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
壯文:Yilinz),古稱
郁林州,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轄地級市,地處
桂東南,東鄰
粵港澳,南接
北部灣,背靠大
西南,面向
東南亞,四周環(huán)山,中部高,向南北兩面傾斜;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呈顯著的季節(jié)性變化,氣候暖熱,氣溫較高,熱量充足,全市總1.28萬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市下轄2個區(qū)、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截至2022年底,玉林市常住人口582.30萬人。
1956年3月,郁林縣更名玉林縣,玉林地名自此始。玉林市是全國改革發(fā)展試點城市、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qū)、海峽兩岸農業(yè)合作試驗區(qū),是
北部灣城市群、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重要節(jié)點城市、
珠江—西江經濟帶成員城市,廣西“兩灣”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先行試驗區(qū)(玉林),是承東啟西、對接溝通
粵港澳大灣區(qū)和
北部灣經濟區(qū)的重要通道和關鍵節(jié)點城市,處于華南經濟圈與大西南經濟圈結合部,是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qū)之一,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南寧至
廣州高速公路、玉林至北海鐵山港高速公路,
黎湛鐵路、
洛湛鐵路、
玉鐵鐵路在玉林境內縱橫相交;玉林旅游資源豐富,風景名勝有云天民俗文化城、
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
謝魯山莊、
都嶠山等。玉林是廣西最大、中國著名的僑鄉(xiāng),鄉(xiāng)賢文化、客家文化、玉商文化、僑鄉(xiāng)文化底蘊深厚。
截至2022年10月,玉林市下轄2個區(qū)、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玉州區(qū)、
福綿區(qū)、
北流市、
容縣、
陸川縣、
博白縣、
興業(yè)縣。市人民政府駐地
玉州區(qū)玉東大道1號。
區(qū)劃
政府駐地
下屬區(qū)域
玉州區(qū)
玉州路
玉城街道、南江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名山街道、大塘鎮(zhèn)、茂林鎮(zhèn)、仁東鎮(zhèn)、仁厚鎮(zhèn)
福綿區(qū)
福綿鎮(zhèn)
福綿鎮(zhèn)、成均鎮(zhèn)、樟木鎮(zhèn)、新橋鎮(zhèn)、沙田鎮(zhèn)、石和鎮(zhèn)
北流市
陵城街道
平政鎮(zhèn)、白馬鎮(zhèn)、扶新鎮(zhèn)、大倫鎮(zhèn)、六靖鎮(zhèn)、石窩鎮(zhèn)、清灣鎮(zhèn)、沙垌鎮(zhèn)、新榮鎮(zhèn)、民安鎮(zhèn)、民樂鎮(zhèn)、山圍鎮(zhèn)、西埌鎮(zhèn)、新圩鎮(zhèn)、大里鎮(zhèn)、北流鎮(zhèn)、塘岸鎮(zhèn)、清水口鎮(zhèn)、隆盛鎮(zhèn)、大坡外鎮(zhèn)、六麻鎮(zhèn)、新豐鎮(zhèn)、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陵城街道
容縣
容州鎮(zhèn)北門街87號
容州鎮(zhèn)、楊梅鎮(zhèn)、靈山鎮(zhèn)、六王鎮(zhèn)、黎村鎮(zhèn)、楊村鎮(zhèn)、縣底鎮(zhèn)、自良鎮(zhèn)、松山鎮(zhèn)、羅江鎮(zhèn)、石頭鎮(zhèn)、石寨鎮(zhèn)、十里鎮(zhèn)、容西鎮(zhèn)、浪水鎮(zhèn)
陸川縣
溫泉鎮(zhèn)
溫泉鎮(zhèn)、米場鎮(zhèn)、馬坡鎮(zhèn)、珊羅鎮(zhèn)、平樂鎮(zhèn)、沙坡鎮(zhèn)、大橋鎮(zhèn)、烏石鎮(zhèn)、良田鎮(zhèn)、清湖鎮(zhèn)、古城鎮(zhèn)、沙湖鎮(zhèn)、橫山鎮(zhèn)、灘面鎮(zhèn)
博白縣
博白鎮(zhèn)大街69號
博白鎮(zhèn)、雙鳳鎮(zhèn)、頓谷鎮(zhèn)、水鳴鎮(zhèn)、那林鎮(zhèn)、江寧鎮(zhèn)、三灘鎮(zhèn)、黃凌鎮(zhèn)、亞山鎮(zhèn)、旺茂鎮(zhèn)、東平鎮(zhèn)、沙河鎮(zhèn)、菱角鎮(zhèn)、新田鎮(zhèn)、鳳山鎮(zhèn)、寧潭鎮(zhèn)、文地鎮(zhèn)、英橋鎮(zhèn)、那卜鎮(zhèn)、大垌鎮(zhèn)、沙陂鎮(zhèn)、雙旺鎮(zhèn)、松旺鎮(zhèn)、龍?zhí)舵?zhèn)、大壩鎮(zhèn)、永安鎮(zhèn)、徑口鎮(zhèn)、浪平鎮(zhèn)
興業(yè)縣
石南鎮(zhèn)
石南鎮(zhèn)、大平山鎮(zhèn)、葵陽鎮(zhèn)、龍安鎮(zhèn)、山心鎮(zhèn)、城隍鎮(zhèn)、高峰鎮(zhèn)、蒲塘鎮(zhèn)、沙塘鎮(zhèn)、洛陽鎮(zhèn)、北市鎮(zhèn)、賣酒鎮(zhèn)、小平山鎮(zhèn)
玉林市
玉州區(qū)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yè)縣福綿管理區(qū)玉林市的歷史政區(qū)玉州區(qū):
玉州區(qū)是玉林市轄區(qū)。是玉林市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廣西東南部, 玉林市中部。玉州取“玉林”和古代“郁林州”各一字得名。地處東經 109°59′~110°19′,北緯 22°32′~22°49′。 東接北流市,南連福綿區(qū)、博白縣,西鄰欽州市浦北縣,北靠興業(yè)縣。面積 435.54 平方公里。區(qū)人民政府駐玉城街 道西就社區(qū)玉州路 。
玉州區(qū)轄5個街道, 4個鎮(zhèn),57個社區(qū), 59個村。
玉城街道
12 社區(qū):東成、北辰、南觀、西就、東明、州珮、垌口、新民、大新、 東岳、清灣江、勝利垌
南江街道
7 社區(qū):玉柴、玉鐵、江濱、南江、竹美、鎮(zhèn)忠、新聯
10 村:新聯、平志、廣恩、坡塘、七一、分界、嶺塘、常樂、云良、 合漢
城西街道
5 社區(qū):慶豐、江岸、新團、林村、蓮塘
6 村:林村、蓮塘、永上、新定、玉豸、五聯
城北街道
2 社區(qū):平地、谷山
13 村:陳旺、寒山、羅竹、彭村、睦馬、排榜、周埠、高山、潘嶺、 西岸、鐘周、鳳村、谷山
名山街道
13 社區(qū):五里橋、名山、旺瑤、綠楊、石棠、和睦、榕樓、長望、大囊、金桂麗灣、東榮、東苑、太陽
4 村:太陽、騰揚、朱砂、二泉
大塘鎮(zhèn)
5 村:大塘、蘇煙、大雙、三和、陽山
茂林鎮(zhèn)
17 社區(qū):茂林、金谷、泉塘、泉東、大蘆、泉西、陂耀、東秀、陂石、新寨、鹿峰、鹿塘、鹿潘、沙井、山電、車垌、湘漢
仁東鎮(zhèn)
1 社區(qū):大路
12 村:鵬垌、龔羅、中龐、大鵬、都甘、旺盧、鶴林、木根、石地、 沼心、周村、良村
仁厚鎮(zhèn)
9 村:上羅、下羅、新旺、荔枝、大盧、茂岑、鐵匠、道良、仁厚
玉州區(qū)一共5個街道,4個鎮(zhèn)。沒有全國重點鎮(zhèn)。仁東鎮(zhèn)、茂林鎮(zhèn)是廣西重點鎮(zhèn)。茂林鎮(zhèn)是中國西部百強鎮(zhèn),全國千強鎮(zhèn)。茂林鎮(zhèn)是全國文明村鎮(zhèn)。名山街道、大塘鎮(zhèn)是廣西文明村鎮(zhèn)。玉州區(qū)大塘鎮(zhèn)與南寧市良慶區(qū)大塘鎮(zhèn)重名。城北街道高山村、寒山村,南江街道嶺塘村硃砂垌村、廣恩村,仁東鎮(zhèn)鵬垌村,仁厚鎮(zhèn)茂岑村、荔枝村是中國傳統村落。玉城街道垌口村,仁厚鎮(zhèn)上羅村,大塘鎮(zhèn)陽山村是廣西傳統村落。城北街道辦事處高山村,南江街道嶺塘村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名鎮(zhèn)。
玉州區(qū)漢族人口比例為97%,壯族人口比例為2%,因此,玉州區(qū)基本上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城區(qū)。但有些地名看起來有點像壯語地名,可能是古壯語地名的殘留。如鹿峰、鹿塘、鹿潘、垌口、羅竹、云良等。
福綿區(qū):
福綿區(qū),是玉林市轄區(qū)。位于廣西東南部,玉林市西部。2013 年從玉州區(qū)析置福綿區(qū),屬玉林市。 因福綿圩得名。傳福綿圩明代始建,因當地多木棉樹,民眾受益甚多,故得名“福棉”。清末民初以“福澤綿長”之意,雅化為“福綿”。福綿區(qū)地處東經 110°3′~110°2′,北緯 22°19′~22°38′。東接陸川縣,南連博白縣,西鄰欽州市浦北縣,北靠玉州區(qū)、 興業(yè)縣。面積 828.99 平方公里。區(qū)人民政府駐福綿鎮(zhèn)福綿社區(qū)天河路 。
福綿區(qū)轄6個鎮(zhèn),12個社區(qū),105 個村。
福綿鎮(zhèn)
7 社區(qū):福綿、福東、福西、洋橋、下櫪、新江、福安
19 村:上坡、中坡、十丈、上地、良表、水嶺、韋福、覃村、香山、鎮(zhèn)石、寶嶺、上櫪、中櫪、沙浪、三龍、青嶺、 船埠、橫嶺、竹菜
成均鎮(zhèn)
1 社區(qū):成均
22 村:和合、六塘、石圍、百石、萬福、大嶺、勸場、通曹、古城、 寧沖、丹竹、安田、嶺肚、井龍、二沖、小沖、平威、東高、石律、社崗、甘沖、大水
樟木鎮(zhèn)
1 社區(qū):樟木
25 村:中村、勝利、新發(fā)、上泉、慶龍、塘基、羅沖、莘鳴、古陂、 太平橋、新龍、調馬、旺老、太安、松山、瑞垌、忠荔、石龍、龍前、 羅田、富塘、竹山、三塘、大旺、六答
新橋鎮(zhèn)
1 社區(qū):新橋
16 村:大樓、被霞、旺村、長屏、養(yǎng)心、永寧、陽崗、五金、金雞、 富寨、田橫、辛倉、新沙、霞山、化山、長石
沙田鎮(zhèn)
1 社區(qū):沙田
14 村:關塘、麗良、南流、大江、砥柱、中流、上中、蘇立、六龍、 萬新、良平、和平、云龍、庫頂
石和鎮(zhèn)
1 社區(qū):石和
9 村:沙坑、愛國、平坡、大義、旺久、麥垌、云茂、塘茂、長發(fā)
福綿區(qū)一共6個鎮(zhèn)。沒有全國重點鎮(zhèn)。只有福綿鎮(zhèn)、成均鎮(zhèn)是廣西重點鎮(zhèn)。福綿鎮(zhèn)、樟木鎮(zhèn)、新橋鎮(zhèn)、石和鎮(zhèn)是廣西文明村鎮(zhèn)。福綿區(qū)新橋鎮(zhèn)與賓陽縣新橋鎮(zhèn)同名。福綿區(qū)沙田鎮(zhèn)與合浦縣沙田鎮(zhèn)同名。福綿鎮(zhèn)福西村、三龍村、十丈村,新橋鎮(zhèn)大樓村,沙田鎮(zhèn)沙田村是中國傳統村落。新橋鎮(zhèn)大樓村是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福綿區(qū)漢族人口比例為98.7%,壯族人口比例0.8%,壯族人口主要是由于工作原因或者婚姻原因遷入。因此,福綿區(qū)是以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城區(qū)。但從各地地名來看,部分地名保留了古壯語的地名。如云茂、云龍、塘茂、六塘、六龍、六答、甘沖、羅沖、羅田等。
