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洞察|見解
每晚十點,1000萬人陪你讀洞見。
作者:薇安
來源:薇安說(ID: viannhe6)
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大腦和心靈招兵買馬。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周周朗讀音頻
如果時光倒流,你回到15歲那年,一道選擇題擺在你面前:
一邊是唾手可得的名利,一邊是并不輕松的求學,你會如何選擇?
“天才少女”歐陽娜娜就面臨過這樣的抉擇。
藝人/大提琴演奏家 歐陽娜娜
3年前,她選擇了前者——從柯蒂斯音樂學院休學,出道娛樂圈。
3年后的今天,她選擇了后者——入學伯克利音樂學院,告別娛樂圈。
這個開學季,歐陽娜娜正式重返校園。她發(fā)微博稱,“新的旅程,新的開始,新的生活?!?/span>
評論一片叫好聲:這是正確的選擇。
而三年前,歐陽娜娜面臨的是與此截然不同的局面。
那一年,15歲的歐陽娜娜突然宣布暫停學業(yè),一頭闖進娛樂圈這所浮華的“社會大學”。
從此,她承受了這個年齡不該有的輿論壓力,也收獲了同齡女孩觸摸不到的名利。
一個大提琴演奏家,這是我對歐陽娜娜的最初印象。
舞臺中央,青春洋溢的少女穿著華美禮服,扶著大提琴,一束光打下來,她優(yōu)雅抬臂......
湖南衛(wèi)視《偶像來了》轉(zhuǎn)播了歐陽娜娜演奏會的現(xiàn)場,畫面如此美好,她的天賦秉異閃耀于屏幕。
一開始,歐陽娜娜的娛樂圈奇幻之旅順風順水,拍戲、代言、錄綜藝一樣不落。
然而,她交出的好幾份答卷都不盡人意。
《是!尚先生》中,她演的鹿小葵被嘲諷為史上最尷尬瑪麗蘇女主,讓觀眾見識到了什么叫“打雞血式”的另類演技。
《演員的誕生》里,她參演了《我的父親母親》經(jīng)典片段,在這個匯聚老戲骨的舞臺,她在臺詞、演技方面的弱點被無限放大。
一時間,網(wǎng)絡(luò)上關(guān)于她的質(zhì)疑與謾罵鋪天蓋地。
此時的歐陽娜娜,從粉絲追捧的天才少女淪落為全網(wǎng)嘲諷的渣演技代言人,曾經(jīng)驚艷眾人的大提琴家名號也光環(huán)失色。
讓人不得不感慨:這是“天才少女”的迷失!
如今,歐陽娜娜告別娛樂圈,她終于又回到了屬于她的象牙塔。
像她這樣的女生,有最好的年華,有傲人的天賦,更有追求夢想的覺醒。
01
讀書,能讓一個人走得更遠,攀得更高。
當今流量明星很吃香,有一種浮躁說法甚囂塵上:“如果要混娛樂圈,就沒必要上大學,反正是吃青春飯?!?/span>
這種說法顯然是對“出名要趁早”的誤讀,忽略了其前提條件:業(yè)務(wù)素養(yǎng)得到位。
事實上,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完整且系統(tǒng)的基礎(chǔ)教育會讓人受益終生。如果基礎(chǔ)教育缺失,在未來某個關(guān)鍵時刻,個人發(fā)展可能會受到制約。
還需要多想一步的是,當被物欲與名利高高托起,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資本與底氣保證不摔下來。
殘酷如娛樂圈,多少炙手可熱的紅人雨打風吹去,多少閃耀一時的新星泯然于眾人。
對于歐陽娜娜來說,娛樂圈一直在那里,但追逐夢想的初心或許會在浮華中變形,提升自我的黃金期也會在喧囂中流逝。
人生的黃金期就要用來讀書。千萬別在最美好的年紀,只知道賺錢。
如果把時間線拉到足夠長,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娛樂圈還是其他行業(yè),大部分走得長遠的,都是那些勤于學習、積淀深厚之人。
胡歌也是一個踐行“活到老學到老”的演員。
先回顧他的經(jīng)歷:
23歲,因《仙劍奇?zhèn)b傳》爆紅;
24歲經(jīng)歷車禍、毀容;
25歲整容,重回熒幕;
33歲,因《偽裝者》、《瑯琊榜》再度翻紅;
35歲,赴美求學。
車禍,無疑是他人生的轉(zhuǎn)折點。
他曾說,在那段最消沉最無助的日子里,是讀書讓他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如果皮囊難以修復,就用思想去填滿它吧?!?/span>
可想而知,他這些年讀過的書,都在安撫著他,支撐著他,改變著他。
涅槃歸來后的胡歌,完成了從偶像到演員的成功轉(zhuǎn)型。
他挑戰(zhàn)了更多元化的熒幕形象,如林覺民、梅長蘇、明臺等,這些角色都被他刻畫得張弛有度、入木三分。
正因為讀書,胡歌才有如今演藝事業(yè)上的高度與深度。
而在他再度翻紅之時,他又決定出國進修電影導演課程。
他說,“如果我能有機會踏踏實實地學習、沉淀,我愿意放棄眼前的所有?!?/span>
不僅演員明星需要通過讀書來實現(xiàn)自我提升,對于我們普通人也一樣。
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歷練變成一種加持。
久而久之,是“井底蛙”還是“千里馬”,高下立判。
02
讀書,是最好的美容。
我們?yōu)槭裁匆x書?
