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是偉大的,期間劃時代的學術成果和著作層出不窮,許多學科的開山鼻祖?zhèn)兙彤a(chǎn)生于這個時期,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偉大的名字,他們是:伽利略、笛卡爾、帕斯卡、波義耳、牛頓、萊布尼茲等。
伽利略,不僅是天文學的大師,也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笛卡爾,西方近代哲學的奠基人;
帕斯卡,壓強理論的奠基人,也是近代概率論的奠基人;
波義耳,近代化學的奠基人;
牛頓,經(jīng)典物理學派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學巨人;
萊布尼茲,近代數(shù)學的奠基人。
這一系列人物的出現(xiàn),以及他們的科學理論和成就把人類帶入了近代工業(yè)文明,他們無疑是西方科技革命的先行者??吹竭@些西方科學歷史上的偉人,我們不禁要問,那時候,中國的學者們在研究什么?
在天文學方面,與伽利略對應的是大明帝國的官員徐光啟,徐光啟(1562-1633)和伽利略(1564-1642)是同一時期的人物,但他們的命運卻大不一樣。徐光啟在大明崇禎帝的支持下主持修成被譽為“歐洲古典天文學百科全書”的《大明崇禎歷書》,其中參考了歐洲法典還是非常新且都不被完全接納的天文知識:
開普勒1619年的《宇宙和諧論》;
1621年的《哥白尼天文學綱要》;
第谷弟子Longomontanus 1622年的《丹麥天文學》。
并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用理論闡述的方式介紹了第谷的太陽系結構系統(tǒng),其中的計算方法則使用了哥白尼和開普勒的西方近代幾何學方法。
《大明崇禎歷書》于1634年修編完成,而一年前的1633年在西方,被譽為近代科學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略被羅馬教廷判處終身監(jiān)禁,他的晚年極其悲慘,而明朝官員徐光啟在主持遍修工作時出任的是“東閣大學士”和“文淵閣大學士”。這是西方和中國明朝在天文學上的對比,可以說,中國明朝崇禎皇帝對天文學的支持遠超過歐洲,甚至他們本人都信仰西方天主教。
這部集歐洲天文學所有經(jīng)典為大成的《大明崇禎歷書》不僅代表“西學東漸”的學術成果,還代表著明朝對西方天文學的接納,而更為可貴的是這在歐洲還尚且不能。
笛卡爾對思想方法進行了研究,1628年寫成《指導心智的規(guī)則》,但迫于當時宗教勢力的影響,他生前并未發(fā)表。1629年笛卡爾遷居資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取得政權的荷蘭,他本想在一本題為《世界》的書中介紹他的思想,但是當該書還尚在編輯中的1633年,他獲悉意大利教會的權威們宣告伽利略有罪,因為他擁護哥白尼的日心說。雖然笛卡爾在荷蘭未受到天主教權威的迫害,但是他還是決定謹慎從事,把書稿進篋入匣,因為在書中他也捍衛(wèi)了哥白尼的學說。此后,他在荷蘭隱居20年。對比中國在大明帝國崇禎皇帝的支持下修編《大明崇禎歷書》,不僅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而且將其作為核心的理論予以肯定,中西方當時科學發(fā)展的環(huán)境誰更好,自然是一目了然。
1627年,波義耳出生在一個愛爾蘭的新教徒家庭,他也是一個伽利略的崇拜者,1642年伽利略在阿切特里去世,波義耳當時住在臨近的佛羅倫薩,當他問訊伽利略的去世的消息以后,十分震驚和悲痛,并開始詳細研究伽利
12345下一頁
本文轉自《中華勵志網(wǎng)》
http://www.zhlzw.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