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生命個體,是存在明顯差異的。這種差異,有好處,讓每個生命尤其獨一無二的價值;處理不好,也有不好之處,就是孤獨,無窮無盡的孤獨。
一個生命渴求另一個生命的理解,他的痛也好,他的愛也罷,都希望被理解。痛,能夠有人疼;愛,能夠有人懂。
可是,這種渴求,終歸還是徒勞的。一個人無法理解另一個人,對不同于自己的生命,是難以想象的,很難做到完完全全地感同身受。這個問題似乎難以解決。
所以,痛,得一個人受著;路,得一個人走著;甚至愛,也是一個人地愛著,往往深愛都是獨自完成的,不被接受,不被珍惜,沒有回應(yīng),沒有體貼。
有人說,一個人面對一切,這挺好的啊,雖說是沒有依靠,但也是沒有羈絆啊,多自由啊??蛇@話叫聽的人總感覺說的人,說得是那么沒有底氣。
我的朋友,你還好嗎?我想跟你說兩句話,既是對你說的,也是對我自己說的。一句話是我們的生命不是自足的。第二句話是我們的生命很多時候是沒有答案的。
生命不是自足的,終究還是需要供應(yīng)的。身體需要供應(yīng),給些吃的喝的,靈魂需要供應(yīng),給點愛給點暖。我們的生命要想維持,就得有永不斷續(xù)的供應(yīng)?;蛟S長期以來我們都覺得,人之為人,高貴之處就在于付出與奉獻(xiàn),一個人若是向神張口向人伸手要這個要那個,是不堪的,是沒有尊嚴(yán)的。
但我要說,這不是全部的真相,也不是全對的思想。我們生命的本相原是靠供應(yīng)長大的,我們能奉獻(xiàn)出來的東西是少之又少的,尤其相較之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我們拿出的那點東西還算為多嗎。
一個人也正是因為懂得接受,珍惜接受,接受得越多,才談得上有所付出。我們是在不斷的接受中成長的,我們接受空氣,陽光,水;我們接受關(guān)心,安慰,愛;我們接受真理,善良,美;我們需要接受上天的恩賜,我們需要接受好人的幫助,我們需要接受師者的教誨。信仰與生活,認(rèn)識自己不能自足,愿意敞開,感恩地接受生命中的饋贈,這是很重要的。
生命中還有一個真相,就是很多事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我們想要一個解釋,一個答案,可就是沒有解釋,沒有答案。那種叫天天不應(yīng)的境況,每每叫人難受,那種難受的滋味真是太不好受。
很多人苦苦等待一個解釋,苦苦尋找一個答案。為此,深陷其中,越陷越深,不得釋懷,不斷糾結(jié),生命不成長,生活不邁步,錯過了美好的晨光,也錯過了美麗的星光,活在了過去的痛苦中,不打算接受未來,也不認(rèn)為還有什么未來。
親愛的朋友,你也是這樣嗎?你如今還是這樣嗎?前面的路,真的不打算走了嗎?前面的風(fēng)景,真的不打算領(lǐng)略了嗎?上天在未來等你,你真的打算不要邁進(jìn)未來了嗎?
有的時候,上帝確實向我們隱藏。比如,上帝沒有告訴約伯為何叫他瞬間變得一無所有,上帝也沒有告訴約瑟為何叫他一生之中屢屢受害、接連受挫,上帝也沒有告訴哈巴谷為何義人受苦惡人卻亨通......如此,能否許可上帝對你我很多的生活遭遇,也不作解釋,不給答案呢?
這個時候,你還能說“父啊,是的,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嗎?
這個時候,你還能說“人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嗎?
這個時候,你還能說“一生一世只管靠主,不用懼怕主無錯誤,雖有多事還不甚明,主意盡美可以安心”嗎?
還記得圣經(jīng)人物亞伯拉罕的事情嗎?亞伯拉罕被神呼召離開吾珥的時候,上帝也沒有告訴他,究竟要帶他到哪里去,亞伯拉罕卻不因此有絲毫的猶豫,既然有上帝在,我就邁開步伐,憑信往前走。
亞伯拉罕的上帝,也是疼愛你的那位上帝,他不告訴你答案,但他牽著你的手,你愿否跟著他走?
圖|李姊妹、邱姊妹。感謝饋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