北流市:
北流市,廣西轄縣級市,玉林市代管。位于廣西東南部,玉林市東部。北流市因境內圭江(今北流河)自南向北流而得名。地處東經 110°08′~110°47′,北緯 22°09′~22°55′。東接容縣和廣東省信宜市、高州市,南連廣東省化州市,西鄰陸川縣、玉州區(qū),北靠興業(yè)縣和桂平市。面積 2457 平 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駐陵城街道陵寧社區(qū)陵寧路。
北流市轄3個街道,22 個鎮(zhèn),35個社區(qū),282個村。
陵城街道
6 社區(qū):陵寧、新芝、桂塘、龍橋、馬嶺、朱砂羅
城南街道
7 社區(qū):新松、永豐、永順、新興、貴仁堂、精通、碧桂
城北街道
4 社區(qū):富林塘、百花、清湖、大風門
北流鎮(zhèn)
20 村:松花、白須、叢義、九代、甘村、大燕塘、涼水井、潮塘、中靈、鴨埌、新城、勾漏、印塘、六地坡、河泉、六行、六榮、龍安、環(huán)城、居民
新榮鎮(zhèn)
7 村:新榮、大同、振新、六華、扶中、五常、毓山
民安鎮(zhèn)
2 社區(qū):十字鋪、陶瓷工業(yè)園
7 村:民安、高車、松石、興上、豐村、六感、才旺
山圍鎮(zhèn)
1 社區(qū):鐵爐圩
7 村:鐵爐、李村、塘頭、山圍、都宮、甘竹、豐垌
民樂鎮(zhèn)
1 社區(qū):民樂圩
18 村:民樂、羅政、茶垌、元常、水岸、南慶、新旺、石塘、會眾、 蓮塘、萬平、蘿村、斗口、賀平、大容、石垌、桃沖、大容山林場生活區(qū)
西埌鎮(zhèn)
14 村:西埌、大車、西岸、西沖、平地山、新村、橫埌、坡心、平山、良村、木棉、共和、田心、石埌塘
新圩鎮(zhèn)
1 社區(qū):新圩
14 村:新圩、梧村、沙塘、旺山、南勝、下坡、陶山、平安山、白鳩江、宋村、河村、覃沖、六旺、園藝場生活區(qū)
大里鎮(zhèn)
16 村:大里、羅樣、沙埒、六堆、小馬、林垌、冠塘、高垌、六馬、月塘、大塘、羅坡、古紅、雍熙、林村、六厚
塘岸鎮(zhèn)
1 社區(qū):塘岸圩
11 村:塘岸、金城、涼亭、利民、六和、長塘、獨竹、蟠龍、貢塘、 塘肚、六高
清水口鎮(zhèn)
10 村:清水口、竹欖塘、陳地、大郡、大塘邊、香塘、大羅、積麗、旺沖、大榮
隆盛鎮(zhèn)
1 社區(qū):隆盛圩
16 村:隆盛、安平、鄉(xiāng)平、深龍、中和、南祿、平坡、香圩、龍溪、 三和里、三和外、隆灣、秧道、陳智、西塘、長信
大坡外鎮(zhèn)
1 社區(qū):大坡外圩
11 村:大坡外、新安、大坡內、高峰、南盛、琴沖、古哿、分水、 北容、沙坡、三板
六麻鎮(zhèn)
1 社區(qū):六麻
19 村:六麻、經龍、里鳳、兆貢、升平、六樓、達和、南山、六學、 端寨、三和、石玉、上合、旺坡、新平、大旺、六寨、合水、六美
新豐鎮(zhèn)
1 社區(qū):新豐圩
9 村:新豐、觀南、水垌、石碗咀、羅屯、高塘、永安、大羅垌、大村
沙垌鎮(zhèn)
1 社區(qū):沙垌圩
9 村:沙垌、金汀、六琢、三江、上安、秀塘、雷沖、漢風、丹花
平政鎮(zhèn)
1 社區(qū):平政圩
18 村:平政、嶺南、嶺垌、石梯、上梯、六塘、六合、北河、雙垌、 雙頭、石榴、龍池、倉田、灰沙、六沙、六巷、六齊、六旺
白馬鎮(zhèn)
1 社區(qū):白馬圩
9 村:黃金、睦雍、東塘、垌尾、茶新、白馬、黃龍、金頭、根垌
大倫鎮(zhèn)
1 社區(qū):大倫圩
10 村:大倫、文城、南岸、玉塘、沖表、六岑、平沖、旺賀、平田 垌、大倫農場生活區(qū)
扶新鎮(zhèn)
1 社區(qū):扶新圩
6 村:扶新、隆安、永塘、安河、上林、茂化
六靖鎮(zhèn)
1 社區(qū):六靖圩
16 村:六靖、協保、旺坡、那排、森隆、水沖、西山、大坡、云羅、 茶山、長江、龍灣、石寨、沙沖、鎮(zhèn)南、桂豐農場農業(yè)隊生活區(qū)
石窩鎮(zhèn)
1 社區(qū):石窩圩
20 村:石窩、六金、河埌、石錄、蒙沖、龍?zhí)铩⑸羡?、煌爐、山平、沙田、那鞋、大鵬、上珍、下珍、華東、東華、雀山、坡頭、平田、黃田
清灣鎮(zhèn)
1 社區(qū):清灣
15 村:清灣、中龍、白米、旺垌、六到、六侖、鳳塘、陳沖、平旦、 雙龍、侯山、清平、禾界、龍南、香田
北流市的22個鎮(zhèn),民樂鎮(zhèn)、隆盛鎮(zhèn)是國家級重點鎮(zhèn),也是自治區(qū)級重點鎮(zhèn)。西埌鎮(zhèn)是自治區(qū)級重點鎮(zhèn)。民樂鎮(zhèn)蘿村,新圩鎮(zhèn)新圩村(第五組)、白鳩江村河城組,塘岸鎮(zhèn)塘肚村十一組是中國傳統村落。
北流市城南街道、城北街道,與梧州市萬秀區(qū)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重名。北流市的新圩鎮(zhèn),與蒙山縣新圩鎮(zhèn)、靈山縣新圩鎮(zhèn)、灌陽縣新圩鎮(zhèn)重名。
北流市漢族人口占99%。但從北流市各村的地名來看,北流市各地還保留了不少壯語地名。一般而言,含有“六(壯語表示山谷)、那、古、高、龍、達”等字眼的地名,都是壯語地名。上述各村就有不少類似的村名。如六地坡、六行、六榮、六華、六感、六旺、六堆、六馬、六厚、六和、六高、六麻、六樓、六學、六塘、六合、六寨、六美、六沙、六巷、六齊、六旺、六靖、六岑、六金、六到、六侖、那排、古紅、達和等地名。這表面北流市早期是壯族先民居住的地方。另外,北流市還是世界銅鼓王的故鄉(xiāng)。銅鼓是百越民族常用的樂器,這是表示北流市這個地方早期是壯族聚居的區(qū)域。
容縣:
容縣,隸屬廣西玉林市。位于廣西東南部,玉林市東北部。地處東經110°15′~ 110°54′,北緯 22°27′~ 23°08′。東接岑溪市,南連北流市和廣東省信宜市,西鄰北流市和桂平市,北靠梧州市藤縣和貴港市平南縣。面積2257平方公里??h人民政府駐容州鎮(zhèn)。2020年,戶籍人口87萬,常住人口66萬,漢族人口占99%。
容縣轄15 鎮(zhèn),12 社區(qū),215村,3930個自然村。
容州鎮(zhèn)
12 社區(qū):新南、城西、西上、北門、城北、福船嶺、登高、桂南、東光、河南、廂南、廂西
16 村:紅光、同古、平坡、禮信、周口、寧沖、大欖、三和、 五一、大明、楊葉、華南、勵志、千秋、嶠北、木井
楊梅鎮(zhèn)
1 街:綠蔭街
20 村:熊膽、和勃、河口、六美、四美、成美、義合、六別、四荖、 楊梅、和豐、妙陽、鳳美、紅石、三德、和睦、四端、石嶺、普濟、楊梅街
靈山鎮(zhèn)
14 村:仁勇、華埌、大陸、六泉、六良、靈山、守善、旺維、羅權、當中、六華、六圖、六肥、天堂
六王鎮(zhèn)
18 村:六王、譚螺、溫風、思良、古里、陳村、龍頭、古泉、六槐、金庫、塘垌、譚和、蓮塘、尤華、佳香、雙善、六青、大公
黎村鎮(zhèn)
24 村:黎村街、黎村、振新、太平、珊萃、平洛、六旺、新塘、六吟、同和、太和、同心、六振、溫泉、四維、和聯、和睦、滿垌、平石、 旺安、榮豐、思賢、六楊、六勝
楊村鎮(zhèn)
14 村:楊村、高垌、踏田、坡亮、橫山、當發(fā)、界牌、魚產、馬良、 大軍、六福、東華、平貫、峽河
縣底鎮(zhèn)
20 村:冠堂、古練、旺黎、復聯、古長、縣底、靖北、泗關、康塘、 龍山、新光、竹山、金村、平河、榮塘、上都、東安、古例、古燕、 河兒
自良鎮(zhèn)
12 村:自良、大里、龍鎮(zhèn)、河步、古旺、同江、思旺、司六、中平、古濟、云松、自良街
松山鎮(zhèn)
13 村:松山、儒地、下河、文仰、慈堂、尋陽、三合、平車、沙田、大中、合同、石扶、大水
羅江鎮(zhèn)
7 村:黎木、竹良、頂良、岑沖、大石、半月、三岸
石頭鎮(zhèn)
19 村:旺廣、大良、務底、甘沖、石頭、旺崗、螺北、和衷、泗福、石塘、登州、水口、營垌、大扭、睦衷、上垌、上石、石劍、大垌
石寨鎮(zhèn)
12 村:石寨、合柳、霄垌、大榮、大華、大兆、古兆、華六、石城、上煙、下煙、獨石
十里鎮(zhèn)
12 村:泗登、甘旺、瓊新、黎讀、十里、楊外、大坡、大萃、江口、流沖、塘沖、大鵬
容西鎮(zhèn)
5 村:西山、祖立、思傳、仙江、深柳
浪水鎮(zhèn)
8 村:浪水、浪北、泗利、扶昨、泗河、白飯、長壽、扶沖
容州鎮(zhèn)、楊梅鎮(zhèn)、黎村鎮(zhèn)既是全國重點鎮(zhèn),也是廣西重點鎮(zhèn)。楊村鎮(zhèn)東華村,羅江鎮(zhèn)頂良村是中國傳統村落。
容縣各村含有“古”“六”“思”“甘”等字眼的地名,可能是壯語地名。如六美、六別、六泉、六良、六華、六圖、六肥、六王、六槐、六旺、六吟、六振、六楊、六勝、古里、古兆、古旺、思旺、思賢、甘旺等。
容縣通用語言為方言白話和普通話。方言白話以粵語為主,有些詞匯、語音和聲調方面因地域不同有所差異,沿邊各地方帶沿邊交界粵方言特點尤為明顯,南端黎村、楊村二鎮(zhèn)邊遠村落帶有廣東信宜市口音,六王鎮(zhèn)沿邊村莊帶有岑溪白話,自良、浪水二鎮(zhèn)帶有藤縣口音,石頭鎮(zhèn)邊遠山區(qū)自成習慣帶有個別古語音。這兩種通用語言在全縣各地均會說能聽,交談暢通無阻,在家庭內部,社會交際中,都是使用這兩種語言進行交談。
容縣土特產資源豐富,主要有沙田柚、霞煙雞、荔枝、龍眼、綠茶、淮山、紅菇、八角、 肉桂、鐵皮石斛、金線蓮、松脂等名特優(yōu)農產品。
容縣人才輩出,其中抗日戰(zhàn)爭前后曾出現了黃紹竑、黃旭初、夏威、伍廷颶、楊愿公等5位省主席,8位上將、17 位少將,這些叱咤風云的將軍為國家民族存亡立下顯赫戰(zhàn)功。容縣也被譽為“抗日愛國將軍縣”。
陸川縣:
陸川縣,隸屬玉林市。位于廣西東南部,玉林市南部。地處東經 110°05′~110°26′, 北緯21°53′~22°36′。東接北流市和廣東省化州市,南連廣東省廉江市,西鄰博白縣,北靠玉林市福綿區(qū)、玉州區(qū)。面積1554.32平方公里,占玉林總面積12.5%??h人民政府駐溫泉鎮(zhèn)長安社區(qū)通政路。
陸川縣轄14個鎮(zhèn),10個社區(qū),154個建制村,3050個自然村;4521個村民小組、104個居民小組。
溫泉鎮(zhèn)
6 社區(qū):長安、新洲、九龍、溫湯、九洲、文昌
14 村:萬丈、四良、湴塘、中興、泗里、溫泉、東山、白坭、中屯、長河、官田、洞心、安寧、風淳
米場鎮(zhèn)
9 村:米場、五柳、南中、橋魯、旺同、平塘、旺薦、樂寧、新民
馬坡鎮(zhèn)
1 社區(qū):馬坡街
13 村:馬坡、硃砂、東西、清秀、六平、良厚、界垌、大興、雄英、 大良、新山、靖東、靖西
珊羅鎮(zhèn)
7 村:珊羅、大山、田龍、長納、鶴山、四樂、六燕
平樂鎮(zhèn)
7 村:平樂、六鳳、新興、石村、三安、橋頭、長旺
沙坡鎮(zhèn)
13 村:沙坡、北安、仙山、高慶、大連、六潘、龍灣、秦鏡、中心、和平、白馬、橫山、六高
大橋鎮(zhèn)
11 村:大橋、雅松、瓜頭、陸透、唐侯、大垌、三善、平山、大塘、 美坡、北桑
烏石鎮(zhèn)
1 社區(qū):烏石街
23 村:沙井、沙江、龍化、吹塘、紫恩、子良、謝魯、塘域、老圩、 那囊、雙垌、坡腳、蒙村、王沙、旺嶺、坡子、陸選、安東、月垌、水花、陸龍、黎洪、陸河
良田鎮(zhèn)
1 社區(qū):良田街
13 村:三聯、新村、馮杏、甘片、蓮塘、龍口、良田、文官、鹿垌、 石垌、竹山、車田、旺垌
清湖鎮(zhèn)
