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發(fā)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比如:
孩子一分鐘也閑不下來?總愛扔東西、爬高?孩子突然罵人、說臟話?有暴力傾向、時常打人?在墻上地上亂涂亂畫,屢教不改?稍有不順就哭鬧不止、大發(fā)脾氣?
媽媽納悶了:孩子怎么一下子這么多毛病?
敏感期,是指0—6歲兒童在成長中,因為內在成長的需要,會在特定的時間段吸收環(huán)境中有利于自己成長的因素,并不斷重復練習。每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兒童的心智水平就會上升一個層次。
孩子進入0-6歲敏感期,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狀態(tài),這正是孩子經歷從對世界一無所知到逐漸學會探索和認識世界的過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0-6歲敏感期,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大好機會。
如果父母能夠通過觀察和學習,適時地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并且利用孩子的敏感期進行正確引導,就能讓孩子今后的學習和訓練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是不少父母心中的疑慮。
但是,大量的教育實踐證明:不懂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并不能成為沒有教育好孩子的理由。
著名的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博贊說:嬰兒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才華橫溢了。
因為,每一個正常發(fā)育成長的孩子,天生就有自己內在的成長規(guī)律和次序。
而我們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懂得孩子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和特點,特別是要發(fā)現(xiàn)和抓住孩子0-6歲的敏感期,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讓孩子無阻礙地度過了0-6歲,孩子就能夠自行發(fā)展。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是一本全面而又深入解讀兒童敏感期的原創(chuàng)實踐教育書。
本書的作者李芷怡,是留美早教育兒專家。
從作者自己的話來說:
“在一些認識我的父母看來,我是幸運的,因為我在教育孩子時具有很多“先天”優(yōu)勢:大學時讀的是心理學,研究生時讀的是教育學,后來又自學NLP,還是一位幼兒園老師。
我承認,這些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在教育兒子Jimmy和女兒Amy時,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而在蒙臺梭利幼兒園擔任老師的經歷,也讓我對教育學知識認識得更加深刻。
作者早期在北上廣等蒙臺梭利幼兒園做高級教師指導;后赴美國進修教育學,曾經在紐約、洛杉磯、休斯頓、西雅圖等地從事教師培訓工作,并提供專業(yè)的育兒咨詢與治療,具有豐富的育兒知識和長期的經驗積累。
最重要的是,作者本身有兩個孩子的養(yǎng)育實踐。這樣,作者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原汁原味地展現(xiàn)了中國媽媽的美式家教策略,直擊中美先進教育的精髓,手把手地幫助家長解決令人抓狂的育兒問題,讓孩子順利度過各個敏感期。
縱觀全書,有三大亮點。
(一)從知識層面科普
在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中,蒙特梭利就借用了生物學上的蝴蝶幼蟲這個概念,來闡述幼兒的敏感期。
蒙臺梭利認為:
就像蝴蝶的幼蟲一樣,到了某一個特定的階段,孩子的各項能力發(fā)展都有一個“敏感期”。
在該項能力的敏感期內,這項能力隨時都會處于一種積極的接受和成長狀態(tài)。如果能夠在這時給它以適當?shù)拇碳?,孩子的這項能力就會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成長。
當敏感期結束后,這種積極的力量就會逐漸消失。如果錯過了這個敏感期,雖然不會給孩子造成災難性的影響,但卻會給孩子在這項能力方面造成遺憾和障礙。
比如,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的“狼孩”,雖然被解救回歸到了人類社會,并且有專業(yè)的人士負責教育狼孩,但是,效果很差,狼孩雖然學會了勉強地直立行走,但是身上仍然存在許多狼的習性。
有一位叫“卡瑪拉”的狼孩,被人發(fā)現(xiàn)的時候大約七八歲,后來16歲左右就去世了,而她16歲時的智商僅相當于人類三四歲的孩子。
狼孩教育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在0-6歲的關鍵時期,狼孩由狼撫養(yǎng),沒有接觸到相應的人類環(huán)境教育,完全錯過了語言、智力、秩序等方面的敏感期。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一書,從知識科普層面,讓家長了解和懂得了什么是敏感期,敏感期的重要性、錯過敏感性的危害、敏感期的分類、怎么樣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
(二)專業(yè)性強,科普的同時,將蒙臺梭利的9種敏感期作了進一步的細分
作者具有多年中美育兒經驗,深刻理解蒙臺梭利教育的理論精髓和實際應用。
作者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書中,以年齡作為分割點,深入探討各個敏感期的情感需求、行為特點以及“特殊狀態(tài)”,深入剖析0~6歲兒童語言、動作、閱讀、社會規(guī)范等敏感期,深入挖掘兒童內在的成長奧妙。
書中進一步細分了每個孩子都擁有神奇而又充滿奧妙的“九大敏感期”:即語言敏感期(0—6歲)、秩序敏感期(2—4歲)、感官敏感期(0—6歲)、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動作敏感期(0—6歲)、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2.5—6歲)、書寫敏感期(3.5—4.5歲)、閱讀敏感期(4.5—5.5歲)和文化敏感期(6—9歲)。
(三)用真實案例解析癥狀,破解孩子內心的秘密
書中共用了100個真實案例,展現(xiàn)了孩子100個成長片段。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全書用真實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孩子經歷不同敏感期時的不同“癥狀”,解析了孩子那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背后的深層原因,從而幫助父母破解孩子內心的秘密。
書中的方法操作便捷,非常有利于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去實踐運用。
綜上所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敏感期。父母要付出耐心等待孩子成長,要付出細心觀察孩子成長,要付出愛心陪伴,為孩子成長提供條件并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一書,將蒙臺梭利的專業(yè)理論與作者自身的實踐經歷相結合,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將國際教育理論中國化,使這本書更加適用于中國家庭和中國父母。
通過閱讀和理解《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敏感期特點,發(fā)現(xiàn)孩子的成長奧秘,有助于父母“對癥下藥”,解除親子溝通障礙,輕松搞定叛逆孩子,平息親子矛盾。
書中理論精準,案例較多,一點就透,一說就通,方便家長理解和吸取書中精華,學習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積極的心態(tài),把理論靈活地運用到家庭實踐中去,助力孩子順利地度過敏感期,讓孩子的心智、性格和身體都得到全面和健康地發(fā)展。
總之,敏感期,是大自然饋贈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與此同時,敏感期也是教育的最佳時期和關鍵期。
家長朋友們要通過多多地學習和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抓住孩子在0-6歲敏感期的重要階段,尊重孩子的自然發(fā)育規(guī)律和特點,遵循“愛與自由”的重要原則,讓孩子釋放其內在蓬勃的生命力,讓孩子在真正的愛與自由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