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中有一名句大家一定聽過——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其實這句詞是他借用了一位女子的一句話。而且整首詞也是對這位女子的贊美。這位女子是其好友王定國的侍妾,名喚宇文柔娘,也稱柔奴、點酥娘。蘇軾的一首《定風(fēng)波》讓她名垂千古。說起來這位柔娘只是友人的侍妾,她為什么能讓大文豪都為之折腰、贊嘆不已呢?
據(jù)說,柔娘的父親是名御醫(yī),因罪下獄致死,其后母親也病故。她的叔叔將年少的她賣入京城的“行院”。行院女子雖然地位低賤,總歸還是以藝娛人,算是比妓院強(qiáng)了點。柔娘容貌秀麗,性情聰慧,能歌善舞,很快名動一方。幾年后一個偶然的機(jī)會,她父親的世交陳太醫(yī)發(fā)現(xiàn)故友之女流落行院之中,立即托人找關(guān)系,打點銀兩將柔娘贖出了行院。之后柔娘就在陳太醫(yī)那里打下手。她喜歡讀醫(yī)書,將父親留下來的藥方仔細(xì)研究,結(jié)合臨床實踐,再加上陳太醫(yī)的親自指導(dǎo),逐漸就能獨自診治一些常見病了。
而她的夫君王鞏,是個豪情俠義的男兒,柔娘與他相識后,被他正直的品格和傲世的豪氣,深深地吸引了。怎奈王鞏家中已有妻室??扇崮锸钦娴膼哿?,寧愿做王鞏的歌女也愿意。這個字定國,號清虛居士的男子,不僅是北宋的著名詩人,而且在丹青妙筆間,亦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當(dāng)時政壇上也是春風(fēng)得意。
后來王鞏身陷“烏臺詩案”中,這次政治事件被牽連的人數(shù)眾多,卻屬王鞏最為悲慘。因他一直與蘇軾交好,自然脫不了干系。這一次,他被御史處置發(fā)配西北,路途最為遙遠(yuǎn)艱辛,且責(zé)罰最重。王鞏的仕途沉落,使得他一時不濟(jì)。而府中的歌女妻妾,樹倒猢猻散,對突遭險境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在這個患難時節(jié),卻有一個人,甘心守在王鞏的面前,她便是宇文柔娘。他是她曾經(jīng)一心相許的人。對王鞏來說,即便柔娘只是歌女,卻始終把她擺在一個不同尋常的位置。如今,她同樣以難得的真心交還,不唐突任意一縷情意。這就是作為一個歌女的真情。千百年來,沒有人對柔娘的出身鄙棄。因為真正注重情意的人,不會因為身處卑賤地位而被詆毀。有時,卑不卑賤不是眼前的地位,而是心中空靈的高度。
美麗多情、蕙質(zhì)蘭心的柔娘,因為心中有愛,能和愛的人在一起,再苦再難的日子,心也安。因為心安,即使歲月清苦荒涼,也能過得靜好。柔娘心地善良,在一段行院生涯中嘗盡人間辛酸,同情社會底層弱者。在嶺南生活期間,她不僅照顧王鞏的生活起居,還親自上山采藥,開始了為百姓們治病的生涯。這一干就是五年啊,五年的時間足夠驗證一個人的技藝,柔娘以其一身醫(yī)道救治嶺南百姓,被譽(yù)為“神醫(yī)”,頗受百姓愛戴。
在被貶期間,蘇軾還和王鞏有很多的通信往來。蘇軾自覺連累了王鞏,王鞏為了撫慰友人的虧欠,時常安慰蘇軾,其大度豁達(dá)的人生態(tài)度可見一斑。他們是紅塵中互相溫暖的知己,兩人不僅撫慰仕途上一顆孤苦的心,更是時常談?wù)摃嫹矫娴囊娊猓粨Q彼此心得。王鞏的書畫造詣,被蘇軾很是看重。
后來,王鞏奉旨北歸,與柔娘結(jié)束了在賓州的生活,重返京都。他宴請了自己的摯友,蘇軾。
蘇軾一直以來,都對王鞏的遭遇深感不安,他原本以為當(dāng)兩人再次聚首時,王鞏會是一個潦倒落寞的形象。畢竟,賓州的貧瘠之地,總能夠令人的高漲激情淹沒的無影無蹤。但此時的王鞏不但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怨天尤人的悲憤,甚至比從前還要意氣風(fēng)發(fā)。這樣不同尋常的改變令蘇軾很是費解。
