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駐扎在錫金的印度軍隊,突然對錫金王國自己的武裝“宮廷衛(wèi)隊”發(fā)難,把國王軟禁了起來。緊接著印度官方引導早期印度遷往錫金的移民進行“公投”。
4月10日錫金議會在親印派的主持之下,正式宣布將錫金國王罷黜,然后接受印度關于讓錫金進行全民公投自身是否加入印度的建議。按理說作為決定一個國家性質的決策,理應是土生土長的錫金人來投票。
結果在投票的過程中,印度打著“平等”的口號,直接賦予了來自印度的移民,可以進行投票的權力。而若算上這群人,依照當時的錫金人口結構,土生土長的錫金人占錫金人口比急劇下降。
如此一來造成的直接結果,即為大部分錫金人同意并入印度。再后來印度方面做了一個順水人情,議會開了一個大會,議員們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同意接納錫金人成為印度人。
至此錫金王國成為了今天的印度錫金邦。但是由于錫金并入印度的過程之中,印度軍隊如影隨形。所以至今印度吞并錫金這事,依舊是爭議不斷。
錫金王室
對被印度軍隊趕下臺的錫金王室來說,他們是堅決不同意自己的國家被吞并。1982年1月繼位的錫金第13代國王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就曾明確的對外部發(fā)話,印度對錫金的吞并是非法的。
至于為什么在印度吞并錫金之時,不順勢將其和錫金一同的鄰國尼泊爾給吞并?畢竟吞并錫金之后的印度,在版圖上可謂是已經將尼泊爾三面包圍。
原因很簡單,錫金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認同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實際上并不完全是。1814年英國人自印度北上,入侵錫金地區(qū),在當?shù)卦O置專員,行使統(tǒng)治權力,錫金完全淪為了非主權國家。
1918年英國曾適度歸權給當?shù)貒?,也正是因為如此錫金在國際社會獲得了作為一個國家的地位。但是雖然有這個地位,英國專員依舊是掌握著當?shù)亟^大部分實權。
1947年印度獨立之后,英國勢力開始退出整個亞洲,印度作為英國印度總督區(qū)的直接政治繼承人,高調的跟錫金簽訂了《維持現(xiàn)狀協(xié)定》。
也正是因為這個協(xié)定的存在,印度吞并錫金之前,錫金本質上是印度的附屬國。1950年12月5日二國簽署的《印度錫金和平條約》,印度更是直接了當?shù)乜刂屏隋a金的國防、外交、經濟等主權。
因而1975的印度吞并行為,在大國際環(huán)境下看,往往是被定義為“內政”。也正因為如此,當時的美國、蘇聯(lián)2個大國都沒有說話,畢竟他們都曾經高呼尊重它國內政。
而尼泊爾則完全相反,早在1923年英國就同意了它的獨立,并簽訂了所謂的“永久和平條約”來確定自己是英國之外的完全獨立國家。
因而當印度獨立之時,尼泊爾早是完整主權國家了。按照聯(lián)合國的精神,對一個主權國家入侵,無疑是挑戰(zhàn)二戰(zhàn)戰(zhàn)后秩序,美國、蘇聯(lián)作為聯(lián)合國創(chuàng)始人都可以收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