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太子一直是個讓皇帝最器重、又最防備的人,因為歷史上有太多的太子為了早日登上皇位不顧親情冒險弒君的,因此絕大多數(shù)的皇帝對太子是既看好又時刻防備,以至于到清朝雍正朝時都不敢明目張膽的立太子,生怕給自己樹一個死敵,這皇帝當?shù)靡舱媸菦]誰了,縱觀中國的歷史上,唯一一個能讓皇帝不設防的太子就是大明王朝的首任太子朱標,朱標也是眾多的太子當中最出色的一個,只可惜去世的太早,不然,歷史會因此而改寫。
網(wǎng)絡圖片
朱標出生時,朱元璋還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因此,朱元璋對這第一個兒子非常喜歡,加之朱標自小就寬厚仁慈、也很聰明能干,因此,很讓朱元璋看好,于是就對他精心培養(yǎng),朱元璋受封吳王時,朱標也被封為世子,自此,朱元璋就把他當成接班人來培養(yǎng),從來就沒想過要更換他,如果不出意外,朱元璋死后,朱標毫無疑問就會成為大明王朝的第二代國君,大明王朝也會在他的帶領下朝著另外一個方向發(fā)展,同樣,大明王朝的眾多開國功臣也會安然無恙,終老病死,朱元璋也就不會被抹黑,留下殺功的惡名。
網(wǎng)絡圖片
朱標在歷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朱元璋自己沒有多少文化,所以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朱標身上,為此,不僅為他找了像宋濂這樣的大儒做他的老師,還讓左丞相李善長兼任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任太子少傅、大將軍中書平章常遇春兼任太子太保,大明王朝最精干的文臣武將都做了朱標的標配,不僅如此,他讓朱標替自己處理日常政務,鍛煉他處理朝政的能力,此外,他還經(jīng)常安排朱標下基層,去了解尋常百姓的疾苦,培養(yǎng)他的愛民之心,以便日后能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可見朱元璋為培養(yǎng)朱標真是用心良苦。
網(wǎng)絡圖片
太子朱標享有的高配置資源是其他王子所遠遠趕不上的,朱標的宅心仁厚,也讓他收獲了很高的威望和民心,就連桀驁不馴的大將軍藍玉也對他俯首稱臣,唯他馬首是瞻,如此高配的太子黨團隊是歷來任何太子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朱標的太子之位堅如磐石,無人可撼動,此外他還有朱元璋特別授予的可以調動天下兵馬的大權,這就使他具有可戰(zhàn)勝一切來犯之敵的實力,至于以后造反的朱老四(朱棣),只要朱標活著,造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網(wǎng)絡圖片
朱元璋讓朱標做太子,而把那些成人的皇子都分封到各地做藩王,目的也很明顯,就是不想讓他們威脅到朱標的太子地位,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讓他們替朱標鎮(zhèn)守邊疆,并規(guī)定他們無召不得回京,朱元璋是很精明的,他為了朱標做盡了一切,掃清了一切兄弟之威脅,因此,在他死后,將皇位交到朱標手上也能瞑目了,只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所做的這一切努力都會化成了泡影,長子朱標竟然死在了他的前頭,這對朱元璋來說,打擊之大,可謂是如雷轟頂,由此也徹底改變了朱元璋的性情。
網(wǎng)絡圖片
朱標的死讓一直不安分的朱老四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朱標活著的時候他只能偶爾幻想一下做皇帝的感覺,根本不敢想真正做皇帝,他也做不了皇帝,就憑朱標手下的那些戰(zhàn)將,隨便拉出來一位都夠他喝一壺的,弄不好小命就得玩完,所以他是不敢有非分之想的,活動活動心思可以,行動是不可以的,因此,哪怕朱標當一天皇帝就死掉,然后再順利將皇位交到朱允炆手里,朱老四也是不敢有想法的,因為,如果朱標能當一天的皇帝,那么朱標強大的太子黨就不會解體,也就是說朱元璋不會殺掉他們,只要他們活著,朱老四就不敢胡來。
網(wǎng)絡圖片
可惜,隨著朱標死在朱元璋的前面,這一切都變了,為了給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掃清障礙,朱元璋首先就將朱標的太子黨先給滅了,這樣,對朱老四最大的威脅也就不存在了,自然朱老四的心思也就開始活泛了,最后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只是一些像齊泰、黃子澄等一類的文官,這些文官雖然不能算是奸佞之臣,但也確實給朱允炆出了不少的昏招,以至于引得朱老四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如果朱標做了皇帝,朱老四再以這個口號造反那就是找死,最終也許朱標會念及兄弟情分,不一定殺死他,但廢他為庶人應該沒啥懸念,這樣大明王朝就會正常由朱標的一脈相傳下去,大明歷史上也就不會出現(xiàn)以后那些奇葩的皇帝了,歷史也會因此而改寫。
網(wǎng)絡圖片
退一步來講,朱元璋死后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雖然也符合規(guī)矩,但畢竟天下是這些藩王和功臣們拼死打下來的,所以他們也有理由“子承父業(yè)”,由他們來繼承皇位也是合情合理的,朱允炆對打江山是沒啥貢獻的,只是坐享其成,因此這些皇子們對朱允炆繼位是心存不滿的,有抵觸之心也是很正常的,可惜朱元璋愛屋及烏,對此沒有看到,如果他能看清形勢,將皇位合理傳給最有能力的朱老四,估計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晉王朱?也不會有多大的意見,大明王朝也就不會出現(xiàn)動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