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號井底槽青,喜歡紫砂壺的朋友一定有早有耳聞,作為珍稀泥料的一種,它已是大名鼎鼎。
但由于存世量稀少,真正的4號井底槽青市面上并不多見。百聞不如一見,今天小韻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真正的4號井底槽青是什么樣的。
底槽青是紫泥系中最為優(yōu)質(zhì)的泥料,因開采時通常處于紫泥泥層底部位置,故稱底槽青。
底槽清原礦及燒制試片(黃龍山臺西礦區(qū))
攝于宜興紫砂博物館
其礦料外觀呈現(xiàn)紫紅色,紫中泛紅,致密塊狀,質(zhì)地堅硬。多數(shù)斷面由于氧化鐵缺失,有灰綠色的斑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雞眼”或“貓眼”,這是底槽青原礦最為顯著的特征。
雞眼
根據(jù)泥層深淺不同,底槽青有老、嫩之分。礦料越老,云母含量相對越多,雞眼隨之越小,越少,并砂性重,成型較酥,耐火溫度也越高,收縮率也越小。
蓮子壺 4號井底槽清
根據(jù)開采的礦區(qū)不同,底槽青有分4號井底槽青、5號井底槽青、臺西礦底槽青,其中尤以4號井的最為優(yōu)質(zhì)。
黃龍山4號井,出產(chǎn)最優(yōu)質(zhì)的紫砂礦石,是紫砂礦料的圣地。1972年在黃龍山西側(cè)建4號礦井,分層開采,每層高約7米,1997年10月停止開采。
4號井井身
4號井是黃龍山五個礦井中開采量最大的一個,它主要出產(chǎn)底槽青、本山綠泥、紫泥、烏泥、段泥等,其中以底槽青、紫泥的產(chǎn)量最大。
4號井底槽清礦石
底槽青中最優(yōu)質(zhì)的當(dāng)屬黃龍山4號井底槽青,同時也是紫砂泰斗顧景舟最鐘愛的泥料。
4號井底槽青,礦料外觀呈紫褐色致密塊狀,比較堅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礦料上有豐富的雞眼。
4號井底槽清原礦石及其制成的蓮子
4號井底槽清砂性十足,在不同的溫度下時。4號井底槽青還可以燒出接近清水泥、紫泥、正常底槽青等顏色,高溫?zé)茣r會偏青灰色,極為特別。
4號井底槽清 西施壺
4號井底槽清礦層挨著黑墩頭,11米,36米,44米,53米處都出產(chǎn)底槽清,其中深井礦料,油性更足更為優(yōu)質(zhì)。
4號井為深井料,越是深層油脂感越強,黃龍山淺表泥和深井泥是兩個概念,這就猶如和田玉的籽料山料,深井泥長期被冷冽清澈的地下水滋養(yǎng),外觀像貝殼內(nèi)壁一樣,晶瑩透亮。
11米左右深度 四號井底槽青
及燒制試片
36米左右深度 四號井底槽青礦石
36米左右深度 四號井底槽成壺顏色
4號井底槽青砂性強,做壺時只取中間部分,煉制泥料時取老塊的顆粒。燒成溫度跨度大,從1100多度到1400多度。
1300多度高溫?zé)?4號井底槽清 景舟石瓢
燒成后有隱約朦朧黑影(黑鐵質(zhì)),而且能看到金砂點點,而這些金黃色的砂粒,就是礦料中“雞眼”燒成的效果。
黑體質(zhì)與鐵熔點
金砂隱現(xiàn)
90年代中期,四號井因為地下水滲透等問題,不得不關(guān)閉,到05年又正式封礦,所以目前四號井底槽青存世量已非常稀少,原礦泥料用一塊少一塊。
4號井底槽清 仿古如意壺
這也是4號井底槽青制作的紫砂壺,比很多別的泥料制作的壺要珍貴的原因之一。正是如此,市場上的四號井底槽青一直廣受壺友的追捧,往往還一壺難求。
真假4號井底槽青對比
如何簡單區(qū)分:
1、冒充的4號井底槽青,顏色更紅。
2、4號井底槽青燒制溫度寬泛,耐高溫,假4號井燒不了高溫。
3、4號井是頂級礦料之一,品質(zhì)高,油性足,泡養(yǎng)效果明顯。
幾泡茶下去立馬就會發(fā)生變化,有的甚至用外山料配本山料冒充,久久不能包漿,更別談油性。
如今市面上人人開口就是家藏礦料,手里的底槽青開口就是四號井,真的有這么多嗎?真的這么便宜嗎?這很值得壺友們思考。
好泥好工好壺,都不會便宜。
那么便宜的四號井底槽青是怎么來的?
那些白菜價只要幾百元的四號井底槽青,其實并不是真的,只是托名四號井和底槽青罷了,大多都是拼配調(diào)的料,紫砂無撿漏可撿!
留 / 言 / 互 / 動
壺友,你入手過4號井底槽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