意翻東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飯的時候不要用筷子在碗里翻來覆去,不要在別人家里打打鬧鬧等等各種講究。那個時候并不理解,那些條條款款讓身為小孩的我們多少有些抵觸。
后來我才知道“講究啥也是一種講究”,是讓別人放下拘束的講究。講究其實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講究讓我們變得有素養(yǎng)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人不必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但一定要考慮別人的感受?,F(xiàn)在很多人都把講究放在了一邊。
朋友說一次去吃飯看到這樣一幕:有一家人去餐廳吃飯,抱著小孩,吃飯途中小孩要大便,于是孩子的父親就把小孩抱到餐桌旁的垃圾桶旁邊幫它解決,旁邊有很多吃飯的顧客,為了不影響其他顧客,餐廳工作人員就禮貌的建議孩子的父親把孩子抱到洗手間去處理,孩子的父親說“沒事,小孩子誰還講究這個???”,旁邊的顧客可能是用餐時很在意旁邊的環(huán)境就順嘴說了句“人家工作人員說得對,你可以抱著孩子去洗手間處理嘛”,沒想到先是孩子的父親暴跳如雷得呵斥道“你丫,一看就沒養(yǎng)過小孩,你家小孩有這么講究嗎?”,那顧客并未被激怒,只是口氣很堅定地說道“我家小孩比你家小孩大多了,我從來不讓她在公共場合讓他大小便,小孩子可以不講究,我們做大人的就可以借機耍無賴?”,那位孩子的父親還是不依不饒的“你帶過嗎?”說著一家人怒氣沖沖地罵那位顧客和餐廳工作人員,那位顧客不想和他爭論只是丟下一句“就是你這種人借以孩子之名做毀害孩子的事!”。朋友感嘆道,雖然那顧客后面的話確實有點過激了,但是講究很多時候確實是對別人的尊重。前段時間有個新聞,是說高鐵上小孩在哭,其他的顧客抱怨了一句,當即那位父親就把水平子扔向那位過客,原因是那位顧客不應該抱怨,因為那是小孩子。而另一則新聞是,有一位母親帶著小孩坐飛機,因為怕打擾其他顧客,那位母親提前在每一個座位上放了小禮物和致歉信。其實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我們?nèi)粘I铧c點滴滴的言行舉止。
因為在公眾場合要有所講究,所以我們告訴自己不大聲嚷嚷、不亂扔垃圾、不隨意吐痰、注意自身衛(wèi)生,處在大環(huán)境下,至少讓他人不要因為自己而感到不舒服。
其實朋友間也需要一些講究,說話要講究分寸,做事要講究限度。記得我有一對朋友,兩個人的關(guān)系特別好,后來還在同一個城市工作,一起租房子,不過聽說沒到半年就鬧掰了,而且還打死不相往來。當時誰都不知道原因,幾年后小A才說出緣由。原來小B是一個特別放縱的人,經(jīng)常半夜三更回來,開門關(guān)門毫不顧忌,吃完飯從來不洗碗,帶朋友來宿舍也不打招呼,經(jīng)常私自穿小A的衣服,小A開始一直忍著,后面實在受不了了,就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小A不以為然的說道“我是把你當朋友才會這么隨便的,別人我也不會這樣?。 ?,小A只好不再說什么了。讓他們決裂的導火線是,小A后來有了男朋友,小B居然經(jīng)常使喚她男朋友做這做那,介于小A的關(guān)系,男生開始不好拒絕,后來實在是太頻繁了,小A的男朋友就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小A的男朋友不愿再聽她使喚,小B說“要么就斷絕朋友關(guān)系,要么就和那男的分手”,小A二話沒說從宿舍搬了出來,她說“如果因為是朋友,你就毫不講究,那我愿意和你成為有所顧忌的陌生人”
現(xiàn)在的人都喜歡“放飛自我”,所以變得無所顧忌,忘記與人交往凡事要有度。可卻忘了我們要活出自我,也要心中有他人。好的講究是讓我們行為得體,說話得當,做事有分寸的一種指引,所以生活中我們需要一些講究來讓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與10萬+只差一次你的轉(zhuǎn)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