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不論中外,都很重視自己國家的歷史,尤其是那些經過時間的洗禮,留下的古文明。各國都想要自己國家的文化名揚海外,影響深遠,所以都在努力傳播自己國家的文化,同時也在不斷吸收他國文化,以求自家文化變得更好。我國也不例外,并且發(fā)展的還不錯,例如:儒學就得到許多國家的認可,不少的外國國家都開辦了孔子學院,請了中國教師進行講解,還有中國的古箏、武術等等。
可即便這樣,有些東西仍在漸漸消失,眾所周知,現如今是信息時代,網絡文化盛行,有些網絡語逗趣又犀利,是現下很多年輕人時常掛在嘴邊的,與之情況相反的是,是那些古時候在民間流行的俗語,已經很少有人說了。發(fā)展文化雖然要與時俱進,但也要繼承,今天我們就來一場文學的碰撞,看看那些古老的俗語,究竟有沒有道理。就拿大家都比較關注的情感家庭的俗語來舉個例子,“女重前夫,男重后妻”,后半句是什么?體現男女婚后行為差別。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女重前夫,男重后妻”,字面意思就是,如果男女離婚后重組家庭,女子一般都比較念舊情,對前夫還是很看重的,但是男子在重新娶妻后,就更注重現任。都說女子為愛而生,一旦認定了一個人,就會付出自己所有的感情,全身心都給了他??苫橐霾⒉粌H僅只靠愛情維持,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這也導致了不少人婚姻的破裂。
但離婚之后,并不代表沒有感情,愛一旦付出就像覆水一樣難收,在加上女子都是感性的,再婚后,也沒有那么快忘記以前的種種,一有不如意的,就會不自覺的就會拿前任跟現任的丈夫比較。比如丈夫發(fā)脾氣的時候,就會說這破脾氣,怎么跟他一樣;再比如丈夫做一件事沒達到她預期的結果,會說還不如她前夫等等。而男的就不同了,他們都比較理性現實,如果再婚后,就會一心一意撲在現任妻子身上,對她更好。
俗語一般都會分為前后兩句,“女重前夫,男重后妻”也不例外,它的后半句,寫出了男子對待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前妻如草,后妻如寶”,意思就是兩人離了婚后,前妻的存在在男子的眼里就跟草一樣,再婚的現任則是寶貝。這句話既體現了男子的無情,但也體現了他的負責,珍惜眼前人。對于男女在對前夫和前妻的態(tài)度上的處理,你們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