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是極其痛苦的。我固執(zhí)地認為,中國歷史上的詩人沒有一個有他那種深重的憂傷。他的痛不同于李煜,他沒有李后主那么寥廓的層面去絕望;也不同于李清照的那些閑愁;更不同于柳三變、溫八叉的繁華落盡的悲涼。他一生飄泊,一生落魄,所感受到的只是一種空漠漠的哀愁,他的世界是空曠而孤獨的,和誰也沒有關(guān)聯(lián)。而這種痛苦才是最致命的,因為它連惋惜的資本也沒有。
正如哲人所說:“生存即是苦難,活著即是煉獄,我們無處可逃,于是尋找天堂?!?/div>
他的一生都在尋找屬于他的天堂??上ё非蟮降膮s是苦澀的情感。他踏遍了每一寸土地也找不到他夢中的繁花似錦與地老天荒。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我想我終于理解了這句詩的意義。
二、寫法遷移
《錦瑟》一詩運用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性表現(xiàn)手法,這種手法常常采用委婉、曲折、含蓄的寫法,去體現(xiàn)深刻的哲理,寄寓長遠的旨意。
【我來練筆】
請運用象征手法寫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朋友,你可曾注意每當(dāng)春天來到時,這些小草就悄悄地破土而出,舒展出幼嫩的葉子。小草,用它那翠綠的衣裳打扮著大地四野,使春天更加美麗,迷人。
然而到了酷熱的夏天,太陽炙烤著大地,那些在春天里被人們觀賞的鮮花,都耷拉著腦袋,顯得沒有精神的時候,這些小草卻仍然頑強地昂著頭,頂著炎熱;當(dāng)暴風(fēng)雨襲來的時候,雖然小草被風(fēng)雨吹打得東倒西歪,但它們沒有屈服,仍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里,任憑風(fēng)吹雨打。
你見過被壓在石塊下的小草嗎?為了生長,它不管上面的石塊多么重,石塊之間的縫隙多么窄,總是曲曲折折地,威武不屈地挺出地面來,這時,你一定會為小草那頑強的精神所感動。
小草是那么渺小,在百花爭艷之前,在萬木爆青之際,小草無聲無息地從泥土中冒出來,吐出一點不為人注意的春天的綠色,小草是那樣綠,似乎要把積了一年的綠色全部獻出來。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毙〔葸@種頑強精神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三、問題生成——帶有更多的問題而非更多的答案去生活
通過合作探究,你還想解決哪些問題?請寫下你的新問題,與同學(xué)老師交流或在課后自己獨立探討。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時間:45分鐘 滿分:60分)
一、基礎(chǔ)知識(16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錦瑟(sè) 馬嵬(wéi) 杜鵑(juān) 報曉籌(shòu)
B.惘然(mánɡ) 仰慕(mò) 意蘊(yùn) 典籍(jí)
C.琴弦(xián) 未卜(bǔ) 褻瀆(xièdú) 傳宵柝(tuò)
D.阜盛(bù) 口吶(nèi) 和煦(xù) 冉冉(rǎn)
答案 C
解析 A項,“籌”應(yīng)讀“chóu”;B項,“惘”應(yīng)讀“wǎnɡ”,“慕”應(yīng)讀“mù”;D項,“阜”應(yīng)讀“fù”,“吶”應(yīng)讀“nè”。
2.下列各句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B.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C.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fù)雞人報曉籌。
D.如何世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答案 D
解析 D項,“如何世紀為天子”應(yīng)為“如何四紀為天子”。
3.下列加點實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錦瑟無端五十弦(沒有來由)
B.此情可待成追憶(可以等待)
C.望帝春心托杜鵑(愛心)
D.空聞虎旅傳宵柝(打更的梆子)
答案 B
解析 B項中“可待”應(yīng)解釋為 “豈待”。
4.李商隱的《錦瑟》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3分)
A.首聯(lián)中的“五十弦”并非實指,作者只是借錦瑟的弦之多來遣詞達意而已。
B.頷聯(lián)中詩人用“望帝啼鵑”的典故來表達對春天來臨的向往,充滿了歡快、喜悅之情。
C.頸聯(lián)“藍田日暖”和“滄海月明”對仗,造成強烈的對比。詩人以為陰陽冷暖、美玉明珠,雖然境界不同,但悵恨是一樣的。
D.尾聯(lián)明確提出: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限悵恨,即在當(dāng)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悵惘了。以多層曲折來說明那種悵惘的痛苦心情。
答案 B
解析 詩人用“望帝啼鵑”的典故來表達自己的悲哀之情。
5.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所空缺的詩句。(4分)
(1)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鵑。
(2)滄海月明珠有淚,______________。
(3)此情可待成追憶?______________。
(4)空聞虎旅傳宵柝,______________。
答案 (1)莊生曉夢迷蝴蝶 (2)藍田日暖玉生煙
(3)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4)無復(fù)雞人報曉籌
二、文本訓(xùn)練(課內(nèi)閱讀)(12分)
閱讀李商隱的《馬嵬》一詩,完成6~8題。
6.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唐人詠馬嵬之變的詩很多,本詩和其他大多數(shù)詩一樣,把罪責(zé)推給楊貴妃,而為唐玄宗辯護。
B.“空聞”句,用“虎旅傳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難途中的典型環(huán)境,從中,主人公的狼狽神態(tài)和慌亂心情,也依稀可見。
C.宮廷中的“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驛“虎旅傳宵柝”,使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境,躍然紙上。
D.“七夕笑牽?!笔菍π诿詰倥⒒膹U朝政的典型概括,用來對照“六軍同駐馬”,表現(xiàn)出二者的因果關(guān)系。
答案 A
解析 沒有把罪責(zé)推給楊貴妃而為唐玄宗辯護,這首詩批判的鋒芒卻恰好是指向唐玄宗。
7.頷聯(lián)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5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反襯手法。“雞人報曉籌”反襯“虎旅傳宵柝”,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意思是:“虎旅”雖“傳宵柝”,卻不是為了保衛(wèi)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fā)動兵變了。正因為如此,才“無復(fù)雞人報曉籌”,李、楊再不可能享受安適的宮廷生活了。
8.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4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對比。一方面是當(dāng)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寵妃,另一方面是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能夠保住既善“織綺”、又能“采?!钡钠拮幽?。詩人由此發(fā)出冷峻的詰問:為什么當(dāng)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還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詩,其批判的鋒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
三、類文閱讀(22分)
(一)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9~10題。(11分)
風(fēng) 雨①
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②,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fēng)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③,消愁斗幾千?