他這樣表達(dá)自己心中的疑惑:“定國坐坡累謫賓州,瘴煙窟里五年,面如紅玉?!睂τ谔K軾的不解,王鞏神秘的將一位女子招至宴席跟前。當(dāng)那女子款款而至,蘇軾頓覺被眼前的如花女子驚艷不已。宇文柔娘漫轉(zhuǎn)輕喉,為他們高歌一曲,蘇軾頓時明白了王鞏的意氣風(fēng)發(fā)、春光滿面因何而致。王鞏告知蘇軾,這些年來,一直被柔娘照顧的很是妥當(dāng),才能夠免受風(fēng)霜之苦。蘇軾望著眼前嬌柔的女子,暗嘆果然是絕色佳人。想不到賓州凄苦境地,還能令其如此可人。
蘇軾試探的問柔娘:“嶺南應(yīng)是不好?”
宇文柔娘如花淺笑,說出了這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
蘇軾看著眼前嬌弱的女子,神情之間流露出豁達(dá),心中更是對其贊賞有加。
本來,白樂天的一句“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能夠被眼前女子如此深諳,不得不令人贊嘆。
于是,他欣然為宇文柔娘寫下這首聞名于世的《定風(fēng)波》——詞云: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yīng)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fēng)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這是之于柔娘的贊揚(yáng),亦是之于她柔情似水,安樂當(dāng)下的肯定。點酥娘的名字由此而傳開,王鞏與柔娘的堅貞愛情,也被人們廣為頌揚(yáng)。
盡管目前有關(guān)宇文柔娘的記載文字已然不足百十,可遺留在那個時代的故事,即便是浮光掠影,我們?nèi)匀荒軌蚋Q得一目景致,采摘無限感動。在這個世界上,人本來就是浮萍一樣,隨命運(yùn)的河流輾轉(zhuǎn)東西,但只要心安了,寂寞他鄉(xiāng)也能如故鄉(xiāng)一般溫暖踏實。也許現(xiàn)在的我們,生活困頓,流離顛沛,并不知曉自己下一秒身在何處。不過,還好,有這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豁達(dá)與安然,相信,能慰藉許多寂寥顛簸的人,以及顆顆夜晚輾轉(zhuǎn)不安的心。
人世紛繁,紅塵擾攘,誰沒有經(jīng)歷過心靈的輾轉(zhuǎn)流離?名利紛擾,現(xiàn)實狼藉,誰沒有在黑暗中彷徨和迷失過?所以,把心靈安頓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其實,先賢早就為我們做出了安頓心靈的典范??鬃拥牡茏宇伝亍耙缓勈?,一瓢飲,在陋巷”,但他“不改其樂”。顏回安貧樂道,就是因為心安。陶淵明遠(yuǎn)離官場紛爭,寧愿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也是因為心安。劉禹錫身居陋室,卻因內(nèi)心安寧,擁有了更為豐富的精神財富。還有很多人,雖然漂泊的腳步始終不曾停下,但心靈卻是安定的。
安頓好心靈,不論身在何方,身處何境,都能活得舒暢自然。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心安了,就能睡在鳥語花香中,做一個春暖花開的好夢。
不求長樂,只愿心安。不是隨遇而安,而是恬靜安然。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這是一句令人欣喜的話語,冥冥之中,浸透著絲絲禪意。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像柔娘那樣,活出通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