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曹操的后人不爭氣,丟了曹操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其實,懂歷史的人知道,這個隱患,是曹操自己埋下的。
曹操力行的,是法家寒族的人才作為官員的主流。這樣的好處是管理層的確都有能力,但是卻不符合當(dāng)時的歷史潮流。
當(dāng)時的趨勢,是貴族士族集團對政治的壟斷,其中的代表,就是司馬懿。他們渴望能讓自己的家族一直興旺下去,而曹操阻礙了他們的理想。
但是,好在曹操是天下梟雄,能力太過突出,所以能把這個隱患埋下去。
然而他去世后,他的后人就控制不住了。為了向士族妥協(xié),曹丕同意了采用九品官人法的制度,維護了士族利益,也獲得了當(dāng)皇帝的機會。
然而盡管如此,最終還是丟掉了天下,士族依然是壟斷政治的階層。這個問題一直延續(xù)了幾百年,直到隋唐時期,才進化到了科舉制,也就是曹操理想中的狀態(tài)??上Р懿偎枷胩靶l(wèi),不符合歷史潮流,害得子孫遭罪。
所以,奪了曹魏江山的,不是司馬家族,而是整個士族階級。即使當(dāng)初曹操有先見之明殺了司馬懿,還有其他人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