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每多屠狗輩,自古俠女出風塵?!敝袊鴼v史上雖然出身風塵、卻一身傲骨的奇女子并不在少數,其中,有一名叫做楊愛的女子非常特別,她已經離世300多年,但近現(xiàn)代無數文人大師仍然對她推崇備至,至今祭拜她的人也從未斷絕,她的墓就位于常熟虞山拂水巖下。
楊愛,也叫柳如是。她獲得的評價有“女俠名姝”、“文宗國士”、“秦淮八艷之首”、“艷過六朝,情深班蔡”等等,王國維也寫詩稱贊她:“幅巾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須眉?”能獲得這一系列高評價,可見柳如是不單有美貌,還有氣節(jié)。
柳如是出生于1618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才女。她的名字就來自經典宋詞“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只可惜柳如是雖然天資聰慧,卻身世坎坷,她幼年就被拐走四處販賣,身世和《紅樓夢》中的香菱極其相似。長大以后,柳如是也不記得自己故鄉(xiāng)在哪,家中還有什么人。
收養(yǎng)她的人是一代名妓,柳如是雖然不愿意淪落風塵,卻身不由己。她學會了彈詞唱曲、歌舞賣藝,后來被蘇州名士周道登看中,當時周道登已經年老,柳如是正值二八年華,但她的命運由不得自己做主,只能嫁進了周家做妾,周道登極其寵愛柳如是,打翻了家中醋壇。
于是周道登死后,柳如是就被迫回到了青樓,又四處流落。在此期間,柳如是的才名艷名繼續(xù)遠播,她經常穿著文人衣衫,作男子裝扮與各方人物談詩論賦,自由灑落。李待問、宋征輿、陳子龍都愛慕她的風采,與她相戀,然而柳如是的出身注定她難以獲得世俗的幸福,這幾段感情全都無疾而終。
柳如是經歷了幾次感情失敗后,眼光也沒有放低,陳子龍因為抗清而死,許多名士認為柳如是應該放下了,便紛紛向她求婚,柳如是都沒有答應,直到錢謙益的出現(xiàn)。錢謙益曾經參加科舉高中探花,又任過明朝廷的禮部侍郎,雖然年過半百,仍俘獲了柳如是芳心,令她許嫁。
崇禎十四年(1641年)兩人成親,婚后的生活以吟詩作對為主,錢謙益喜愛柳如是,不惜耗費資財替她建起精美樓閣,兩人在“絳云樓”唱和,恩愛無比。然而那時候清軍的鐵騎已經逼近,錢謙益在南明朝廷供職,面對這種情況,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是乞降,還是殉國。
柳如是決心與明共存亡,兵臨城下時,她拉著錢謙益一起去了水邊,誰知原本答應她殉國不事清的錢謙益,卻在最后關頭反悔了,他隨便找了個借口,便想回城。柳如是激憤之下要投水,被錢謙益阻止。之后,錢謙益向清廷投降,柳如是不肯隨他北上,獨身留在江南。
但柳如是并沒有茍活,她私下與許多抗清義士聯(lián)絡,將自己的首飾變賣,支持其活動。受柳如是的影響,錢謙益也稱病遠離朝廷,不久獲謀逆罪被抓。柳如是四處奔走救出錢謙益,鼓勵他和抗清義士們聯(lián)合,不料錢謙益去世后,柳如是再一次面臨生存危機——她被錢家欺壓。
一身傲骨的柳如是不肯屈從,決定自盡,一是殉國,二是隨夫。柳如是去世時,康熙帝已經在位三年。終其一生,柳如是都保持了難得的巾幗風骨,因此后世史學家、文學家經常拿她和明朝廷的“須眉”相比,認為諸多文武不如一義女子。柳如是下葬后,慕名而來自發(fā)祭拜她的人不少,她的墓葬曾經遭遇盜掘,但各方都愿意出資修復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