1 社區(qū):清湖街
12 村:清湖、塘寨、三水、陸坡、旺山、永平、平安、水亭、那若、 官沖、新官、塘欖
古城鎮(zhèn)
10 村:古城、長徑、良村、八角、陸因、北豆、陸落、樓腳、盤龍、 清耳
沙湖鎮(zhèn)
5 村:新街、長沙、官山、永旺、永安
橫山鎮(zhèn)
11 村:稔坡、高沖、石塘、旺坡、四和、旱塘、同心、清平、潭村、 陸洪、良塘
灘面鎮(zhèn)
6 村:灘面、坡頭、上旺、新旺、覃村、佳塘
陸川縣14鎮(zhèn)的平樂鎮(zhèn),與桂林市的平樂縣同名。陸川縣烏石鎮(zhèn)和馬坡鎮(zhèn)是國家級重點鎮(zhèn),也是自治區(qū)級重點鎮(zhèn),溫泉鎮(zhèn)、米場鎮(zhèn)是自治區(qū)級重點鎮(zhèn)。平樂鎮(zhèn)長旺村是中國傳統村落。
陸川縣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縣,漢族人口占比達到99%。各村的地名,有些可能是古壯族地名的遺留。如含“六、陸、樂”(壯語表示山谷的意思)等地名,如樂寧、六平、六鳳、六潘、陸選、陸因、陸落等。
博白縣:
博白縣,隸屬玉林市。位于廣西東南部,玉林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09°32′~110°17′, 北緯 21°38′~22°28′。東接陸川縣、廣東省廉州市,南連北海市合浦縣,西鄰欽州市浦北縣,北靠福綿區(qū)??h人民政府駐博白鎮(zhèn)城關社區(qū)大街。面積 3835.85 平方公里(含農場)。
博白縣轄28個鎮(zhèn),43個社區(qū),317個村,8483 個村民小組。
博白鎮(zhèn)
11社區(qū):東升、江濱、城關、錦繡、西城、綠珠、石和塘、長崗嶺、馬頭嶺、新柯、書香
23 村:城東、城郊、護雙、九龍、桂花、春石、西江、城西、新仲、馬塘、官田、水佳、荔灣、雷埠、大良、富石、木垌、津木、綠珠、 柯木、中江、茂江、珠江
雙鳳鎮(zhèn)
1 社區(qū):雙鳳街
9 村:雙鳳、愛國、均田、鎮(zhèn)北、鳳寧、良榮、大田、平山、綠蘿
頓谷鎮(zhèn)
1 社區(qū):頓谷街
10 村:頓谷、舊金、石坪、利羅、馬門、盤古、舊門、登山、大塘、 乾弄
水鳴鎮(zhèn)
2 社區(qū):水鳴街、大利街
16 村:西垌、西塘、新和、聯合、水鳴、黎旺、合光、大光、江正、 平江、龍利、大嶺、上莊、上包、雙桂、新豐
那林鎮(zhèn)
1 社區(qū):那林街
12 村:東風、樂民、佑邦、平安、那林、雙六、多福、石塘、珊瑚、 金陣、六崗、大崗
江寧鎮(zhèn)
1 社區(qū):江寧街
11 村:江寧、木旺、芳屋、長江、合和、道根、和邦、大中、綠佳、 四聯、太平
三灘鎮(zhèn)
1 社區(qū):三灘街
10 村:白中、鴉橋、學田、守育、良茂、建中、大旺、那秀、三灘、 充倉
黃凌鎮(zhèn)
1 社區(qū):黃凌街
5 村:黃凌、而水、凌清、社角、白流
亞山鎮(zhèn)
1 社區(qū):亞山街
14 村:四和、潭岸、四維、互衛(wèi)、大禾、溫羅、民付、新民、清湖、 蒙村、白花、和平、田旺、民新
旺茂鎮(zhèn)
1 社區(qū):旺茂街
10 村:旺茂、太陽、民豐、石垌、綠田、三清、大康、康寧、大壽、玉李
東平鎮(zhèn)
2 社區(qū):東平街、合江街
23 村:平地、火甲、連塘、珠華、石角、塘龍、雙垌、楓木、大車、 西湖、李村、大湖、富山、富新、富門、良荔、文江、新鄭、長新、 分新、合江、綠榮、英梅
沙河鎮(zhèn)
1 社區(qū):沙河街
16 村:新香、竹旺、大觀、山橋、玉橋、大仁、禮安、長遠、竹田、 雙山、雙江、大鵬、大石、白石、霞嶺、沙河
菱角鎮(zhèn)
1 社區(qū):菱角街
11 村:菱角、綠湖、山蕉、鹽圩、石柳、柱石、大龍、橫塘、李揚、 羊少、蘇眾
新田鎮(zhèn)
1 社區(qū):新田街
12 村:社門、美沙、村頭、百岸、百賴、亭子、鹿調、那花、馬田、 天垌、新塘、林桂
鳳山鎮(zhèn)
1 社區(qū):鳳山街
16 村:鳳山、周屋、白馬、橋湖、雙底、竹圍、石榕、雞塘、周塘、 立石、龐丁、斗垌、峨嵋、龍城、武衛(wèi)、云心
寧潭鎮(zhèn)
1 社區(qū):寧潭街
9 村:西嶺、新榕、長春、揚青、德心、揚旗、白均、莫林、寧潭
文地鎮(zhèn)
2 社區(qū):文地街、三江街
17 村:王洛、大沙、文地、茂石、河灘、青河、山文、漢平、平旺、 那大、中蘇、中良、才蘇、堂蘭、南憑、番壁、姜充
英橋鎮(zhèn)
1 社區(qū):英橋街
14 村:英橋、金山、謝樟、聯山、付義、楊充、楊村、文黎、那憑、永新、春佳、綠柏、新聯、新圩
那卜鎮(zhèn)
1 社區(qū):那卜街
4 村:名六、那卜、雙竹、石茅
大垌鎮(zhèn)
1 社區(qū):大垌街
5 村:鳳坪、石龍、大垌、金固、栗桂
沙陂鎮(zhèn)
1 社區(qū):沙陂街
8 村:那新、南塘、沙陂、良村、浪車、榮飄、八壁、飛洋
雙旺鎮(zhèn)
1 社區(qū):雙旺街
7 村:白平、大同、漢和、邦杰、周旺、那青、曾村
松旺鎮(zhèn)
1 社區(qū):松旺街
11 村:松山、山心、橫坑、龍垌、草塘、周北、潭蓮、射廣、松茂、 橫水、旺寶
龍?zhí)舵?zhèn)
2 社區(qū):龍?zhí)督?、龍?zhí)懂a業(yè)園
13 村:大安、東岸、寨覺、蕉林、坡頭、南坡、興華、長嶺、茅坡、 白樹、高山、那薄、田面
大壩鎮(zhèn)
1 社區(qū):大壩街
6 村:青山、官嶺、大益、諸嶺、久福、那雷
永安鎮(zhèn)
1 社區(qū):永安街
9 村:李村、新祥、太安、新茂、貞平、平和、城治、高峰、永安
徑口鎮(zhèn)
2 社區(qū):徑口街、三育街
10 村:茶根、文水、大勝、周垌、徑口、三育、飛廈、旺垌、新田、 秀嶺
浪平鎮(zhèn)
1 社區(qū):浪平街
6 村:浪平、新旺、和睦、茂龍、六江、六山
博白縣一共有28個鄉(xiāng)鎮(zhèn),可能是廣西縣級政區(qū)單位里面鄉(xiāng)鎮(zhèn)數量最多的一個縣。
博白縣文地鎮(zhèn)、龍?zhí)舵?zhèn)是全國重點鎮(zhèn),也是廣西重點鎮(zhèn)。另外,城廂鎮(zhèn)(今博白鎮(zhèn))是廣西重點鎮(zhèn)。松旺鎮(zhèn)松茂村,新田鎮(zhèn)亭子村老屋屯是中國傳統村落。
博白縣的漢族人口占比為99%,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縣,但從各地村名來看,也保留了一些壯語地名,如含“那”(壯語是田的意思)的地名,如那薄、那新、那大、那林、那秀、那青、那雷等。也有一些含“六、綠(壯語表示山谷的意思)”的地名,如六江、六山、六崗、綠榮、綠柏等。
興業(yè)縣:
興業(yè)縣,隸屬玉林市。位于廣西東南部,玉林市西北部。地處東經 109°39′~110°14′,北緯 22°33 ~23°02′。東接北流市、玉州區(qū),南連福綿區(qū)和欽州市浦北縣,西鄰貴港市港南區(qū),北靠貴港市港南區(qū)、桂平市。面積1468.1 平方公里。轄石南、 大平山、葵陽、城隍、山心、沙塘、蒲塘、北市、龍安、高峰、小平山、賣酒、 洛陽13鎮(zhèn)。縣人民政府駐石南鎮(zhèn)。戶籍人口74萬,常住人口51萬,漢族人口占98%。
興業(yè),因縣境內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農耕環(huán)境得天獨厚,農、林、牧、漁各業(yè)興旺發(fā)達,先民取“百業(yè)俱興” 之義得名。
興業(yè)縣轄13個鎮(zhèn),14個社區(qū),201個村。
石南鎮(zhèn)
5社區(qū):石南街、七團、富陽、東山、城西
17村:黎村、環(huán)江、龐村、葵山、六聯、東周、譚良、鳳山、鳳東、南鄉(xiāng)、新村、塔竹平、橫楓、韋鳴、馬塘、泉村、 東龍
大平山鎮(zhèn)
2社區(qū):大蘇、陳村
19 村:龍泉、田寮、上陽、正陽、雅橋、江下、江嶺、鳴峨、新嶺、古城、平山、山下、山腰、三聯、陽村、高良、埠頭、 南村、雙鳳
葵陽鎮(zhèn)
1社區(qū):四新
16 村:葵中、舊縣、舊城、葵安、葵聯、葵西、新榮、合星、龍口、立石、跳崆、西村、鐵南、泉江、六閑、安東
城隍鎮(zhèn)
2社區(qū):城隍、蓮塘
17 村:城隍、大西、鎮(zhèn)南、莫村、陳塘、塘肚、楓木、榮華、平定、 平巷、白沙、龍?zhí)丁⑷f安、馬莊、湖村、幸福、鎮(zhèn)東
山心鎮(zhèn)
1社區(qū):升平
22村:山心、新蓮、龍江、龍興、鳴水、社塘、聯和、要古、高田、石柜、樟木、寨門、公和、對塘、蓬塘、良星、五星、博愛、新文、葵峰、大良、石門
沙塘鎮(zhèn)
1社區(qū):沙塘
17 村:沙塘、合成、合民、安善、永興、水車、富旺、平塘、五團、 張榕、福隆、福聯、馬村、水口莫村、新圩、與善、民強
蒲塘鎮(zhèn)
1 社區(qū):蒲塘
16 村:蒲塘、安國、白花、鳳文、大文、爐嶺、石崎、龍平、山奇、 陳關、龍旗、西寨、石山、石槐、南塘、化壽
北市鎮(zhèn)
13 村:北市、欽善、萬龍、宏福、院垌、洋塘、垌心、長華、福德、 興福、旺石、水田、福田
龍安鎮(zhèn)
15 村:龍安、馬鵬、柑坡、太村、秧塘、旺沖、螺網、騰沖、長居、六霍、六西、三角山、牟村、揚前、新塘
高峰鎮(zhèn)
19 村:羅平、高峰、盧村、蘆塘、新李、靖文、靖定、太平、集義、龍文、民安、上河、新河、永德、張村、大同、大興、歐嶺、麻畬
小平山鎮(zhèn)
13 村:小平山、四塘、寬暢、崇善、譚村、金華、油村、大坡、三德、旺里、深塘、旺翻、良民
賣酒鎮(zhèn)
1社區(qū): 周覃
9村:賣酒、通流、平浪、竹沙、黨州、蒼院、樂泰、睦村、 忠良
洛陽鎮(zhèn)
8 村:洛陽、大禮、六九、金山、旺龍、龍垌、新安、新忠
興業(yè)縣的沙塘鎮(zhèn),與柳州市的柳北區(qū)沙塘鎮(zhèn)同名。洛陽鎮(zhèn),其名稱與環(huán)江縣的洛陽鎮(zhèn)重名,也與河南省的洛陽市也重名了。不過,興業(yè)縣的洛陽與環(huán)江縣的洛陽,跟河南省的洛陽都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興業(yè)縣各村有含“六”的地名,如六九、六西、六霍、六閑、六聯等,可能是壯語地名的遺留。
城隍鎮(zhèn)是全國重點鎮(zhèn)。石南鎮(zhèn)、城隍鎮(zhèn)、大平山鎮(zhèn)是廣西重點鎮(zhèn)。石南鎮(zhèn)東山村、譚良村、龐村,葵陽鎮(zhèn)葵聯村榜山村,城隍鎮(zhèn)大西村,蒲塘鎮(zhèn)石山村石山坡,龍安鎮(zhèn)龍安村是中國傳統村落。
興業(yè)縣漢族人口比例為98%,是一個以漢族為主、多民族居住的縣。居住有漢、壯、布依、瑤、苗、毛南、回、藏、 仫佬、彝、滿、侗、黎、高山、水等15個民族,其中壯族為世居少數民族,分布在山心鎮(zhèn)石柜村、高田村、公和村、要古村。
興業(yè)縣各民族通用漢文字、普通話、方言。方言主要有白話(粵語)、客家話、壯話3種。南部和中部多講白話,各地白話基本相同,但語氣及聲調存有地域差異;北部的沙塘鎮(zhèn)和高峰鎮(zhèn)多講客家話; 山心鎮(zhèn)部分村講壯話。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學校、城區(qū)商貿、社交等通用普通話。
玉林市玉州區(qū)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名稱的由來及概況
玉州區(qū)轄5個街道,4個鎮(zhèn)。其中仁東鎮(zhèn)、茂林鎮(zhèn)是廣西重點鎮(zhèn)。
