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市場波動比較大,人人都在嚷著抄底,能不能分析下幾次股市熊市的情況,給我們普及下知識?
這個問題就很能代表近期基友的心聲呀,老羅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下歷史上熊市的底部特征吧。
2000年以來,A股共經(jīng)歷了4輪熊市,通過分析前3次底部,老羅發(fā)現(xiàn)了以下3個特征:
01
大盤接近腰斬,歷時1-5年
前3輪底部上證綜指跌幅都超過40%,每輪熊市歷時1-5年不等。
2000年以來,第一次熊市底部在2005年6月6日的998點,在這之前的下跌歷時4年,累計跌幅55.55%;第二次熊市底部在2008年10月28日的1664點,下跌歷時1年,累計跌幅72.83%;第三次熊市底部在2013年6月25日的1849點,下跌歷時5年,累計跌幅46.95%。
從2015年牛市頂點到2018年9月7日,上證綜指跌幅達48.17%,歷時3年,接近歷史熊市周期的平均值。
(數(shù)據(jù)來源:wind,指數(shù)過往業(yè)績不預示未來,投資需謹慎)
02
市場情緒低迷,股票交易冷清
每逢熊市底部,股民買股和交易的熱情都不高,市場成交量和換手率相當?shù)兔浴?/strong>
以上證綜指為例,三次底部的換手率分別為0.78%、1.27%、0.68%,而對應三次牛市的換手率分別為1.62%、2.92%、2.70%。最近一次牛市頂點,即2015年6月12日的換手率為2.39%,2018年9月7日上證綜指的換手率僅為0.33%。
從成交金額變動情況來看,第一次熊市底部成交金額相對于2001年6月14日下跌了71.8%,第二次熊市底部的成交金額相對于2007年10月16日下跌了75.69%,第三次熊市底部成交金額相對于2009年8月4日下跌了58.08%,而截至2018年9月7日,成交金額相對于2015年6月12日已下跌了89.27%。
可見此次熊市的底部比過往底部的交易更冷清。
(上證綜指成交額及其變動、換手率。數(shù)據(jù)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wǎng),指數(shù)過往業(yè)績不預示未來,投資需謹慎)
03
股票價格便宜,投資性價比高
上證綜指估值也處于歷史相對低位,股票“便宜”,投資性價比相對更高.
上證綜指在998點、1664點、1849點所對應的估值市盈率PE(TTM)分別為16.88倍、13.49倍、9.67倍,而2018年9月7日的估值市盈率PE(TTM)為11.96倍,處于歷史相對低位。
(上證綜指市盈率(TTM)。數(shù)據(jù)來源:wind,指數(shù)過往業(yè)績不預示未來,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