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數(shù)量在逐漸上升,在得知患病之后,我們需要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以免食用不當,會加劇病情的惡化,在日常的主食中,糖尿病患者該如何去選擇呢?
主食對正常人來說,每餐是必不可少的,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主食中畢竟都含有糖分,該如何選擇正確的主食成了難題,如果不吃,就容易吃不飽。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不能吃太多含糖量高的食物,主食選擇方面也要格外的注意,稍有不慎,就會引起血糖的升高,對健康造成影響。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主食,無非就是米飯、面條和饅頭了,部分人說,米飯的含糖率較高,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有這種說法嗎?這三種主食相比起來,哪種的含糖指數(shù)最高呢?
我們先來說說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米飯呢?
針對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米飯這個問題,有專家做了相關研究,通過采取多個國家糖尿病患者的樣本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南亞人食用米飯的攝入量達到600克左右,其糖尿病的患病概率會很大,但是相對于中國人來說,每天攝入的米飯量不同,但只要在適量范圍內,對血糖的影響不是太大的,所以表明中國人適量的食用米飯,對血糖的變化沒有太大的影響。
其實血糖的變化與你一天的食物總攝入量還是有很大關系的,只要控制好一天的食物總熱量,一般不會引起血糖的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還是可以適當?shù)某悦罪埖?,若米飯食用量多了,就要控制其他食物的攝入量,確??偀崃吭诤侠矸秶鷥龋筒粫绊懷堑淖兓?。
那接下來我們比較下米飯、饅頭、面條,三者的升糖指數(shù)哪個比較高呢?
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食物時,要看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先來說說白米飯和饅頭吧,它們的升糖指數(shù)都很高,都在80以上,其中饅頭在88,而白米飯在82,為了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性,需要控制這兩者的攝入量,只能適量吃。而相對于這兩種食物來說,面條的升糖指數(shù)偏低,只有55,這就比較安全,吃起來也放心些。其中饅頭與面條都是一種面食,但其給人的口感不同,大家做面條時,選擇的都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高筋面粉,而制作饅頭時,選用的往往是與之相反,是蛋白質含量較低的低筋面粉,所以導致它們的升糖指數(shù)有所差異。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該如何正確飲食呢?
要想保持血糖平穩(wěn),就需要合理的飲食,其實三種主食,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適量食用的,只要控制好總熱量,一般不會出現(xiàn)什么太大的問題。另外,糖尿病患者應該在平時的飲食中注意粗細搭配,保持營養(yǎng)的均衡。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將九種營養(yǎng)物質混搭在一起,就是以主食為基礎,混合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脂肪類的食物,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降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面條為主食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雜糧面,另外再加點魚蝦、綠色蔬菜等輔食,可以幫助患者穩(wěn)定血糖的平衡,對降糖也起到不錯的效果。
主食的量吃多少合適
量多少是合適呢?在這里糖友們不妨參考食物血糖負荷表。 (血糖生成負荷(GL)均按100g食物的可食用部分(已經(jīng)去掉不可以食用的部分)計算。)
糖負荷的公式如下
實際血糖負荷值=攝入量(g)/100×表中對應血糖負荷值。
例如:打算吃米飯的糖友
查負荷表得知,100g米飯的血糖負荷值是21.5,如果想吃到150g(3兩)米飯的血糖負荷值=150/100*21.5=32.25,負荷等級屬于高血糖負荷,血糖很可能會飆升。
而如果只吃50g(一兩)米飯,計算得出50/100*21.5(血糖負荷值)=10.75,只超過低血糖負荷一點,可以放心食用。
在煮米飯的時候加上雜糧,煮面條時可以選擇雜糧面條或者加上一些青菜比純煮面條升糖指數(shù)低。同時也建議糖友調整吃飯的順序。
調整吃飯順序
先喝湯,到蔬菜,到肉,最后再吃主食。
舉例個具體的例子:
糖友在吃飯之前,可以先喝一碗菌菇滾燙,然后吃煮熟的小白菜。
然后到肉,再正式開始吃飯。一口青椒香菇炒豆腐絲,一口燉冬瓜,再配一口米飯。
這么吃的好處是:蛋白質得到保障,蔬菜的數(shù)量大幅度增加,膳食纖維特別充足,胃里覺得非常飽,主食想多吃都吃不下,下一餐之前根本不覺得餓——自然也就無需刻意控制食量了。
4招延緩血糖上升
1、細嚼慢咽降血糖
細嚼慢咽,增加了咀嚼次數(shù),延緩進食的時長,這樣分擔了胰島素分泌高峰的不足,減輕了胰島的負擔。
這是一種很好地降餐后血糖的做法,減少了進餐引起的血糖波動。
2、適當放置降血糖
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食物放涼了再吃可以減慢消化速度,阻止了血糖飆升。在營養(yǎng)學上,淀粉被分為“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抗性淀粉”三大類。
其中抗性淀粉在體內消化速度最慢,吸收效果差。而米飯、面條、饅頭冷卻后淀粉構型改變,所含抗性淀粉增加了,升高血糖的速度會變慢。