玉城街道:因位于玉林市城區(qū)中部而得名。轄東成社區(qū)、北辰社區(qū)、南觀社區(qū)、西就社區(qū)、東明社區(qū)、州珮社區(qū)、垌口社區(qū)、新民社區(qū)、大新社區(qū)、東岳社區(qū)、清灣江社區(qū)、勝利垌社區(qū)等12個社區(qū)。玉城街道地處玉林市城區(qū)中心,是玉林市和玉州區(qū)黨政領導機關駐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桂東南和雷州半島重要商品集散地。面積29平方公里。
南江街道:因街道辦事處設在南流江的南面,故名。轄玉柴社區(qū)、玉鐵社區(qū)、江濱社區(qū)、南江社區(qū)、竹美社區(qū)、鎮(zhèn)忠社區(qū)、新聯社區(qū)、平志村、廣恩村、坡塘村、七一村、分界村、嶺塘村、常樂村、云良村、合漢村等16個村和社區(qū)。南江街道地處玉林市城區(qū)南郊,屬城鄉(xiāng)結合部鄉(xiāng)鎮(zhèn),面積79平方公里。
城西街道:因位于玉林市城區(qū)西部而得名。轄慶豐社區(qū)、江岸社區(qū)、新團社區(qū)、林村社區(qū)、蓮塘社區(qū)、永上村、新定村、玉豸村、五聯村等9個村和社區(qū)。城西街道位于玉林市西郊,面積27平方公里。地處玉林市城郊結合部,周圍有南流江、清灣江和白洲江三江環(huán)繞,環(huán)境優(yōu)美,是北海、南寧出入玉林城區(qū)的西大門。
城北街道:因位于玉林市城區(qū)北部而得名。轄平地社區(qū)、谷山社區(qū)、陳旺村、寒山村、羅竹村、彭村村、睦馬村、排榜村、周埠村、高山村、潘嶺村、西岸村、鐘周村、鳳村村等14個村和社區(qū)。城北街道位于玉州區(qū)北部。面積64平方公里。
名山街道:因轄區(qū)的名山村而得名。傳名山村明朝中期已建,因附近有名山而得名。名山,取自山上一名士的題詞“寶藏之名山”。轄五里橋社區(qū)、名山社區(qū)、旺瑤社區(qū)、綠楊社區(qū)、石棠社區(qū)、和睦社區(qū)、榕樓社區(qū)、長望社區(qū)、大囊社區(qū)、金桂麗灣社區(qū)、東榮社區(qū)、東苑社區(qū)、太陽社區(qū)、騰揚村、朱砂村、二泉村等16個村和社區(qū)。名山街道地處玉林市城區(qū)東郊,國道324線橫貫全鎮(zhèn)。面積52平方公里。名山街道是全國花卉生產示范基地,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明村鎮(zhèn)。
大塘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大塘圩而得名。境內有一直大塘,大塘指面積較大的水塘。轄大塘村、蘇煙村、大雙村、三和村、陽山村。大塘鎮(zhèn)位于玉林市城區(qū)至桂平路旁邊,東與北流市大里鎮(zhèn)相邊,西南與玉州區(qū)城北街道接壤,北與興業(yè)縣賣酒鄉(xiāng)相望。面積32.7平方公里。大塘鎮(zhèn)地理位置優(yōu)越,屬三縣市區(qū)交界地。大塘圩是歷史名圩。大塘鎮(zhèn)是廣西文明村鎮(zhèn)。
茂林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茂林村而得名。茂林圩因原是茂密的森林。轄茂林社區(qū)、金谷社區(qū)、泉塘社區(qū)、泉東社區(qū)、大蘆社區(qū)、泉西社區(qū)、陂耀社區(qū)、東秀社區(qū)、陂石社區(qū)、新寨社區(qū)、鹿峰社區(qū)、鹿塘社區(qū)、鹿潘社區(qū)、沙井社區(qū)、山電社區(qū)、車垌社區(qū)、湘漢社區(qū)等16個社區(qū)。茂林鎮(zhèn)位于玉州區(qū)東部,玉容一級公路(國道324線)從境內經過,西與玉林城區(qū)毗連,東北面與北流市交界,是玉林城區(qū)和北流市區(qū)的聯結地帶。面積83平方公里。茂林鎮(zhèn)是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zhèn),2021年全國千強鎮(zhèn),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
仁東鎮(zhèn):因轄區(qū)內仁東圩而得名。因在仁厚鄉(xiāng)東面而得名。轄大路社區(qū)、鵬垌村、龔羅村、中龐村、大鵬村、都甘村、旺盧村、鶴林村、木根村、石地村、沼心村、周村村、良村村等13個村和社區(qū)。仁東鎮(zhèn)位于玉林城區(qū)西北部,面積63平方公里,東與城北街道、南與城西街道、西與福綿管理區(qū)福綿鎮(zhèn)、北與興業(yè)縣大平山鎮(zhèn)、龍安鎮(zhèn)接壤。
仁厚鎮(zhèn):因轄區(qū)內的仁厚村而得名。傳仁厚明朝由蔡氏始建,取“仁厚忠義”之意;清初蔡氏外遷,陳氏遷入改“陳厚”;民國因近陳柳圩又更名“陳柳”,后又復名“仁厚”。轄上羅村、下羅村、新旺村、荔枝村、大盧村、茂岑村、鐵匠村、道良村、仁厚村等9個村。仁厚鎮(zhèn)位于玉州區(qū)西北部。國道324過境。面積30平方公里。
北流市2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名稱的由來及概況
北流市轄25個鎮(zhèn)和街道。其中街道3個,鎮(zhèn)22個。
陵城街道:陵城街道因轄區(qū)在原北流縣陵城鎮(zhèn)的主要區(qū)城而得名。陵城,即在大土山上建立的城鎮(zhèn)。位于北流市城區(qū)東南面,是北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面積5.861平方公里。轄龍橋、陵寧、新芝、桂塘四個社區(qū)。
城南街道:城南街道因轄區(qū)在北流市區(qū)南部而得名。轄永豐、永順、新松、新興、貴仁堂、精通、碧桂等7個社區(qū)。
城北街道:城北街道因轄區(qū)在北流市區(qū)北部而得名。轄富林塘、百花、清湖、大風門四個社區(qū)。
北流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地位于北流市城區(qū)而得名。北流則因境內圭江流向由南而北,故名。位于北流市區(qū)。交通發(fā)達,基礎設施完善。面積135平方公里。是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zhèn)。
新榮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新榮村而得名。取新安、大榮2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位于市區(qū)東北面。面積82平方公里。是北流糧食高產區(qū),以盛產優(yōu)質大米而聞名。
民安鎮(zhèn):民安鎮(zhèn),意為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yè)。位于北流市東北部。面積68平方公里。是全國重點鎮(zhèn)。是北流市的農業(yè)重鎮(zhèn)及“魚米之鄉(xiāng)”。境內有銅石嶺風景區(qū)。
山圍鎮(zhèn):鎮(zhèn)的四面環(huán)山,坐落山中間位置,故名。位于北流市區(qū)北部。面積83.3平方公里。
民樂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民樂圩而得名。傳民樂圩始由隆盛梁氏于明末遷建,因數歷兵荒馬亂之苦,鄉(xiāng)民期盼遷此能安居樂業(yè),故名。地處桂東南,位于北流市北部,是北流市北部中心城鎮(zhèn)和廣西重點鎮(zhèn)之一。面積167平方公里。民樂鎮(zhèn)是優(yōu)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民樂鎮(zhèn)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商業(yè)集鎮(zhèn),集鎮(zhèn)貿易興盛。
西垠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西埌村而得名。位于土華山(今西埌、坡心、新村及橫埌的總稱)的西面,故名。位于北流市西北部,面積68平方公里。是玉林市、北流市的“金三角”地帶和城郊結合點。鎮(zhèn)內有六洋水庫,是北流市最大的水庫。
新圩鎮(zhèn):“新圩”意指新的圩市。明朝年間,新圩鎮(zhèn)的圩市集中在該鎮(zhèn)南勝村米倉嶺一帶,當地人在此進行交易,到清朝時圩市逐漸遷移到該鎮(zhèn)一間道觀“玉虛宮”一帶,人們把新的圩市稱為新圩。位于北流市西北部。面積86平方公里。新圩鎮(zhèn)是廣西商品糧基地之一,農副產品十分豐富,沙塘蔗更是遠近聞名。鎮(zhèn)個體工商業(yè)十分發(fā)達,市場繁榮,被譽為北流的“小香港”。
大里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大里村而得名。該地距大塘圩有一公里(當地“一”與“大”通稱),故名。位于北流市中部,面積145330.6畝。是廣西著名的荔枝之鄉(xiāng)。新豐鎮(zhèn)礦產資源以純黑花崗巖為主,儲量達5.1億立方米,產品曾獲"意大利國際博覽會"金獎,被譽為"亞洲的黑珍珠",定名為"北流黑墨王";水資源十分豐富,新豐河流域寬闊,落差大,是北流市主要的水電開發(fā)基地。
塘岸鎮(zhèn):塘岸鎮(zhèn),因鎮(zhèn)內有流入玉林市境內南流江水系的塘岸河,以及鎮(zhèn)內大陂塘是廣西溫泉流量最大的四大魚塘之一而得名。位于北流市區(qū)的西南面,為市區(qū)通往中南部14個鄉(xiāng)鎮(zhèn)的咽喉之地,號稱"金三角地帶"。面積114平方公里。
清水口鎮(zhèn):清水口鎮(zhèn),因轄區(qū)內的香塘河與圭江交匯之處,像井水一樣清澈,因而得名。位于北流市中部,面積128平方公里。
隆盛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隆盛村而得名。隆盛圩位于圭江岸邊,且北寶公路經此,為水陸交通要地,很是繁華,故取名為隆盛鎮(zhèn)。以“水稻高產之鄉(xiāng)”、“荔枝之鄉(xiāng)”而弛名區(qū)內外的隆盛鎮(zhèn),位于北流市中部,面積171.5平方公里。是全國重點鎮(zhèn),廣西文明村鎮(zhèn)。
大坡外鎮(zhèn):大坡外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地原名大坡外鄉(xiāng)而得名。附近有一個大坡坪,當地稱“大坡”,大坡坪兩側分為兩村,此地位于靠山坡外面一側,故名“大坡外”。位于北流市中部,面積123.3平方公里。是一個山多田少的山區(qū)鎮(zhèn),鎮(zhèn)內的古哿村有北流"小西藏"之稱。荔枝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北流市第三位,其中桂味荔枝品質上乘,為大坡外一特產,享譽區(qū)內外。
六麻鎮(zhèn):據稱舊時當地盛行種植綠色的苧麻,用其織成的麻繩堅韌而耐用,人們在打井水時,將麻繩一端纏在井邊的轱轆上,習慣稱這種麻繩為轆麻。因白話“轆”跟“六”諧音而得名“六麻"。位于北流市中部,面積196平方公里。素有"水稻高產之鄉(xiāng)"的美譽。
新豐鎮(zhèn):新豐鎮(zhèn)因1949年前稱新豐鄉(xiāng)而得名。該地為北流與廣東的交通隘口,往來人多,交易甚豐,意為美好的生活,人們富裕,故名。位于北流市中部,是廣西著名的荔枝之鄉(xiāng)。
