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人物,后歸曹操,并仕于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后改名徐庶,求學于儒舍。后與同郡石廣元避難于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為友。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后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等歇后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稱贊。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徐庶簡介,徐庶生平介紹
徐庶本名徐福,本是寒門子弟。
中平六年(189年),徐庶為人報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臉上,披散著頭發(fā)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問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話也不說,官吏于是把徐庶綁在柱子上作出準備肢解的樣子,并擊鼓下令周圍市場里的人出來辨認,但都不敢說認識這個人。后徐庶的黨羽一起來將徐庶救走(之后魏國史書《魏略》中為徐庶作傳時依舊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徐庶非常感激,于是不再舞槍弄棒,一改自己平時的氣節(jié)去求學。
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亂京師而導致中州四處兵起,徐庶為了避亂,與同郡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到了荊州之后,徐庶結識了諸葛亮,關系友好。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被曹操擊敗而南下依附劉表,劉表讓劉備于新野駐扎抵御曹操。徐庶以劉備是漢室皇親,而且信義著于四海,前往投奔,劉備見徐庶后,非常器重他。
建安十二年(207年),徐庶對劉備說:“諸葛亮乃是臥龍,將軍愿意見他嗎?”劉備說:“你可以和他一起來?!毙焓f:“這個人可以見,但不能委屈他前來,將軍應該放下自己的身份親自去見他。”于是,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表病死,次子劉琮接領荊州,派遣使者請求投降曹操。時徐庶與劉備屯于樊城,聽聞此事后,劉備率眾南行,徐庶帶家眷與諸葛亮一起隨劉備逃亡,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大軍追上,徐庶的母親被曹操軍所擄,徐庶為了保全母親,辭別劉備,前往曹營。
黃初四年(223年),徐庶在魏國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太和二年(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聽聞徐庶與石韜(郡守、典農校尉)官職都不太高,于是感嘆道:“難道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為什么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
幾年后,徐庶病死,有碑存于彭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