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石銘江南——錢氏吳越碑拓展》在杭州碑林開幕。當天,好友馬鷹第一時間,傳來北宋經(jīng)幢拓本照片到至微堂訪石群,此拓片尾款為“時歲次開寶四年四月十三日朔,妻葉氏七娘題記”,謝賓對此提出疑問,其“四月十三日朔”,似不合紀年行文規(guī)則。
就此問題,“君子有終”、“雪碧+酷兒”、“不壞金身”、莊鏡澄等同好,又加入?yún)⑴c多番討論,大家終于得出其紀年確為不合規(guī)的初步結論。如果按唐、五代、宋初時期,較為正式的紀年行文,當為“時天寶四年歲次辛未四月丙寅朔十三日戊寅,妻葉氏七娘題記”,如果是簡化不表干支,可紀為“時歲次開寶四年四月朔十三日,妻葉氏七娘題記”。
大家在討論此紀年問題,翻找同時代前后金石資料作比較時,發(fā)現(xiàn)大名鼎鼎的顏真卿《多寶塔碑》的年款,存在朔日天干上的訛誤,是為“驚天”秘密。
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國寶,不必多言。此碑建立的落款紀年為“天寶十一載歲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熬佑薪K”認為,“乙丑朔廿二日”為“丙戌”,非“戊戌”。本人結論為,“乙丑”實“丁丑”之誤。因為天寶十一載四月初一(朔),落在“丁丑”,而非“乙丑”,四月廿二日落在“戊戌”沒錯。
在有關顏真卿其它石刻中,有同類紀年方式,舉兩例:
上為《郭虛己墓志銘》,紀年為“維唐天寶八載太歲己丑夏六月甲午朔十有五日戊申”,其中六月初一(朔)落在“甲午”,六月十五落在“戊申”,沒有紀錯。
上為《顏氏家廟碑》后記,紀年為“建中元年歲次庚申秋七月癸亥朔”,其中七月初一(朔)落在“癸亥”,沒有紀錯。
下舉非顏真卿金石三例:
上為《唐崔志墓志銘》,紀年為“貞觀元年歲次丁亥二月甲寅朔廿九日壬午”,其中二月初一(朔)落在“甲寅”,二月廿九日自然落在“壬午”。
上為《錢武肅王鐵券(俗稱免死金牌)》,紀年為“乾寧四年歲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其中八月初一(朔)落在“甲辰”,四日自然落在“丁未”。
上為《吳越梵天寺經(jīng)幢》,紀年為“乾德三年乙丑歲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其中六月初一(朔)落在“庚子”,十五日自然落在“甲寅”。
顏真卿《多寶塔碑》,為何將天寶十一載四月初一朔日,本應落于“丁丑”的正確紀年,卻書或刻為“天寶十一載歲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很讓人費解。經(jīng)大家一整天的討論,以為發(fā)現(xiàn)了顏真卿《多寶塔碑》的“驚天”秘密,興奮異常。后又經(jīng)查找更多史料發(fā)現(xiàn),其實早在兩百多年前,清代金石學者王昶,在其《金石萃編.卷八十九》多寶塔碑條目下,即有“末云天寶十一載四月丁丑朔,非乙丑,且廿二日戊戌,則丁丑朔無疑也”的考釋結論。
《多寶塔碑》紀年誤的論斷,早就有之。當代朱關田先生,在其《傳世顏真卿楷書碑志著錄考略》一文中,同樣引王昶論斷,并贊同此看法?!?/span>是碑末款,王昶以為'四月乙丑朔’乃'丁丑朔’之訛,見《金石萃編》碑記按語。甚是。”
《多寶塔碑》的紀年錯誤,在古時,本是一個常識,但近代以來,少有人提及,可能大家更多的是從書法角度來關注顏書。其實琢磨下碑帖背后的歷史,也是件有趣的事。
本文緣起于《江南石銘》——錢氏吳越碑拓展。希望大家能親臨現(xiàn)場,透過一張張拓片,了解吳越國跌宕起伏的歷史風云。也或許,大家能從本次展覽,很多首次公開的拓本文字中,找出更多的“驚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