沙垌鎮(zhèn):沙垌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沙垌圩而得名。地處河曲,人們將沙堆墾為農田,形成田垌,故名。位于北流市中南部偏東,面積77平方公里。沙垌鎮(zhèn)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明村鎮(zhèn)。
平政鎮(zhèn):平政鎮(zhèn),古名叫公平,平政圩又名公道圩,源于商貿公平公道的意思。位于北流市中南部,是北流母親河圭江的發(fā)源地之一。面積164平方公里。平政是北流水稻高產區(qū)。平政已成為一座遠近聞名的花園式的小城鎮(zhèn)。
白馬鎮(zhèn):據傳古時有一位外地商人常用一匹白馬馱商品來趕集,常河邊飲馬,因而得名。位于北流市東南部,面積78平方公里。鎮(zhèn)里有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扶陽書院,是清朝以來北流六大書院中目前僅存的一所。
大倫鎮(zhèn):大倫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大倫圩而得名。大倫村,因始居者中有一位名叫“大倫”的人常行善事,深受鄉(xiāng)鄰愛戴,期望后人能夠以“大倫”為榜樣,向他學習,常行善事,故名。大倫鎮(zhèn)建于1996年,是從白馬鎮(zhèn)分出來的,地處北流市的最南端,面積82平方公里。
扶新鎮(zhèn):扶新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扶新村而得名。由福建人遷來建居“?!焙汀胺觥蓖簦麨椤胺鲂论住?。扶新鎮(zhèn)位于北流市的東南面,面積66平方公里。
六靖鎮(zhèn):六靖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六靖圩而得名。該地在風水上屬牛地,對面山為虎地,是風水寶地,風水極好,適合交易的場所六畜上市必能賣干凈,故得名“六凈圩”,后因“凈”“靖”同音,演變?yōu)榻衩?。六靖?zhèn)位于北流市南端,是桂東南通向廣東的門戶之一。面積4.23平方公里。
石窩鎮(zhèn):石窩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石窩圩而得名。水塘一端的水窩水深且石頭多,故名。位于北流市西南間。
清灣鎮(zhèn):清灣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清灣村面得名。傳清灣圩始建于清朝,因圩旁有一河灣,水深且四季清澈,故名“清灣”。清灣鎮(zhèn)位于北流市最南端,是北流出入廣東省的"南大門"。面積128平方公里。鎮(zhèn)內有被譽為"礦泉水之王"的清灣礦泉水。清灣鎮(zhèn)歷來是北流著名的書香之鄉(xiāng),古代從這里走出一位"才壓三江"的才子李紹方,近代革命英烈(原紅七、八軍總指揮)李明瑞誕生于清灣。
玉林市容縣15個鄉(xiāng)鎮(zhèn)名稱的由來及概況
容縣轄15個鎮(zhèn)。其中容州鎮(zhèn)、楊梅鎮(zhèn)、黎村鎮(zhèn)是全國重點鎮(zhèn),也是廣西重點鎮(zhèn)。
容州鎮(zhèn):來源于古容縣名稱,容州。容縣舊稱容州,容為容納之意,取自大容山冊名。容州鎮(zhèn)位于容縣中部平原地區(qū),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178平方公里。容州鎮(zhèn)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明村鎮(zhèn)。容州鎮(zhèn)是2021年全國千強鎮(zhèn),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zhèn)。
楊梅鎮(zhèn):來源于所轄楊梅圩的名稱。楊梅圩,因舊時的圩市旁有幾株楊梅樹,故得名楊梅圩。楊梅鎮(zhèn)位于容縣中南部,面積146.81平方公里。楊梅鎮(zhèn)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明村鎮(zhèn)。
靈山鎮(zhèn):因其駐地靈山村而得名。靈山,原因為此地道路狹窄,人來人往容易碰到頭,故名“堪頭圩”。后因傳說清朝時期有官員在此求雨靈驗,認為此地人杰山靈,遂改名靈山。又一說:傳駐地附近山“龍墳”有神靈,故名。靈山鎮(zhèn)位于容縣中南部,面積135.39平方公里。靈山鎮(zhèn)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明村鎮(zhèn)。
六王鎮(zhèn):該地名來源于其鎮(zhèn)政府駐地六王村名稱。舊時據說該地山上有一天墳,傳說為王墳,地處龍脈,后代可出六個妖王。即對非正王的一種稱呼。當時的統治王聽說了,就派人過來斬龍脈。破壞此地風水。防妖王出世威脅到自身。因此傳說,人們就稱此地為六王。又一說:傳此地山水好,獅子山下龍脈(山脈)中間有六個獨立山堆,意為能出六個王,故名。還有其他兩說。一說六王原名“六旺”,以“六 畜興旺”之意取名;后方言同音簡寫為“六王”。另一說“六”指山谷,“王” 指大。因建居在寬大的山谷里,故名。六王鎮(zhèn)位于容縣中南部,面積2185.22平方公里。
黎村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黎村街,故名。因此地生長黎木及黎姓人首先在此建房定居而得名黎村。黎村鎮(zhèn)位于容縣南部,面積204.83平方公里。主要特產有三黃雞、八角。容縣黎村鎮(zhèn)珊萃村有黃紹竑故居。
楊村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楊村,故名。楊村,因楊姓人最先在此建居,從事商業(yè),后逐漸形成圩市,故名。楊村鎮(zhèn)位于容縣南部,面積205.13平方公里。容縣楊村鎮(zhèn)東華村有黃旭初故居。
縣底鎮(zhèn):據說舊時該地有一塊大園地,人們在此園里買賣,逐漸稱圩,故名園底圩,本地方言中縣和園同音。后來逐漸寫成縣底,另有一說法則是,該圩市地處縣城的下游,本地方言稱下游為底,故名縣底??h底鎮(zhèn)位于容縣東北部,面積198.19平方公里。主要特產有沙田柚、竹芒編。
自良鎮(zhèn):自良,為本地方言自量的同音。意為自己量取。傳說,古時候有一戶人家三代在該地賣米,均由買米者交錢后自己量取米,故名自量。后人們改寫成自良。位于容縣東北部,面積106.72平方公里。主要特產有沙田柚、籬竹。
松山鎮(zhèn):據說在明朝時期,在蘭塘,臣村、塘村一帶山上生長稀有茂密又高大的松樹,故名松山。松山鎮(zhèn)位于容縣西北部,面積133.58平方公里。主要特產有沙田柚、果苗。
羅江鎮(zhèn):來源于境內河流泗羅河名稱。泗羅河,當地人亦稱泗羅江,故名羅江。“羅”,古時為一種暑天穿的輕軟有稀孔的紗織物,這種紗織物由一種與紗谷同類的植物經加工制成,因這里河的兩岸盛產這種植物而名。位于容縣西北部,面積77.18平方公里。
石頭鎮(zhèn):來源于其駐地石頭村。據說該地曾有一條石脈,當地人稱為“石崗頭”,長達二百多米,東面泗羅河兩岸都是巨石遍地,故名“石頭”。石頭鎮(zhèn)位于容縣西北部,面積208.2平方公里。
石寨鎮(zhèn):建村前人們在石山上壘筑防衛(wèi)寨堡,稱為石寨。石寨鎮(zhèn)是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位于容縣中部,面積145.4 平方公里,主要特產有霞煙雞、三德柑。
十里鎮(zhèn):因其距離容縣縣城有十華里距離成集市,故人稱十里圩。位于容縣中部,面積149.88平方公里。主要特產有玉桂、沙田柚。
容西鎮(zhèn):容西鎮(zhèn)因地處容縣最西面,故名。容西鎮(zhèn)是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位于容縣中部,面積46.78平方公里。是容縣面積最小的鎮(zhèn)。
浪水鎮(zhèn):浪水,因地處繡江河畔,水洶涌成浪,故名浪水。位于容縣東北部,面積130.57平方公里
陸川縣14個鎮(zhèn)名稱的由來及概況
陸川縣轄14個鎮(zhèn)。烏石鎮(zhèn)、馬坡鎮(zhèn)是全國重點鎮(zhèn)。陸城鎮(zhèn)(今溫泉鎮(zhèn))、米場鎮(zhèn)、烏石鎮(zhèn)、馬坡鎮(zhèn)是廣西重點鎮(zhèn)。
溫泉鎮(zhèn):溫泉鎮(zhèn)因境內有溫泉而得名。溫泉鎮(zhèn)位于陸川縣中部,地處城區(qū),面積124.2平方公里。溫泉鎮(zhèn)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明村鎮(zhèn),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zhèn)。溫泉鎮(zhèn)語言主要為客家話和白話,南部以客家話為主,北部以白話為主。
米場鎮(zhèn):因此地盛產大米,米質清香,遠近聞名,清初,人們在該地買賣大米,成為大米交易的大市場,故名。米場鎮(zhèn)位于陸川北部,面積90平方公里。境內有鳳凰山旅游風景區(qū)。米場鎮(zhèn)語言以白話為主。
馬坡鎮(zhèn):傳馬坡街明末清初始建,因該地原是一片大平坡,為古人習武騎馬之地,故名。又一說:解放前戰(zhàn)亂時期,有一大批騎兵馬隊路經此地,馬停留在坡上吃草休息,場面壯觀罕見,人們好奇而傳此地名為馬坡。馬坡鎮(zhèn)位于陸川縣北部,面積145平方公里。為全國重點鎮(zhèn)。馬坡鎮(zhèn)語言以白話方言為主。
珊羅鎮(zhèn):珊羅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原“山羅村”而得名。原稱“大襖堡”,1918年當地人董溫其倡議鐘、楊、溫、梁等家族用祖嘗(舊時大家族為籌集祭祀祖宗所需費用而留出的公田)開鋪建圩,定名“山村圩”;1941年取“北面名山羅列”之意改稱山羅圩;1992年改稱珊羅鎮(zhèn),沿用至今。羅鎮(zhèn)位于陸川縣北部,面積53.4平方公里。境內有龍珠湖風景區(qū),素有“桂林之山,西湖之水”之美稱。珊羅鎮(zhèn)是廣西文明村鎮(zhèn)。珊羅鎮(zhèn)語言以白話、客家話為主。
平樂鎮(zhèn):平樂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平樂村而得名。傳平樂街明末由李氏從平樂縣遷建,為紀念故地,故名。平樂鎮(zhèn)位于陸川縣東北部,面積71平方公里。是陸川、北流、玉州三縣市區(qū)的“金三角”。圩鎮(zhèn)商貿繁榮,在民國時期即有“小佛山”美稱。境內東成水庫,是陸川縣最大的水庫。平樂鎮(zhèn)長旺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沙坡鎮(zhèn):解放前,稱榕江鄉(xiāng),解放后,因駐地的榕江河邊兩岸有一片黃沙而改稱為沙坡。沙坡鎮(zhèn)位于陸川縣東部,面積145.81平方公里。沙坡鎮(zhèn)語言以沙坡白話為主。
