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葷段子,并不是現(xiàn)代人的特權,古人也有,蘇東坡就是一個著名的“老司機”。
蘇軾作為豪放派的詞人,和其為人豪放,好交友也有關系。宋代比較開放,特別是在納妾這一點上,老牛吃嫩草的事情,比較常見。
“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軾的好友張先,80歲了,還新納一個18歲的姑娘做小妾,邀請?zhí)K軾等人前往參加婚禮。也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原因,80歲的張先,在婚禮上自吹自擂了一番,作下: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fā)。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用來表明自己“白發(fā)戲紅顏”的春風得意,周圍賓客也見狀,又唏噓的,也有調侃的。蘇軾就是調侃的人之一。
蘇軾聽聞這首詩后,對著吟詩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p>
眾賓客聽聞后,皆懂,笑而不語。這首詩淺顯易懂,且表達上委婉含蓄,又沒有露骨的意味,特別是最后一句中的“壓”字,盡顯風流,露出了蘇軾“老司機”的本性。
“春宵一刻值千金”
當然,蘇軾作為“老司機”并非僅有“一樹梨花壓海棠”這一代表作,還有我們所熟知的《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p>
也許少有人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竟是蘇軾寫的吧?本來這句話原本的含義是,在春天的夜晚里,一刻的歡樂就像千金一樣寶貴,是用來吟唱春天的,結果被后人帶偏,蘇軾知道了,會是惱怒還是不禁失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