【注】①這首詩大約作于詩人晚年羈泊異鄉(xiāng)期間。這時,長期沉淪漂泊、寄身幕府的詩人已經(jīng)到了人生的窮途。②寶劍篇:初唐將領(lǐng)郭元振向武則天呈《寶劍篇》:“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雖復(fù)沉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蔽鋭t天大為贊賞。③新豐酒:典出唐代馬周游長安,宿新豐(今陜西省臨潼縣東)旅舍,店主人對他很冷淡。馬周取酒悠然獨酌。后唐太宗召對,授監(jiān)察御史。
9.發(fā)揮想象,描摹詩中詩人的形象。(5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詩中的詩人是一個懷才不遇、長期沉淪漂泊、凄涼孤孑、憤郁不平而又欲極力掙脫苦悶的志士形象。
10.本詩采用了對比手法,試舉例簡要分析其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這兩句話,總領(lǐng)全詩,綜括一生,也破解了“風(fēng)雨”兩個字。這十個字的強烈對比,將詩人籠罩于一場無止境的雨里,一個自負的生命,又是如此寥落??梢韵胂螅湃A過人的詩人曾怎樣地掙扎,最終頹然撒手,面對“欲窮年”的悲劇結(jié)局,他寶劍一樣的生命就埋在了這份凄涼里。
(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第11~12題。
灞 岸①
李商隱
山東今歲點行②頻,
幾處冤魂哭虜塵。
灞水橋邊倚華表③,
平時二月有東巡④。
【注】①灞岸:即詩中灞水橋,在長安東邊,為舊時東巡洛陽的必經(jīng)之路。②點行:按戶口名冊抽丁出征。③華表:這里指路上的木柱,立于大道交衢。④東巡:指盛唐時皇帝巡游東都洛陽。
11.“灞水橋邊倚華表”寫的是眼前之景,還是昔日之景?此句在全詩結(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眼前之景。此句在全詩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有前面的戰(zhàn)爭才使灞水華表無人修復(fù)倚倒水邊,又由倚倒的華表聯(lián)想當(dāng)時皇帝東巡時的情景。
12.本詩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表現(xiàn)了怎樣的主題?(6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對比。詩人將今日的戰(zhàn)火不斷與昔日太平盛世皇帝東巡時的場面相對比,表現(xiàn)了平民百姓因戰(zhàn)爭遭受的痛苦,同時也慨嘆唐王朝的國勢衰微,今不如昔。
四、語言文字運用(10分)
13.請在下面的橫線處以“讀李商隱”為內(nèi)容再仿寫三個句子構(gòu)成排比句。(6分)
翻閱中國燦爛的文化長卷,先哲們深刻的思想、真摯的情感令我們有所感,有所悟,讀李商隱,我懂得“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一種纏綿的思念;讀李商隱,____________;讀李商隱,____________;讀李商隱,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讀李商隱,)我懂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一種無私的奉獻 (讀李商隱,)我懂得“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一種心靈的契合 (讀李商隱,)我懂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是一種智慧的借鑒。
14.請以“李商隱的詩歌中喜歡用典”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變原意。(4分)
由于當(dāng)時章奏中使用的駢體文,要求辭藻華麗,又要表述準確,因此對于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長寫作駢體文的李商隱,養(yǎng)成了用典的習(xí)慣,因此被認為這是李商隱的詩歌中喜歡用典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李商隱的詩歌中喜歡用典,是由于當(dāng)時章奏中使用的駢體文,要求辭藻華麗,又要表述準確,因此對于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長寫作駢體文的李商隱,養(yǎng)成了用典的習(xí)慣。
學(xué)后反思——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學(xué)習(xí)了本文,你有哪些收獲?
2.學(xué)習(xí)了本文,你能學(xué)到其他同學(xué)的哪些可借鑒之處?
3.學(xué)習(xí)本文,你能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哪些需要改進或有待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