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在線中之醫(yī)”免費訂閱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至食管內(nèi)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癥。本病可單獨存在,也可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病并存,主要表現(xiàn)為反酸、胸骨后及胃脘部燒灼不適感(燒心)或灼痛、吞咽不利等。那么,有哪些中成藥能夠緩解反酸、燒心的癥狀呢?
復(fù)方胃寧膠囊的組方為猴頭菌粉、延胡索、海螵蛸。主要功效為理氣止痛,制酸。用于肝胃不和,胃脘疼痛,吞酸噯氣。
胃疼寧片的組方為山橿、雞蛋殼粉、蜂蜜。主要功效為溫中,行氣,制酸,止痛。用于胃脘脹滿,噯氣吞酸。
安胃片的組方為延胡索(醋制)、白礬(煅)、海螵蛸(去殼)。主要功效為行氣活血,制酸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吞酸噯氣、脘悶不舒;慢性胃炎見上述證侯者。
保和丸的組方為山楂(焦)、茯苓、半夏(制)、六神曲(炒)、萊菔子(炒)、陳皮、麥芽(炒)、連翹。主要功效為消食導(dǎo)滯和胃。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枳術(shù)寬中膠囊的組方為白術(shù)(炒)、枳實、柴胡、山楂。主要功效為健脾和胃,理氣消痞。用于胃痞(脾虛氣滯),癥見嘔吐、反胃、納呆、返酸等,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見以上癥狀者。
舒肝健胃丸的組方為柴胡(醋制)、香附(醋制)、香櫞、檳榔、牽牛子(炒)、青皮(醋炒)、陳皮、枳殼、厚樸(姜制)、檀香、豆?jié){、延胡索(醋炒)、白芍(麩炒)、雞內(nèi)金(炒)、五靈脂(醋制)。主要功效為疏肝開郁,導(dǎo)滯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檳榔四消片的組成為牽牛子(炒)、檳榔、香附、大黃、五靈脂、豬牙皂。主要功效是清理腸胃,化滯消食,利水消脹。用于停食停水,氣滯痰凝,消化不良,倒飽嘈雜,嘔惡吞酸,大便秘結(jié)。
活胃膠囊的組成為砂仁、小茴香、肉桂、紅曲、大黃、滑石粉、薄荷腦、碳酸氫鈉、碳酸鎂。主要功效為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用于肝郁氣逆,脾胃不和引起:胸肋脹滿,胃脘疼痛,氣逆嘈雜,嘔吐吞酸;及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荊花胃康膠丸的組成為土荊芥、水團(tuán)花。主要功效為理氣散寒,清熱化瘀。用于寒熱錯雜癥,氣滯血瘀所致的胃脘脹悶、疼痛、喛氣、返酸、嘈雜、口苦;十二指腸潰瘍見上述證候者。
摩羅丹的組成為百合、茯苓、玄參、烏藥、澤瀉、麥冬、當(dāng)歸、白術(shù)、茵陳、白芍、石斛、九節(jié)菖蒲、川芎、三七、地榆、延胡索、蒲黃、雞內(nèi)金。輔料為蜂蜜。主要功效為和胃降逆,健脾消脹,通絡(luò)定痛。用于胃疼,脹滿,痞悶,納呆,噯氣,燒心。
需要注意的是,選用時需根據(jù)氣滯、食滯、脾虛和血瘀證的不同,選擇最適合的中成藥。同時,有一些治療反酸燒心的中成藥里,本身含有碳酸氫鈉等西藥成分,服用這些藥物時應(yīng)注意避免聯(lián)用相同成分的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