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lián)合全國博物館推出
文博科普產(chǎn)品《文博日歷》
今天,一起來認識
磁州窯白地褐彩“康熙八年”文字缸
這是一個自帶廣告的
“萬能”缸
磁州窯白地褐彩“康熙八年”文字缸
體型很大,其貌不揚
但肩部的一圈打油詩
讓它一秒“出圈”
112個字包攬
產(chǎn)品功能、價格優(yōu)勢、身份說明
文字通俗易懂
300年后讀起來依然朗朗上口
清代磁州窯:
只生產(chǎn)百姓生活需要的瓷器
這口大缸其貌不揚,花紋也有點“敷衍”
其實,白底黑花/黑底白花
是磁州窯的招牌色
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
以白釉黑彩瓷器著稱世界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
說的就是位于彭城(河北邯鄲)的磁州窯
清代時
磁州窯主打“美觀、親民、實用”
缸、盤、碗、碟、瓶、罐、缽
……
都是磁州窯常見的器型
老百姓生活需要什么瓷器
磁州窯就生產(chǎn)什么瓷器
△ (清)白地褐花模塑人物形瓷燈 邯鄲市博物館藏
瓷器上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
大都來源于民間生活
除了花鳥魚蟲、珍禽瑞獸
戲曲故事、山水人物
還有白話、民諺、俚曲甚至吉祥話
△ (金)磁州窯白釉黑繪“仙人渡?!眻D長方瓷枕(上)和(宋)磁州窯白釉黑繪“行俑孝母”圖枕 邯鄲市博物館藏
“千里彭城,日進斗金”
證明了客戶們對磁州窯的認可
△ (金)磁州窯“紅繡鞋”元曲瓷枕(上)和(金)磁州窯白釉黑繪“常憶離家日”詩文枕 邯鄲市博物館藏
這里開創(chuàng)中國陶瓷
彩繪裝飾的先河
宋金元時期是磁州窯的鼎盛時期
金代中后期
在同時期的五大官窯仍然流行單色釉時
磁州窯的裝飾技法突破這一局限
匠師們嘗試在白釉表面加彩
創(chuàng)造了二次燒烤成色的釉上彩繪紅綠彩
開創(chuàng)了中國陶瓷彩繪裝飾的先河
為后來的青花瓷和五彩瓷的出現(xiàn)
奠定了技術(shù)基礎
△ (金)黃綠釉折枝花卉紋豆形瓷枕 邯鄲市博物館藏
磁州窯制瓷技藝
得到廣泛的傳播
遍及今天黃河流域的
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
和南方各地
甚至傳到國外
△ 現(xiàn)代白地黑繪劃花蓮魚紋瓷梅瓶(左)和現(xiàn)代黑地金龍紋瓷瓶 邯鄲市博物館藏
生動傳神的線條
舒暢流利的筆鋒
獨特的詩詞裝飾
嚴謹?shù)臉?gòu)圖、豐富的造型
歷代匠人們的不斷傳承和創(chuàng)新
讓磁州窯千年窯火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