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實際參加比賽,跑者更多是在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中磨礪出身體的記憶,高強度的訓練同樣可以讓身體感受到類似真實比賽的疲憊感。在訓練中試探自己的極限,能夠幫助選手在未來的比賽中更好地發(fā)揮自身潛能。
訓練越貼近比賽,對規(guī)劃配速越有幫助。因此,在比賽前幾周應該至少安排一次長距離跑,嚴格按照比賽配速進行模擬測試。
那要做到勻速跑完全程,甚至后半程比前半程快,平時訓練需要注意什么呢?
訓練注意要點1,前幾公里輕松跑
輕松跑應該一直貫穿平時的訓練當中。開跑后前幾公里不要太快,讓身體熱身逐漸適應速度,避免極點過快出現(xiàn)。當身體感覺不錯了,就可以進入到正常的速度去訓練。
如果你是進階跑者或者是當天感覺不錯,那么你也應該在前面3公里跑得較為輕松。這能保證后半程跑得更快,也能讓身體記住這個感覺,前面慢,然后越來越快。
訓練注意要點2,后半程速度訓練
要想后半程跑得更快,那么就需要在平時多做這方面的訓練。最有效的訓練方式是高強度的間歇訓練。比如進行5公里目標配速的間歇跑。
間歇訓練會讓你在身體很疲憊的情況下仍能跑出速度,這真正是你在比賽后半段所需要的。
訓練注意要點3,多做核心力量訓練
要想后半程跑得更快更穩(wěn),需要有良好的核心力量作為基礎(chǔ),特別是后半段身體已經(jīng)很疲憊了,特別需要良好的核心力量保持跑步姿態(tài),而一旦跑步姿態(tài)丟失,不僅速度會下降,而且還容易受傷。
特別是對精英選手來說,擁有良好的核心力量,能為沖刺提供強大的動力。別看長跑運動員都很瘦,其實他們的力量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