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白布掛院中,村中又有白事出,每當誰家有人去世,那村里的鄰居必定會去問詢,看看人家有沒有需要幫助的。
但是也有人不懂規(guī)矩,結(jié)果鬧出了笑話。
小編也參加了不少喪事,發(fā)現(xiàn)這些白 事上的規(guī)矩雖然有所區(qū)別,但是基本上差不多。
這些規(guī)矩的初衷就是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同時將親戚間的情感和鄰里之間的感情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在我們老家,誰家要是有了喪事,一定要遵循“八不”規(guī)矩,只有這樣,才能恭送逝者最后一程。
一、白事家邀請幫忙不能拒絕
在農(nóng)村鄰里互相幫忙是很常見的事情,特別是當對方家有喪事的時候,鄰居也要去幫忙。
有時候不等對方要求,人們就主動登門,詢問能不能做些什么。
哪怕是陪著家屬,也能讓他們的心情有所好轉(zhuǎn),不至于悲傷至昏厥。
也有時候,主家會主動上門,向你尋求幫助,這時候如果拒絕了,那么今后你在村里可沒有立足之地了。
曾經(jīng),我們村里有個李大娘過世了,李大娘是獨生子,當時抬棺的時候人手不夠,就去鄰居家請人幫忙。
鄰居家的張大哥是個熱心腸,面對李大娘兒子的請求,立馬二話不說,叫上哥們?nèi)兔μЧ住?/strong>
這件事也讓李大娘的兒子和張大哥感情越來越深厚,后來,只要李大娘兒子回村,就給張大哥帶禮物,二人比親兄弟都要親密。
二、喪不報,不吊孝
在村里參加喪事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喪不報,不吊孝”。
這個規(guī)矩的意思是如果親戚家有人去世了,對方?jīng)]有派人來報喪,自己就不能去吊孝。
按照村里的講究,一般是老人去世后,先派人去報喪,告知老人的死訊。
而接到消息的人也要第一時間趕去,這樣也能體現(xiàn)對逝者的尊重。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就是你知道對方過世了,但是遲遲沒有接到報喪的通知,那么就不能去上門吊孝。
如果貿(mào)然上門,可能會給對方造成困擾,比如在春節(jié)期間,人們?yōu)榱瞬黄茐拇汗?jié)的好運和福氣,家里的老人過世后會秘不發(fā)喪,等到春節(jié)過后再舉辦喪事。
你想這時候登門,豈不是會給對方帶來困擾。
三、不燒紙錢,不謝孝
在接到逝者的死訊后,人們要去給逝者燒紙,等到喪事結(jié)束之后,再去感謝那些幫忙的鄰居和親友。
但如果對方并沒有給逝者燒紙,那么就不需要在喪事結(jié)束后去感謝。
民間講究“事死如事生”,逝者在另一個世界也是需要紙錢的,若前來吊唁的人沒有燒紙,說明他們對逝者沒有基本的禮儀。
同樣,孝子們也不需要答謝那些沒有表示哀悼之情的人。
其實這個規(guī)矩說的就是人與人交往,要懂得禮尚往來。
四、熱孝不登門
這個規(guī)矩是說,在喪事期間,或者是逝者剛剛下葬不久,那么家屬就不要隨意去親友家走動。
在村里,人與人之間互相串門拜訪,這是常有的事情。
但由于在熱孝期,家屬的心情比較沉痛,這時候如果去串門,可能會把自己糟糕的情緒帶給對方。
另外,從喪事本身來說,這是比較晦氣的事情,如果熱孝期的人去串門,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容易影響到親友家的運勢。
所以,熱孝期的人最好在家里待一段時間,不僅能平復(fù)悲傷的情緒,也能更好的整理逝者的東西。

五、不穿艷服,不嬉鬧
在參加喪事的時候,自己的穿著和言行都需要謹慎。
在穿著方面,不要穿色彩過于鮮艷的衣服,一般選擇深顏色的衣服,比如黑色的服裝,這樣可以表達對逝者的尊重。
在言行方面,不要嬉鬧。有時候參加葬禮時,有的家庭會帶孩子一起去參加,結(jié)果孩子年幼,不懂喪事是什么意思,就嬉笑打鬧。
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引起主家的反感,同時也會對逝者不敬。
在這樣的場合,不論年齡大小,身份如何,都應(yīng)該以逝者為重,保持該有的尊敬和莊重。
最后,在參加葬禮的時候,還要把手機調(diào)整成靜音,以免突然響起的鈴聲,打斷葬禮。

六、不擾靈堂,不妄動
靈堂內(nèi)的布置都是有講究的,也是家屬精心布置的。
在靈堂內(nèi),也停放著逝者的棺材,這時候如果在靈堂里亂摸亂動,是對逝者的不敬。
特別是男性要注意,在靈堂內(nèi)不要隨意抽煙。
除此之外,靈堂內(nèi)還擺放著很多供品和花圈,這些東西也不可以隨意觸碰。
記得我們村里,曾經(jīng)有一位遠親帶著孩子去參加葬禮,結(jié)果孩子看到了供果,就拿起來吃。
當時主家很不開心,但礙于孩子年幼不懂事,也沒有當場發(fā)作。
這件事也提醒我們了我們,在參加喪禮時,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一定要事先跟孩子說好,以免做出不敬的舉止。

七、不遲到,不提前離開
古往今來,喪事中有很多規(guī)矩,其中不遲到,不提前離開,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一般提前幾天,主家就會通知參加葬禮的親友,告知他們時間和地點。
接到通知后,我們也要提前做好準備,早早出發(fā),避免路上堵車而造成遲到。
在參加葬禮的時候,我們也要堅持到葬禮結(jié)束,如果中途有事,看看能不能把事情推遲一些做。
如果不能,也要和主家溝通,得到對方的諒解后,再離開。
千萬不要不說緣由就離開,那樣是對逝者不敬,也是對主家的不敬。

八、不議逝者,不揭短
每個人都不是完人,在這短暫的一生中,誰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但在逝者離去的時刻,我們應(yīng)保持沉默,不去議論逝者的過錯,更不揭其短處,特別是在葬禮當天,更應(yīng)謹言慎行。
村里的張老太生前摳門小氣,她過世后,人們?nèi)⒓釉岫Y,無意間說了這件事,結(jié)果主家特別不開心。
所以,咱們也要吸取教訓(xùn),不去說逝者的事情。
人死如燈滅,我們了解并遵循這些規(guī)矩,不僅能避免失禮得罪人,更能傳承和弘揚喪葬文化,讓鄰里情誼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