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可否認(rèn)的是,家長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都是不太恰當(dāng)?shù)?,沒有愛的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可是被太多的愛包圍的孩子,就容易走偏了。
這天,爺爺帶著孫子出門,因?yàn)榇颐蛠淼眉霸诩依锍燥?,老人想著在外面吃一頓也不會怎么樣。于是,他就和孩子一起進(jìn)了一家牛肉面店里,他們經(jīng)常到牛肉店吃面,孩子也喜歡。
不同的是,以往爺爺都會點(diǎn)好兩碗面以后,再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夾到孩子的碗里給孩子吃,那天興許是有什么事比較著急,爺爺便告訴服務(wù)員,把自己碗里的牛肉直接加到孩子的碗里就好了,省的麻煩,也不喜歡小孩子沾上老人家的口水。
店員驚詫了一會兒,但是還是照做了。當(dāng)面端上來的時候,孩子沒留神,就發(fā)現(xiàn)爺爺碗里的牛肉沒有了,他生氣的質(zhì)問爺爺“你是不是偷偷把牛肉給吃掉了”,爺爺說沒有啊,都加在你碗里了。吵了一會孩子就大聲哭了起來,要求爺爺把他的牛肉還給他。爺爺不知道怎么辦,只好再點(diǎn)一碗。
可是老板把一切看在眼里,不但拒絕了爺爺再要一碗的請求,還告訴孩子,這是公共場所,店內(nèi)孩子其他客人,不能打擾了別人。爺爺不好意思地拉著孩子就走了。
但沒想到,孩子的爸爸帶著兩人回到店里,把錢往桌子上一拍,吼了一句“要三碗面”,臨走前還不忘“泄憤”,罵了一句“什么玩意兒”。原本好心卻無人領(lǐng)情,這老板和店員太冤枉了。
在店里吃飯的客人,看到此景,不由得感嘆:
路人A:這老人家的教育,毀了兩代人啊。
▼孩子不懂事,需要家長正確地引導(dǎo)??蛇@位爺爺讓這父子倆都“不懂事”。
路人B:“熊孩子”就是這么教出來的。
▼在許多人感嘆“熊孩子”的同時,可以試想一下孩子有個什么樣的家長。
路人C:為這位老人家感到堪憂,孫子不懂事,兒子也不懂事。
▼是啊,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都是以大人為“榜樣”。作為父母,可要以身作則啊。
爺爺過度寵愛孩子,小朋友恃寵而驕胡鬧牛肉店,家長們可別再忽視了。
家長過分寵溺,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 孩子不懂得擔(dān)當(dāng)
被寵壞的孩子往往是家長比自己做的多,生活里很少承擔(dān)自己該做的那部分,這會讓孩子們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dāng)然的,而不是家長對自己特別的愛與關(guān)心,久而久之,孩子習(xí)慣了被別人“伺候”,自己一點(diǎn)擔(dān)當(dāng)都沒有
? 不敢承認(rèn)錯誤
與其說是不敢承認(rèn)錯誤,倒不如說是孩子沒有承認(rèn)錯誤的勇氣和能力。被寵壞的孩子看不見自己的缺點(diǎn),也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性,自然就不能對自己犯下的錯誤悔改。
那么,父母應(yīng)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 自己做的事情不能被他人代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教會孩子什么是擔(dān)當(dāng)。
? 敢于正視自己的錯誤。知錯就改,父母都知道這樣告訴孩子,但是卻很少做到。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可以很好的改正不恰當(dāng)?shù)男袨?,幫助孩子成長。
在這里提醒大家,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能在家長這里掉了鏈子。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于“溺愛孩子”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呢?日常生活中,大家是怎么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