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前后,各地都下了小雨,花草樹木得了雨水的滋潤,將會生長得更快,野菜也很快都滿了地。對江浙人來說,如果沒吃到馬蘭頭,就會覺得這個春天不完整。
馬蘭頭,又有叫馬蘭、螃蜞頭草、紅梗菜、雞兒腸、田邊菊、孩兒菊、紫菊等,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路邊及田野有生長,也有人工栽培。馬蘭頭有紅梗和青梗兩種,均可食用,藥用以紅梗馬蘭頭為佳。
這位菊科的小植物,我們習(xí)慣加個“頭”字來喚它,因?yàn)槭秤貌课皇俏撮_花之前最嫩的葉子和莖。從這名字上就感受到它的鮮嫩。吃馬蘭的最佳時期,是每年的清明前,馬蘭頭冒出了嫩綠的芽兒,拿一把小剪子,一手捋葉,一手將嫩梢剪下,剪下的菜梗要剛剛微紅,太紅的菜梗會柴硬。挑好的馬蘭裝在小籃子里,細(xì)細(xì)地聞聞,會有種淡淡的菊香。
馬蘭頭還是野了些
野到早春在樓下的磚縫里伸懶腰
野到陽坡草灘上四仰著曬太陽
野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一不小心
就會在腳下發(fā)現(xiàn)它在默默仰望
馬蘭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中醫(yī)認(rèn)為其味辛,性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于口腔潰瘍、咽喉腫痛、衄血、血痢等都有一定食療作用。還可以搗碎外敷治療癤腫?!侗静菡x》謂其“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zé)嶂?,深入營分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允為專藥。內(nèi)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春天最易肝火旺,想著吃什么藥不如去野地里挖一些馬蘭頭吃吃。
真正的野生馬蘭頭,麻嘴麻喉嚨,有股怪味,但是這正是野菜的風(fēng)味,清香而且真的很鮮很鮮。馬蘭頭的清新,用《蔬食齋隨筆》里引用的詩句來說,是“洵美草木滋,可以廢粱肉”。翠嫩的外形,沁人心脾的滋味,是作為前菜和開胃小食的絕佳選擇。
新鮮的馬蘭頭不能直接吃,需要用水洗去浮塵,下到開水里燙去生澀,撈出瀝去水分才能備用。清鮮的馬蘭可以解除油膩,清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就寫到:“馬蘭頭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后食之,可以醒脾。”
越是天然的野菜做法越要簡單,才會凸顯大自然賦予的味道。馬蘭頭最常見的吃法是同豆腐干一起切細(xì)涼拌,加些花生碎和麻油便是好菜。還可以做成豆腐羹,嫩豆腐的爽滑和馬蘭頭的清香可謂是相得益彰。
新鮮的馬蘭頭也適合鮮炒。熱鍋冷油,放蒜微微炸出些黃色,下帶著水紅色嫩梗的馬蘭頭快炒幾下,鮮香四起,只需鹽調(diào)味即可。
馬蘭頭最好不要放過夜,因?yàn)槭У羲忠院缶筒幌懔?。如果采的馬蘭頭多了,可以做成餡料,包餃子,包餛飩,烙盒子或是卷菜卷。
周末了,帶上孩子,帶上好心情,去尋找馬蘭頭吧!你那里都有什么野菜呢?歡迎你跟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