3、合理搭配降血糖
變細糧為粗糧,既增加食物多樣性,又均衡了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不足、更增加了膳食纖維的攝入,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一舉多得,這種做法最值得推薦。
例如小麥粗加工制作成全麥面,這樣的全麥饅頭的升糖指數(shù)變?yōu)?0以下。同樣的面條做成雜糧面條(加入各種雜豆面),米飯做成粗糧米飯(加入小米、黑米、紫米等),升高血糖的速度均會下降。
4、調整進餐順序降血糖
《英國醫(yī)學期刊—糖尿病研究與護理》上指出,糖尿病患者用餐應將米飯、面食等主食留到最后吃,這樣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此外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最后吃主食,餐后血糖水平比平時先吃主食降低了50%,比把所有食物混合到一起降低了40%。
合理的進餐順序:湯、蔬菜→蛋白質(乳、蛋、魚)→脂肪(堅果、油脂)→主食(米面、五谷)。
總結:不必糾結這三種主食哪種升血糖快,因為相差不多,選擇哪種都不會更低,也不能完全拒絕這三種食物。想要更好地控制血糖,我們要做的就是掌握飲食、烹飪的小細節(jié),增加粗糧比例,調整進餐順序,控制攝入總量,使血糖平穩(wěn)達標,不再為選擇哪種食物更優(yōu)而糾結。
在很多情況下,其實食物本身的含糖率并不高,由于烹飪方式的不正確,會導致人體的升糖速度提升,例如米飯在蒸得特別爛后含糖指標會高于干米飯,所以很多食物不需要過分煮爛,只要熟了便于消化就可以食用。還有需要糖尿病患者注意的是,吃飯的時候需要細嚼慢咽,不要太過著急,進食的速度減慢了也有利于消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自己的飽腹感,有助于血糖的穩(wěn)定,對我們的健康有益。
米飯、饅頭、面條是國人日常飲食中最常見的主食,對于正常人而言,這三種主食想吃就吃,但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吃什么都得小心翼翼,臨床上經(jīng)常有患者詢問類似這樣的問題“米飯、饅頭、面條,哪個升血糖快?”今天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面對種類豐富的主食,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選擇?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一個指數(shù): GI值, GI全稱血糖生成指數(shù),該指數(shù)用來衡量糖類對血糖的影響,簡單來說高GI的食物,在進入胃腸道后,消化速度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速度快,血糖升的高;而低GI食物,消化吸收慢,在胃腸道停留時間長,葡萄糖釋放緩慢,血糖峰值低,升血糖速度慢。
那么這三者的GI值分別是多少呢?從這個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饅頭的GI值為88.1,米飯的GI值是83.2,面條則為81.6,可以看出這三者其實差別并不大,饅頭稍高一些,但三者都屬于升血糖速度較快的主食。
如果你仔細觀察這張圖,就能發(fā)現(xiàn)油條的GI指數(shù)比米飯還低,那么是否意味著油條比米飯更適合糖尿病患者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油條 GI低,是因為油條含有大量的油脂延緩了糖分的吸收,如果將油條當作主食,很容易導致油脂攝入超標,這同樣會升高血糖。
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總體飲食原則應遵循“總量控制,結構合理”, GI只是其中一個考量,并非唯一依據(jù)。
(1)糖尿病患者要限制精細主食的攝入
從上述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白米、白面等精制主食升糖指數(shù)較高,對血糖影響較大,因此應適當減少精細主食的攝入。
(2)主食的合理搭配很重要
雖然精細米面的GI值較高,但也不能完全不食用,不然很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甚至導致營養(yǎng)不良,因此學會搭配很重要,比如將大米和燕麥、蕎麥等粗糧搭配一起食用, GI值可從90下降到49,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當做菜來食用的食物拿來當作主食更有利于降血糖,比如薯類、山藥、南瓜、玉米、藕等,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而且具有較強的飽腹感,其升血糖指數(shù)也比精細米面更低。需要注意的是,雜糧雜豆以及薯類不能夠完全代替主食,這一類食物營養(yǎng)較為單一,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
(3)烹飪方式同樣很重要
食物的GI值會受到烹飪方式、食物搭配的影響,總體而言,食物烹飪時間越久,越容易消化,則GI值越高。
一句話總結:吃干的比吃稀的升血糖慢,吃硬的比吃軟的升血糖慢,未加工的比加工的升血糖慢。
(4)進食順序也會影響血糖狀況
相關研究顯示,進食時如果先食用葉菜,后吃肉,最后進食主食能夠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這是因為葉菜以及肉類幾乎不含糖分, GI值很低,按照這種順序進食,能夠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5)其他
延長用餐時間,能夠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還能增強飽腹感,從而減緩餐后血糖波動;食物的溫度也會影響升血糖速度,因此盡量避免趁熱吃,先吃菜將主食放涼后再進食。
總結: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健康飲食很重要,除此之外運動以及勤測血糖、規(guī)律服藥同樣重要,希望大家能夠健康生活,最大程度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