大橋鎮(zhèn):大橋鎮(zhèn)因境內有由陸川縣城通往縣南唯一的1條木質大橋而得名。又一說:鎮(zhèn)政府駐地大橋街,傳大橋街明末始建,因地處九洲江畔,地形像竹排,遇河水上漲,三面環(huán)水,遠看似一座大橋,故名。大橋鎮(zhèn)位于陸川縣中部,緊靠陸川縣城。面積89.3平方公里。大橋鎮(zhèn)是全國八大名豬之一的陸川豬的主要產地,國營陸川豬良種豬場座落大橋。大橋鎮(zhèn)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革命老區(qū)鄉(xiāng)鎮(zhèn)。大橋鎮(zhèn)語言以本地白話、客家話為主。
烏石鎮(zhèn):舊時距鎮(zhèn)政府門口前500米的街尾陂有一塊1丈多高、1丈多寬的大石頭,顏色顯黑,因而得名為烏石。烏石鎮(zhèn)位于陸川縣南部,面積228平方公里。烏石鎮(zhèn)處于兩廣三縣(市)九鄉(xiāng)(鎮(zhèn))交界處,黎湛鐵路復線、馬盤二級公路橫貫該鎮(zhèn),交通十分便利。烏石鎮(zhèn)是桂東南起義發(fā)源地之一,屬革命老區(qū)。境內的謝魯山莊是全國“四大名莊”之一,又號稱“嶺南第一莊”,屬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是全國重點鎮(zhèn)。烏石鎮(zhèn)語言以客家話為主。
良田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良田街得名。良田街地處九洲江邊,明初始建,因街后有一片大稻田,土壤肥沃,故名。良田鎮(zhèn)位于陸川縣南部,面積145平方公里。是廣西文明村鎮(zhèn)。
清湖鎮(zhèn):清湖鎮(zhèn)位于亞麻廟牛鼻潭崖邊,因三面水繞、潭深數丈、清澈如鏡而得名。清湖鎮(zhèn)位于陸川縣南端,面積127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兩廣三縣(市)鄉(xiāng)(鎮(zhèn))的商品集散地。清湖鎮(zhèn)語言以客家話為主。
古城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古城村古城圩得名。因唐武德五年(622)該地為南河縣治所,歷史悠久,有古城之名,故名。古城鎮(zhèn)地處陸川縣的最南端,位于兩廣三市(玉林、湛江、茂名)四縣(廉江、化州、陸川、博白)七鄉(xiāng)鎮(zhèn)交界處。面積118平方公里。是廣西通往廣東的南大門之一。古城鎮(zhèn)是集革命老區(qū)、邊遠山區(qū)、移民庫區(qū)為一體的三區(qū)鎮(zhèn),為革命和國家建設作出杰出貢獻。古城鎮(zhèn)語言以客家話為主。
沙湖鎮(zhèn):沙湖鎮(zhèn)因四周群山環(huán)繞成湖狀,故稱沙湖。又一說:沙湖街原名“新街”,清末至民國初年成圩,因圩址所在之處曾是一個沙質湖泊,故名。沙湖鎮(zhèn)位于廣西陸川縣西北部,面積73.5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山多田少鄉(xiāng)鎮(zhèn)。沙湖鎮(zhèn)語言以客家話、白話為主。
橫山鎮(zhèn):因駐地橫山街得名。傳橫山街清末成圩,因有一座東西走向、形狀如案的高山橫亙街前,故名。橫山鎮(zhèn)位于陸川縣西南部,面積102平方公里。橫山鎮(zhèn)語言以客家話為主。
灘面鎮(zhèn):因所轄灘面村得名。灘面村因地處九洲江伏波灘上游,方言稱“上”為“面”,故名。灘面鎮(zhèn)位于陸川縣城南部,面積63平方公里。灘面鎮(zhèn)語言以客家話為主。
博白縣28個鄉(xiāng)鎮(zhèn)名稱的由來及概況
博白縣一共28個鄉(xiāng)鎮(zhèn)。是廣西鄉(xiāng)鎮(zhèn)數量最多的縣,也是廣西客家話人口最多的縣。
博白鎮(zhèn):因地處博白縣縣城而得名。博白鎮(zhèn)是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zhèn),是廣西文明村鎮(zhèn)。位于縣境東北部,面積12平方公里。今博白鎮(zhèn)由原博白鎮(zhèn)、原城廂鎮(zhèn)、原綠珠鎮(zhèn)合并而來。
雙鳳鎮(zhèn):相傳有地理堪輿先生路過此處,看到此處有一塊風水寶地,中間有一白石,似一對金雞,此話傳為美談。后來人們以一對金雞命名雙鳳。位于博白縣北部。面積99平方公里。為縣茶葉生產基地。古跡有綠珠井。
頓谷鎮(zhèn):頓谷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頓谷圩而得名。處山谷匯合處,故名。位于博白縣中部偏西北。面積139平方公里。清同治年間建圩。為農副產品集散地。景點有伏波祠、博白縣八景之首宴石寺。
水鳴鎮(zhèn):水鳴鎮(zhèn),因瀧底江(今水鳴江)水聲如鼓鳴而得名。位于博白縣西部,是博白縣西部中心鄉(xiāng)鎮(zhèn)。面積96.8平方公里。
那林鎮(zhèn):1949年那裸鄉(xiāng)與林村鄉(xiāng)合并時各取其中一字而得名。位于博白縣西北部。面積202平方公里。是縣茶葉生產基地。境內有廣西鳥類自然保護區(qū)和那林水源林保護區(qū)。境內有縣八大景點之一“云飛圣跡”。
江寧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江寧村而得名。傳江寧街建街前, 街左三條小江匯合處常出事。清光緒年間(1875—1908),當地群眾擇今江寧鎮(zhèn)第一中學校舍為址建鎮(zhèn)江廟,自此之后,三江匯合處安寧無事,該地也聚集成街,故名。位于博白縣西部。面積154平方公里。是縣茶葉生產基地和芒竹編制品出口基地之一。本地特色產業(yè)有網箱養(yǎng)魚、大棚養(yǎng)雞、椎木養(yǎng)菌。
三灘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三灘村而得名。三灘街明初始建,因附近大白江有三個江灘——蛤母灘、吊灘、七仙灘,故名。位于博白縣東部。面積99平方公里。是荔枝、龍眼、淮山著名產地。是農副產品集散地。
黃凌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黃凌村而得名。1943年建圩,以黃池垌、凌清2村名各一字得名。黃凌鎮(zhèn)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明村鎮(zhèn)。位于博白縣東部。面積102平方公里。是農副產品集散地。
亞山鎮(zhèn):清康熙年間建圩,附近多烏鴉,得名鴉山后以諧音得今名。位于博白縣中部。面積133平方公里。有博白林場、農場及水電站,并有溫羅溫泉。為農副產品集散地。
旺茂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旺茂村而得名。清乾隆年間建圩。取生意興旺茂盛意得名。位于博白縣中部。面積120平方公里。是縣荔枝、龍眼主產區(qū)之一。
東平鎮(zhèn):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設圩于河流之東,在平地村境內,因而得名。位于博白縣中部。面積202平方公里。是農副產品集散地。有紅磚、編織、爆竹、山楂餅、糖果、罐頭等廠。土特產有芋苗、黃瓜皮。
沙河鎮(zhèn):沙河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沙河圩(街)而得名。因南流江至此折流,河沙多堆積,故名。位于博白縣西部。面積178平方公里。是農副產品集散地。有化工、五金、漿料、農機、罐頭食品、皮具、篷布加工等廠。
菱角鎮(zhèn):因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前后,菱角鎮(zhèn)一帶水田居多,田上長滿菱角而得名。位于博白縣西部。面積160平方公里。所產紅碎茶聞名。為農副產品集散地。有制茶、紅磚等廠。所生產的毛尖茶是自治區(qū)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商品。
新田鎮(zhèn):新田鎮(zhèn)因明末清初在境內開墾大片田地而得名。以新塘、馬田2村名各一字得名。位于博白縣中部偏南。面積118平方公里。是農副產品集散地。有農機、芒編、爆竹等廠。芒竹編產品聞名。
鳳山鎮(zhèn):鳳山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鳳山村而得名。鳳山街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始建,傳該地原是一座小山,人們遷居時從地里挖出一對鳳凰,故名。位于博白縣東部。面積154平方公里。有農機、農具、服裝、爆竹、油氈、造紙、編織等廠。
寧潭鎮(zhèn):寧潭鎮(zhèn)舊稱冷潭。因圩北面有一潭,名鶴木潭,水深5米,水溫很低,故此得名;后因“冷”字命名不雅,又改為“寧潭”,沿用至今。位于博白縣東部。面積132平方公里。是農副產品集散地。礦產有金 、鉛鋅、鐵、銅等。有爆竹、廢膠加工、紅磚、印刷、造紙、糖果等廠。
文地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文地村而得名。明正統年間建圩于東門坡,稱東門圩。1956年遷今址。原為墳地坡,后雅化為今名。位于博白縣東部。面積115平方公里。文地鎮(zhèn)是全國重點鎮(zhèn)。是農副產品集散地。有烤煙、大米加工、火電、編織、印刷、陶器、紅磚等廠。黎湛鐵路經此并設站。
英橋鎮(zhèn):英橋街原陽陰橋街,明末始建因鄉(xiāng)人陳宏觀在街東漆邊建陰騭橋而得名,由原名陰橋,雅化得今名。位于博白縣東南部,面積126平方公里。是農副產品集散地。有造紙、陶瓷、農具、食品、竹器等廠。
那卜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那卜街得名。那卜為壯語底層詞,含義有兩說。一說那卜,壯語 Nazbuz,“那 naz”指田,“卜 buz”指嶺丘。因村周圍都是水田和小嶺丘, 故名。另一說法那卜,壯語 Nazbamh,“那 naz”指田,“卜 bamh”指爛, 即爛泥。因村附近水田多為爛泥田,故名。位于博白縣東南部,面積126平方公里。
大垌鎮(zhèn):大垌街因清乾隆年間始建于較大的田垌上,故名。位于博白縣南部。面積75平方公里。是縣著名煙葉產地。是農副產品集散地。有瓷器等廠。
沙陂鎮(zhèn):沙陂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沙陂圩(街)而得名。清咸豐年間建圩。遇大風到處是飛沙,故名。位于博白縣南部。面積105平方公里。是博白、廣東廉江兩縣邊境物資集散地。有鐵鍋、造紙、鑄造、瓷器等廠。
雙旺鎮(zhèn):因轄區(qū)內旺泥塘、周旺均含旺,故得名雙旺。位于博白縣南部。面積110平方公里。是農副產品集散地。有芒編、磚瓦、農具、泥油、發(fā)電、礦粉、農機等廠。
松旺鎮(zhèn):松旺鎮(zhèn),因與容縣松山鄉(xiāng)同名而改為松旺。以松山興旺意得名。位于博白縣西南部。面積184平方公里。清雍正年間建圩于江灘,稱江灘圩,嘉慶年間遷至松山村,改名松山圩。為農副產品集散地。有芒編、草帽、印刷、紅磚、農機等廠。
龍?zhí)舵?zhèn):相傳古代一天風雨大作,一條巨龍從河里騰空而上,從此河中出現一個深潭因而得名。位于博白縣南部。面積160平方公里。龍?zhí)舵?zhèn)是全國重點鎮(zhèn)。是博白縣南部第一大鎮(zhèn)。為農副產品集散地。有農械、爆竹、印刷、塑料、紅磚等廠。
龍?zhí)督郑拼构澳觊g(685—688)始建,因街東雙巴嶺腳有一深潭,傳說是“龍上天”之洞,故名。龍?zhí)懂a業(yè)園在境內,是廣西八大重點園區(qū)之一。242 國道、325 國道和縣道過境。
