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絡圖
原標題:檢查豈能提前“打招呼”
前段時間,筆者在下鄉(xiāng)暗訪“美麗鄉(xiāng)村”推進情況時遇到件“尷尬事”。走進某個“榜上有名”的村子,村里的文化廣場被成堆的柴草占領;嶄新的村委會辦公室里,桌椅板凳上布滿灰塵,蛛網(wǎng)密布;村黨支部書記一身酒氣,嘴里埋怨著鎮(zhèn)上的領導:“咋沒提前打聲招呼就來了?”
上級部門下基層檢查工作,為的是了解真實情況、做出科學決策、督促基層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然而,在一些基層干部眼里,檢查之前鄉(xiāng)鎮(zhèn)領導提前“打招呼”以方便自己“做準備”卻成了理所應當?shù)?。同時,有些地方的領導對此也“心照不宣”,對上級安排的工作,不在日常指導、真抓實干上下力氣,而是把精力用在了與上級“搞好關系”“搜集情報”上,一聽到要檢查,就馬上給下級“打招呼”。這種做法,不免導致被檢查單位和地方出現(xiàn)“應付檢查”“臨時抱佛腳”等形式主義乃至弄虛作假的現(xiàn)象,一些基層工作因此無法得到真正推進,一些好的政策也未能落實到位。
基層工作忙、任務重、責任大,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不能因為害怕完不成任務、擔心檢查結果不好影響“烏紗帽”就做“表面文章”。給下級“打招呼”看似是件小事,但實則危害巨大:既助長了弄虛作假應付檢查等不良風氣,又損害了基層群眾的利益。試想,原本群眾用來休閑娛樂的文化廣場無法正常使用,村支部正常的活動無法開展,群眾怎么會滿意?
檢查本身是幫助基層推進工作的措施之一,只要被檢查地方、單位平時對上級安排的工作認真履責、嚴格落實,對下級承擔的工作積極督導、全面掌握,就不會懼怕檢查。黨員干部當把心思放在實干上,如此,在面對檢查時才能泰然處之,才不會“心里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