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23日,在45年前的今天,文革末期一位國畫藝術大家在北京郁郁而終。他就是近現代中國畫家、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秦仲文(1896-1974年)先生,享年79歲。他成名比齊白石、徐悲鴻等人還早,是堅持筆墨為宗的我國傳統北派的重要代表畫家之一。
1947年,他在北平藝專任教(原國立北京藝專),剛正直言,與壽石工、李智超二教授一起反對徐悲鴻在中國畫教學和創(chuàng)作中,生吞活剝照搬西畫畫法的“以素描為中國畫造型基礎”的教學法。當年暑期后三人被校長徐悲鴻解聘,在藝壇被稱為“三教授事件”。
秦仲文是河北省遵化縣人,原名秦裕榮,號仲文,筆名秦裕,別署梁子河村人,畫室名群峰扶翠之居,是一位扎根傳統的藝術家。他自幼喜歡繪畫,初臨摹《芥子園畫傳》、《紉齋畫》、《古今名人畫稿》。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法政系。在書畫造詣上,他師從章浩如先生,并曾得賀履之、陳師曾、湯定之、金城諸前輩指點;1918年參加了蔡元培校長主辦的中國畫法研究會,1920年參加了金城等創(chuàng)立的中國畫學研究會擔任研究員,著力于臨摹古代名作。他擅長畫墨竹、山水,晚年兼畫花鳥。山水畫初學晚清奚岡、黃谷原、戴醇士諸家,后深入研習清初龔賢、查士標等人作品。1921年北大畢業(yè)后,先后任教于北平藝專、京華美術學院、國立北平藝專,在民國畫壇聲名卓著。
自從“三教授事件”發(fā)生后,秦仲文可謂后半生坎坷與悲催。解放后,在政治上遭受冷落,文革期間受迫害,被界定為“黑畫家”。1974年6月23日在積郁中逝世于北京。1978年秦仲文先生和其他“黑畫家”才在政治上得到徹底平反。今日我們欣賞幾幅所謂“黑畫家”的山水畫,一感個性直言的“反派”藝術!其山水綜合王石谷、吳墨井,又上溯宋元,力求綜合南北宗,喜以小斧劈皴,結景單純,筆力堅凝,蒼茫渾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