大壩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大壩圩(街)而得名。清道光年間建圩。原為大草壩,故名。為農副產品集散地。
永安鎮(zhèn):永安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永安村而得名。永安街民國二年(1913)十一月始建,因建 街當日請來戲班演唱,十分熱鬧,往來群眾多,交易繁忙,一派興旺之氣,為使 該氣象永久保持,百姓安居樂業(yè),故取名“永安”。位于博白縣西部,面積108平方公里。永安鎮(zhèn)是全縣重要豬苗生產基地。
徑口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徑口村而得名。傳徑口明正統年間(1436—1449)始建于長徑山口平地處,故名。位于博白縣東北部,面積 162.69 平方公里。是博白縣生豬養(yǎng)殖基地。
浪平鎮(zhèn):浪平鎮(zhèn),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坐落于原名“浪平圩”的浪平村而得名?!袄恕碑數刂笇掗煛㈤_闊, “平”指平坦。傳浪平(亦作“郎平”)街元末始建,因街亭建在兩河交匯處,河兩岸是開闊平坦的田野,故名。位于博白縣北部,面積111平方公里。景點有桂門關。
廣西壯族自治州(玉林篇)
古稱“郁林州”的玉林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州的東南部,屬兩廣丘陵的一部分;
與欽州市、北海市、貴港市、梧州市相連,與廣東省接壤。
玉林市地處桂東南,毗鄰粵港澳,前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處于華南經濟圈與大西南經濟圈的結合部。
總面積1.2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80萬。
下轄2個區(qū):玉州區(qū)、福綿區(qū);
1個縣級市:北流市;
4個縣: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yè)縣。
玉林市人民政府駐玉州區(qū)玉東大道1號。
玉林市地處桂東南丘陵區(qū),境內陸勢:四周環(huán)山,中部高,向南北兩面傾斜。
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較高,熱量充足;
夏長冬短,夏湜冬干,春秋長有干旱。
境內河道南北分流,南屬南流江水系,北屬郁江水系。
境內樹木類有馬尾松、大葉樟、香樟、泡松、櫟、華烤、格木、野山楂、棕櫚等;
野生竹類有泥竹、筋竹、雞霸竹、山竹筍、排竹筍、籬竹、蒲竹、黃京竹、苦竹等;
藥材類有何首烏、黃精、菖蒲、五加皮、石靈芝、天冬、南星、使君子、紫蘇等;
水果類有山蕉、藤梨、牛甘子、桃金娘、金櫻子、無花果、金剛子、鹽夫子等。
境內獸類有黃猄、貍貓、籠狗、抓雞虎、河貍、野豬、豪豬、穿山甲、蝙蝠等;
野禽有貓頭鷹、鷓鴣、錦雞、烏鴉、吊絲鳥、伯勞、鸕鶿、過山狼、伽鵝、鷂鷹等;
魚類主要有青鰱、鯛、鯇、鯉、鯪、鯽等。
境內礦藏主要有螢石、霞晶石、鉛、鋅、銅、錳、磷、煤、石灰石、花崗石等。
玉林市地圖
玉林市主要景點有:
1、北流市:
銅石嶺風景區(qū)、會仙河公園、大容山森林公園、勾漏洞風景名勝區(qū)、
雷沖生態(tài)度假區(qū)、中共廣西特委機關舊址、羅政村、玉林天門關、
李明瑞和俞作豫紀念館、玉林水月巖、北流大成殿、景蘇樓;
2、玉州區(qū):
克拉灣水上樂園、五彩田園現代特色農業(yè)示范區(qū)、云天民俗文化世界、
玉林市博物館、高山村民居建筑群、天門關景區(qū)、玉林龜山森林公園、
云天宮、佛子山旅游度假區(qū)、朱砂客家圍屋、玉林園博園、玉林萬濟橋、
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紀念塔;
3、福綿區(qū):
六萬大山森林公園、長和生態(tài)園、夢幻水鄉(xiāng)風景區(qū)、回家小鎮(zhèn)花海景區(qū);
4、容縣 :
容州古城、“三名”旅游景區(qū)(真武閣景區(qū)、都嶠山景區(qū)、貴妃園景區(qū))、
容州民國小鎮(zhèn)、容州開元寺、容縣近代建筑群、望君山、觀音山景區(qū)、
容縣博物館、羅奇別墅、黎村溫泉、容縣圖書館舊址、大水生態(tài)旅游區(qū)、
容縣開元寺景子銅鐘、范亞音農民起義使用過的大鐵炮、
夏國璋烈士紀念碑、容縣革命烈士紀念碑;
5、博白縣:
馬射尿、吉水村、人民公園、博白縣博物館、千鶴島、鬼門關、
宴石寺風景區(qū)、大平坡水樓、王力故居、博白綠珠井、云飛嶂、
溫羅溫泉旅游度假區(qū)、博白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6、興業(yè)縣:
鹿峰山風景區(qū)、李宗仁屯兵遺址、龍安寒山度假中心、燕山湖、
龐村清代古建筑群、石南石嶷塔、龍泉巖風景區(qū)、城隍古鎮(zhèn)、
興業(yè)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7、陸川縣:
謝魯山莊、謝魯溫泉休閑景區(qū)、溫泉九龍山莊、龍珠湖景區(qū)、
東震山景區(qū)、東成水庫、慶壽巖景區(qū)、沙湖嶂景區(qū)、謝仙嶂景區(qū)。
玉林市特產和美食主要有:
1、玉州區(qū):
玉林正骨水、玉林(仁東鎮(zhèn)和仁厚鎮(zhèn))香蒜、玉林牛巴、
何源記豉油膏、紫衣香蒜(玉林大頭蒜)、蒲塘卷粉、白散(米花)、
玉林肉蛋、鑫香臘味、玉林豬腳粉、玉林香蕉、玉林果蔗、
玉州黑皮冬瓜、玉林大紅薯、玉林茶泡、玉林貢丸、石窩翅;
2、興業(yè)縣:
肉桂、生曬圓肉、大肉余甘果、玉林八角、石南酒椒、果蔗、
谷平香蕉、牛肉丸(牛肉蛋)、黃金橘、興業(yè)貢柑、荔枝干、
石楠春蝎子酒、山心毛尖、石南春酸脆菜、城隍酸料;
3、陸川縣:
陸川豬、陸川橘紅、肉桂、烏石醬油、陸川八角、兩廣小花豬、
王分割扣肉、碳燒肉、陸川鐵鍋、烏石菜刀、陸川豬扣肉、
客家天堂菜、客家擦菜、陸川龍眼、茶花山礦泉水、夏黑無核提子;
4、容縣:
沙田柚、霞煙雞、都嶠山鐵皮石斛、肉桂、浪水紅香菇、龍眼、
大頭蒜、煙草、肉釀柚子皮、妃子紅保健酒、竹筒東坡肉、
石鍋雞、野生紅菇湯、瘦肉型豬;
5、博白縣:
桂圓肉、那林魚、肉桂、博白蕹菜(空心菜)、瘦肉型豬、
木菠蘿(菠蘿蜜)、牛腩米粉、中華稔子酒、黃皮瓜、鳳山楊梅;
6、北流市:
肉桂、北流陶瓷、北流荔枝、涼亭雞、炒米糖、大頭蒜、
六地坡梅菜、北流桂圓干、樟木豉油膏、生曬桂圓肉、鴨塘魚、
生燜茅嶺鱸魚;
7、福綿區(qū):
福綿鴨、陳十三石磨粉、老表牛雜粉、木薯餑、沙溝魚。
玉林市已消失的17個鄉(xiāng)鎮(zhèn)名稱
玉林市是廣西地級市,位于廣西東南部。處東經 109°32′~ 110°54′,北緯 21°38′~ 23°08′。東接梧州市和廣東省茂名市,南連北海市和廣東省湛江市,西鄰欽州市、貴港市,北靠貴港市、梧州市。面積 1.28萬平方公里。轄玉州、福綿 2 區(qū)和容縣、陸川、博白、興業(yè) 4 縣,代管北流市。市人民政府駐玉州區(qū) 。玉林市戶籍人口735萬人(2020),常住人口580萬人。玉林市是我國著名的僑鄉(xiāng),是廣西客家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我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玉林市已消失的鄉(xiāng)鎮(zhèn)名稱共有17個,其中博白縣消失的鄉(xiāng)鎮(zhèn)名稱最多,共有6個,北流市共消失了4個鄉(xiāng)鎮(zhèn)名稱,容縣、陸川、興業(yè)各2個,玉州區(qū)1個。如有遺漏,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補充。#廣西##玉林頭條##玉林#
玉林鎮(zhèn) 歷史政區(qū)。參看“玉城街道”。玉城街道 玉林市玉州區(qū)轄街道。區(qū)人民政府駐地。在玉州區(qū)中部。東接名山街道,南連南江街道,西鄰城西街道,北靠城北街道。面積10.81平方公里。有人民路、民主路、玉州路、解放路等街道。街道辦事處駐東明社區(qū)江濱路547 號。有18萬人,主要為漢族。宋至道二年(996) 始為郁林州治所。清乾隆年間(1736—1795)屬郁林縣六廂鄉(xiāng)轄地。民國三十年(1941)設古定鎮(zhèn),屬郁林縣。1950年屬郁林縣第一區(qū)。1955年改稱城關區(qū)。1957年改為城關鎮(zhèn),屬玉林縣。1959年改城關公社。1962年改城關區(qū)。1963年復為城關鎮(zhèn)。1966年改為玉林鎮(zhèn)(縣級),屬玉林專區(qū)。1975年復為鎮(zhèn)(公 社級)。1983年屬玉林市(縣級)。1997年屬玉州區(qū)。2003年撤玉林鎮(zhèn),設玉城街道。因轄地處玉林城中心,故名。
容城鎮(zhèn) 容縣原轄鎮(zhèn)。在縣境中部。2005年轄城西、西上、城南、新北、新南、南大、城東、北門、城北、福船嶺10社區(qū)和東光、紅光、河南、廂南 4 村。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屬容縣坊里轄地。民國二十二年(1933)為容城鎮(zhèn),屬環(huán)城區(qū)。1950年8月容城鎮(zhèn)為縣直屬鎮(zhèn)。1951年屬容縣第十一區(qū)。1955年9月改容城區(qū)。1958年屬紅旗公社。1959年3月分設容城公社。1961年3月與廂西公社合稱城廂公社。1962年10月復析置容城鎮(zhèn)。1969 年 7 月改容城鎮(zhèn)公社。1984年9月復改容城鎮(zhèn)。2005年6月與容廂鎮(zhèn)合設容州鎮(zhèn)。
容廂鎮(zhèn) 容縣原轄鎮(zhèn)。在縣境中部。2005年轄同古、禮信、廂西、周口、寧沖、大欖、三和、五一、大明、楊葉、華南、勵志、嶠北、千秋、木井、平坡 16 村。1950 年設城廂區(qū),屬容縣。1951年屬容縣第一、二區(qū)。 1952年為容縣第十一區(qū)。1955 年為容城區(qū)。1958 年屬紅旗公社。1959年分設廂西公社。1961年3月與容城公社合稱城廂公社。1962 年改城廂區(qū),并析出容城鎮(zhèn)。1969 年改城廂公社。1983年改稱容廂公社。1984年改容廂鄉(xiāng)。1987 年 析出容西鄉(xiāng)。1996年容廂鄉(xiāng)改容廂鎮(zhèn)。2005年與容城鎮(zhèn)合設容州鎮(zhèn)。
陸城鎮(zhèn) 陸川縣原轄鎮(zhèn)。在鎮(zhèn)境中部。東、南、西、北連溫泉鎮(zhèn)。轄街道、城郊2居委會。1933 年屬城治區(qū)關廂鄉(xiāng)。1950年6月設城廂鎮(zhèn)。 1952年4月改陸城鎮(zhèn)。2005 年 6 月撤銷陸城鎮(zhèn),整體并入溫泉鎮(zhèn)。
月垌鄉(xiāng) 陸川縣原轄鄉(xiāng)。在縣境東南部。駐地在縣人民政府駐地南 31千米處。東接北流市石窩鎮(zhèn),南連廣東省化州市文樓鎮(zhèn),西鄰烏石鎮(zhèn),北靠溫泉鎮(zhèn)、沙坡鎮(zhèn)。轄月垌圩 1 街圩和月垌、水花、安東、陸選、陸龍、黎洪、陸河 7 村。1987 年從烏石鎮(zhèn)分出設立月垌鄉(xiāng)。2005年6月撤銷月垌鄉(xiāng),整體并入烏石鎮(zhèn)。