這里有個經(jīng)典回答:
當你開心時,你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不是只會說:哈哈哈哈哈哈。
當你惆悵時,你可以說: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而不是只會說:哎,我好心塞。
當看到同樣的美景,別人可以用文字營造美好意境讓人心生向往,而你卻連發(fā)個朋友圈配文都要憋好半天。
讀書與不讀書,看的是不一樣的審美,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當看到董卿與嘉賓對話時的妙語連珠,你定能體會到:有趣的靈魂比好看的皮囊更重要。
當看到她在節(jié)目里旁征博引,你定會相信:你的氣質(zhì)和說過的話里,藏著你看過的書,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
雖然董卿早已滿腹詩情,但仍堅持知識的輸入與更新,這個習慣并沒有隨著年齡增加而有所懈怠。
2014年,處于主持生涯黃金期的董卿做了個決定:暫別話筒,赴美進修。
求學歸來后,她詩書才氣依舊,只不過那個有趣的靈魂增長了更浩瀚的學識。
她最吸引觀眾的是,無論面對何種情境,她對詩詞歌賦總能信手拈來。
大家感慨:沒想到她的文化底蘊如此深厚。
如今,她精心制作的《朗讀者》已成為國內(nèi)綜藝節(jié)目中的一股清流,她的主持功底也更加爐火純青。
她用實力證明了,終身學習的女人更有魅力。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跉赓|(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讀書,可以讓你遇見更美的自己。
03
讀書,讓人生有更準確的定位。
偶然踏入演藝圈的幸運女孩,不止歐陽娜娜一個。
農(nóng)家女孩魏敏芝因主演電影《一個也不能少》一舉成名。面對名利誘惑,當時年僅13歲的魏敏芝陷入了迷茫。
魏敏芝與張藝謀
她問導演張藝謀,自己應該抓住機會進娛樂圈還是繼續(xù)讀書?
張藝謀勸她說,你并不漂亮,成功主演了一部電影,只能說明你人生中多了一次經(jīng)歷。
你不要聽別人夸你是大明星,還是應該繼續(xù)讀書。
于是,魏敏芝繼續(xù)求學,她順利考入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影影視傳媒學院。
后又經(jīng)過兩年備考,她考上夏威夷楊百翰大學的傳媒電視專業(yè),并獲得全額獎學金。
正是這段讀書經(jīng)歷,讓她對自己的認知發(fā)生了質(zhì)變,她更加明確了當導演的人生定位。
后來,她成功導演了兩部電影、兩部電視劇。
回看魏敏芝的經(jīng)歷,從普通女孩到紅遍全國的“謀女郎”,然后放棄演員光環(huán)再做回普通人,她用勤奮和努力實現(xiàn)了人生目標。
雖然如今的她沒有閃耀的名利傍身,但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功呢?
因為,她站到了人生這個階段最適合她站的地方,并且,閃閃發(fā)光。
讀書更大的意義,不是讓你一鳴驚人、一步登天,而是在你做人生重要選擇時,有一個更大的格局,讓你知道自己最適合哪個位置。
讀書,就是不斷武裝自己思想的過程,也是未來厚積薄發(fā)的籌碼。
很喜歡劉瑜這句話:“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大腦和心靈招兵買馬?!?/strong>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