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歷史,是一個不斷抵抗和與外族融合的歷史。在這些外族中,對中國禍害時間最長的民族則非古代的匈奴不可。
西漢早期地圖
匈奴族他們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的寒溫帶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披發(fā)左衽。約在公元前3世紀時變成的一個游牧部族,其后在蒙古高原鄂爾多斯建立國家。匈奴國的全盛時期從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
匈奴人由于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戈壁沙漠草原上,過著游牧生活,不論是氣候和生存環(huán)境都和內(nèi)陸的溫暖濕潤的、物產(chǎn)豐富的中國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一旦遭遇暴風雪和其它不能抗拒的自然災害牲畜大量死亡,就直接威脅到他們的生存,這個時候這些兇殘的草原狼就顯示出了畜生性的一面,根本不會講什么仁義道德的,仗著體格強健駿馬快刀瘋狂的殺戮中國人、搶劫中國的財富,來滿足他們生存的需要,中國豐富的物資成了他們家后院的倉庫!長達數(shù)百年里都是如此循環(huán)的,直到漢武帝畢生抗擊他們把他們打殘打爛分裂逃跑消失為止。
在這里要說到跟匈奴作戰(zhàn)的最巔峰之戰(zhàn),其一就是霍去病對匈奴的“封狼居胥”之戰(zhàn)。
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diào)集10萬騎兵,隨軍戰(zhàn)馬14萬匹,步兵輜重幾十萬人,命衛(wèi)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霍去病少年英發(fā),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zhàn),殲敵70443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nèi)),
到此山下,強敵遠遁,放眼四顧,悲風揚沙。
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臨山頂,南面中原設(shè)壇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紀念,以示此地納為漢家疆土。其兵威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
漢武一朝,經(jīng)此戰(zhàn)之后,兵威之盛,一時無敵。至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廷”。這個馬背上的強悍民族終于在強大的西漢王朝的傾力打擊下,在霍去病等不世名將的鐵血征伐下引馬而去,不窺陰山。
從此,中國的成語里就有了一條“封狼居胥”的成語,以此作為對將軍們最大戰(zhàn)功的旌表。中國歷代軍人武將最高榮譽就是能夠獲得“封狼居胥”式的功勞,也成為了中華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軍威之盛,千載相傳。這段歷史也成為中華民族最血脈噴張的歷史,激勵著一代代中華民族兒女。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南宋詞人辛棄疾于1205年所作,其中連連用典,就有封狼居胥!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漢武帝時期匈奴被打得很慘,但沒有消滅。真正打跑匈奴的戰(zhàn)役就得說到另外一場巔峰之戰(zhàn)“勒石燕然”。
竇憲是東漢著名的權(quán)臣、外戚,也是戰(zhàn)績彪炳的名將。據(jù)史載,漢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竇憲之妹被立為皇后,他因外戚身份而親幸,“賞賜累積,寵貴日盛……莫不畏憚”。后來他和太后幸臣劉暢發(fā)生矛盾,派刺客暗殺,并嫁禍給改進造紙術(shù)的宦官蔡倫。但世間沒有不透風的墻,后來此事泄漏,竇憲被囚于宮內(nèi)。竇憲自知忤怒太后,恐難保全,就請求擊匈奴以贖死。
此時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依附漢室,北匈奴桀驁不馴。南匈奴也請求漢朝出兵幫助討伐北匈奴。
公元89年,竇憲便與耿秉率漢兵出征,南匈奴亦派出騎兵相助。他們與北單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國杭愛山)相遇并發(fā)生激戰(zhàn),軍容齊整的漢軍大破北匈奴。敵眾如鳥獸潰散,單于只率少量部眾遠遁。竇憲又整軍追擊,直追到私渠比鞮海。此役,漢軍斬殺北匈奴名王以下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馬、牛、羊、駝百余萬頭,來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萬人。竇憲、耿秉登上燕然山,在去塞三千余里的這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
經(jīng)過此戰(zhàn)后,竇憲又出擊三次,在公元91年左右,打得北匈奴徹底遠遁,從此消失在中華歷史長河。南匈奴在不斷的融合中最終也消失了。
在以后,歷代文人詩作又添加了新的詩句。
唐薛存誠《東都父老望幸》詩:“眾愿其難阻,明君早勒功?!?/p>
明徐熥《送李太守擢憲滇南》詩:“他日勒功留片碣, 點蒼如黛石嵯峨?!?/p>
宋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在我們?nèi)A夏五千多年的浩瀚歷史長河中,有數(shù)不清的戰(zhàn)爭,也有數(shù)不清的民族榮譽??傆心敲匆粌蓚€故事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總有那么一兩個故事感動著你我。就像兩千多年前,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面對文臣的反對,霸氣吼出的那句“寇可往,吾亦可往?。。 ?,兩千多年過去,在如今看來,這句話依然是燃到爆表。在中華歷代武將對外征戰(zhàn)中,正因為有了霍去病和竇憲這樣的榜樣作用,激勵著他們一代代去捍衛(wèi)家園、開疆拓土。因為如此,這兩場戰(zhàn)爭,不愧為中華民族對外的巔峰之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