城廂鎮(zhèn) 博白縣原轄鎮(zhèn)。在縣境東北部。轄富石、大良、官田、水佳、荔灣、雷埠、新仲、馬塘、木垌、九龍、春石、護雙、桂花、津木 14 村。面積 96.4平方公里。民國二十二年(1933)稱津木、馬祿、白沙3鄉(xiāng),屬博白縣一新區(qū)。1949年12月改為城廂、馬祿2鄉(xiāng),屬博白縣第一區(qū)。1950年6月與連垌鄉(xiāng)合設博白縣第一區(qū)。1955年改城廂區(qū)。1958年1月撤區(qū),分設城廂、城北、徑口、三育 4 鄉(xiāng);8 月與城關鎮(zhèn)合設城廂公社,屬博白縣。1961年6月分設城廂、城北、徑口、三育 4公社,屬博白縣。1962 年 7 月城廂、城北、徑口、 三育4公社合設城廂區(qū),屬博白縣。1969年1月改城廂公社,屬博白縣。1984年9月改城廂鄉(xiāng),屬博白縣。1987年4月析出徑口鄉(xiāng)、三育鄉(xiāng)。1993年 1月改為城廂鎮(zhèn)。2002年3月撤銷,并入博白鎮(zhèn)。
綠珠鎮(zhèn) 博白縣原轄鎮(zhèn)。在縣境北部。面積36平方公里。轄綠珠、珠江、中江、柯木、茂江 5 村。民國二十二年(1933)稱綠珠、柯木 2 鄉(xiāng),屬博白縣一新區(qū)。1950年6月與雙鳳、浪平2鄉(xiāng)合設博白縣第二區(qū)。1955年屬浪平區(qū)。1958年1月撤區(qū),分設柯木鄉(xiāng);8 月并入浪平公社。1961年6月從浪平公社析置柯木公社。1962 年7月并入浪平區(qū)。1969 年 1 月屬浪平公社。1984年9月屬浪平鄉(xiāng)。1987年從浪平鄉(xiāng)析置柯木鄉(xiāng)。1993年改為綠珠鎮(zhèn)。2005年6月撤銷綠珠鎮(zhèn),并入博白鎮(zhèn)。
大利鎮(zhèn) 博白縣原轄鎮(zhèn)。在縣境西北部。轄龍利、大嶺、大莊、上包、 雙桂、新豐 6 村。面積63.3平方公里。清道光十二年(1832)置水車堡,屬博白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稱大嶺鄉(xiāng),屬博白縣水鷗區(qū)。1949 年屬博白縣第一區(qū)。1950年6 月并入博白縣第三區(qū)。1955 年屬水鳴區(qū)。1958 年1月從水鳴區(qū)析置大嶺鄉(xiāng),8月并入水鳴公社。1961 年從水鳴公社析置大嶺公社。1962年并入水鳴區(qū)。 1969年屬水鳴公社。1984 年屬水鳴鄉(xiāng)。1986 年屬水鳴鎮(zhèn)。1987 年從水鳴鎮(zhèn)析 置大利鄉(xiāng)。1995年改大利鎮(zhèn)。2005 年 6 月撤銷,并入水鳴鎮(zhèn)。大利原名大嶺, 因境內大嶺崗得名。山地地貌。
合江鎮(zhèn) 博白縣原轄鎮(zhèn)。在縣境中部。駐地在縣人民政府駐地西南28千米處。面積70平方公里。轄新鄭、分新、長新、英梅、合江、綠榮 6 村。鎮(zhèn)人民政府駐合江街。民國二十二年(1933)稱合江鄉(xiāng),屬博白縣東平區(qū)。1949年12月屬博白縣第三區(qū)。1950 年 6 月與東平鄉(xiāng)并為博白縣第七區(qū)。1955 年屬東平區(qū)。1958 年 1 月從東平區(qū)析置合江鄉(xiāng),8 月與東平鄉(xiāng)并為東平公社。1962 年 5 月從東平公社析置合江公社,7 月與東平、塘龍 2 公社合設東平區(qū)。 1968 年屬東平公社。1984 年屬東平鎮(zhèn)。1987 年從東平鎮(zhèn)析置合江鄉(xiāng)。1993 年 改為合江鎮(zhèn)。2005 年 6 月 13 日撤銷合江鎮(zhèn),并入東平鎮(zhèn)。因駐地得名。合江街 因地處鳳山河、東平河交匯處的一座小山上,故名。丘陵地貌。
三江鄉(xiāng) 博白縣原轄鄉(xiāng)。在縣境東南部。駐地在縣人民政府駐地西 41.8千米處。鄉(xiāng)人民政府駐三江街。面積63.27平方公里。轄中蘇、才蘇、 堂蘭、南憑、番壁、姜充、中良 7 村。民國二十二年(1933)稱三江鄉(xiāng),屬博 白縣鳳山區(qū)。1949年并入英橋鄉(xiāng)。1950年屬博白縣第十區(qū)。1952年屬博白縣第十五區(qū)。1955 年屬英橋區(qū)。1958年1月從英橋區(qū)析置中蘇鄉(xiāng),同年 8 月并入英橋公社。1961年從英橋公社析置中蘇公社。1962年并入英橋區(qū)。1968 年屬英橋公社。1984年屬英橋鄉(xiāng)。1987年屬英橋鎮(zhèn)。1989年從英橋鎮(zhèn)析置中蘇鄉(xiāng)。1992 年改三江鄉(xiāng)。2005年撤三江鄉(xiāng),并入文地鎮(zhèn)。三江,因山地無河流,缺水,以三江命名補之。丘陵地貌。
三育鎮(zhèn) 博白縣原轄鎮(zhèn)。在鎮(zhèn)境東北部。駐地在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北 16.5千米。轄三育、飛廈、旺垌、新田、秀嶺 5 村。鎮(zhèn)人民政府駐塘排街。民國二十二年(1933)為連勝鄉(xiāng),屬博白縣一新區(qū)。1949 年與房垌鄉(xiāng)并為連垌鄉(xiāng)。 1950 年 6 月屬博白縣第一區(qū)。1955 年屬城廂區(qū)。1958 年 1 月從城廂區(qū)析置三育鄉(xiāng),8 月并入城廂公社,屬博白縣。1961 年從城廂公社析置三育公社。1962 年并入城廂區(qū)。1969 年屬城廂公社。1984 年屬城廂鄉(xiāng)。1987 年從城廂鄉(xiāng)析置三育 鄉(xiāng)。1992 年改三育鎮(zhèn)。2005 年并入徑口鎮(zhèn)。
鐵聯鄉(xiāng) 興業(yè)縣原轄鄉(xiāng)。在興業(yè)縣西南部,今葵陽鎮(zhèn)南部。東接石南鎮(zhèn)、大平山鎮(zhèn),南連城隍鎮(zhèn)和玉州區(qū)成均鎮(zhèn),西、北靠葵陽鎮(zhèn)。轄泉江、跳崆、西村、安東、六閑、鐵南 6 村。原鄉(xiāng)人民政府駐泉江村。清乾隆年間(1736— 1795)為城里里、興一里、興二里轄地,屬興業(yè)縣。民國元年(1912)屬興業(yè)縣第二區(qū)轄地,二十二年(1933)屬鐵城鄉(xiāng),三十年(1941)屬葵陽鄉(xiāng)。1950 年 6 月屬興業(yè)縣第二區(qū)、第三區(qū)轄地。1953 年 4 月改屬郁林縣第十區(qū)和第十一區(qū)。1954 年 2 月分屬第九區(qū)和第十一區(qū)。1955 年分屬石南、城隍 2 區(qū)。1957 年 12 月分屬葵陽、城隍 2 鄉(xiāng)。1958 年 10 月分屬葵陽、城隍 2 公社。1962 年 9 月 分屬葵陽、城隍 2 區(qū)。1963 年 5 月分屬石南、城隍2區(qū)。1966 年 4 月分屬葵陽、城隍 2 公社。1984年10月屬葵陽鄉(xiāng)和城隍鎮(zhèn)。1987年7月析置鐵聯鄉(xiāng)。1997 年 4 月屬興業(yè)縣。2005 年撤銷,并入葵陽鎮(zhèn)。
博愛鄉(xiāng) 興業(yè)縣原轄鄉(xiāng)。在縣境西部。駐地在縣人民政府駐地西北 13千米。東接山心鎮(zhèn),南連石南鎮(zhèn)、葵陽鎮(zhèn),西鄰貴港市港南區(qū)平悅鄉(xiāng)、木格鎮(zhèn),北靠貴港市港南區(qū)湛江鎮(zhèn)。面積 46 平方公里。轄博愛、石門、葵峰、大良、新文5村。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博愛村。1950 年 6 月屬興業(yè)縣第四區(qū)。1953年4月改屬郁林縣第十二區(qū)。1955年9月屬山心區(qū)。1957年12月析置博愛鄉(xiāng)。1958年10月并入山心公社。1962年9月復屬山心區(qū)。1966年4月復屬山心公社。1984年10月屬山心鄉(xiāng)。1987年3月析置博愛鄉(xiāng)。1997年4月劃歸興業(yè)縣。2005 年 6 月并入山心鎮(zhèn)。
松花鎮(zhèn)(勾漏鄉(xiāng)) 北流市原轄鎮(zhèn)。在市境北部。東接民安鎮(zhèn)、新榮鎮(zhèn),南連塘岸鎮(zhèn),西鄰新圩鎮(zhèn)和玉州區(qū)茂林鎮(zhèn),北靠西鎮(zhèn)、民樂鎮(zhèn),內包陵城鎮(zhèn)。原鎮(zhèn)人民政府駐松花村。清末至民國初年為北流縣轄地。民國二十一年(1932)屬城廂區(qū)轄地;三十四年(1945)屬附城鎮(zhèn)和一廂、下鎮(zhèn)安等鄉(xiāng)轄地。1949 年屬附城鎮(zhèn)和一廂、四和、鎮(zhèn)和等鄉(xiāng)轄地。1950年6月屬北流縣轄地。1953 年縣直屬陵城鎮(zhèn)與北流縣第一區(qū),北流縣第三區(qū)以及北流縣第五區(qū)合并為北流縣第四區(qū)。1955 年改附城區(qū)。1958 年2月撤區(qū),并析出陵城鎮(zhèn);9 月與陵城鎮(zhèn)、塘岸鄉(xiāng)合設英雄公社。1959 年 11 月分為附城、陵城鎮(zhèn) 2 公社。1961 年分為松花、叢義、陵城 3 公社,并析出陵城鎮(zhèn)和塘岸公社。1962年10月松花、叢義、陵城 3 公社并為附城區(qū)。1966 年改附城公社。1984年改勾漏鄉(xiāng)。1990年改松花鎮(zhèn)。 1994 年屬北流市。1996 年撤銷,與陵城鎮(zhèn)并為北流鎮(zhèn)。
陵城鎮(zhèn) 北流市原轄鎮(zhèn)。市人民政府駐地。在市境北部。四周為松花鎮(zhèn)所包。1996年轄大興、新芝、嶺頭、環(huán)南、高和、陵寧、龍橋7街委會和環(huán)城、居民2村。鎮(zhèn)人民政府駐陵寧街委會陵寧路 190 號。清末至民國初年為北流縣附城轄地。民國二十一年(1932)設陵城鎮(zhèn),屬城廂區(qū);三十四年(1945)并入附城鎮(zhèn)。1950年6月析置陵城鎮(zhèn)。1953 年并入北流縣第四區(qū)。1955年屬附城區(qū)。1958年2月撤區(qū),復置陵城鎮(zhèn);9月與松花、印塘、塘岸3鄉(xiāng)合設英雄公社。1959年11月屬陵城鎮(zhèn)公社。1961年析置陵城鎮(zhèn)。1994年屬北流市。1996 年撤銷,與松花鎮(zhèn)并為北流鎮(zhèn)。
華東鎮(zhèn) 北流市原轄鎮(zhèn)。在市境南部。駐地在市人民政府駐地南 56.5千米處。東接六靖鎮(zhèn),南連廣東省化州市播揚鎮(zhèn)、平定鎮(zhèn),西鄰廣東省化州市文樓鎮(zhèn),北靠石窩鎮(zhèn)。面積 37.49 平方公里。轄華東、東華、黃田、平田、 坡頭、雀山 6 村。鎮(zhèn)人民政府駐華東村東華圩。清末至民國初年為北流縣卞三里轄地。民國二十一年(1932)為羅卞區(qū)轄地;三十四年(1945)為安祥鄉(xiāng)轄地。 1950年安祥、興安、毅勝3鄉(xiāng)合設北流縣第十區(qū)。1955年屬石窩區(qū)。1958 年2月撤區(qū),析置東華鄉(xiāng);9月與石窩鄉(xiāng)合設五星公社。1959年屬石窩公社。1961年析置東華公社。1962年與石窩公社合設石窩區(qū)。1968年屬石窩公社。1984年屬石窩鄉(xiāng)。1987 年析置華東鄉(xiāng)。1994年改鎮(zhèn),屬北流市。2005年撤銷,整體并入石窩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