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年清明剛過,閑來無事,我便趁著一個周末去了一趟信陽。初衷自是為了鼎鼎大名的信陽毛尖。近年來漸漸愛上了喝茶,綠茶里自然少不了信陽毛尖。以往每年的新茶下來都是在象城的品牌專賣店里買,自家喝,也送親朋長輩。這次突然起了興致,是因有茶友分享經(jīng)驗(yàn),說該到信陽山里的村子買去,這叫到老根兒拿鮮貨,省了幾道倒手。自家喝的口糧茶不用鬧那些虛文,送客的禮品茶也有各種包裝??傊?,無論是要哪種,價錢肯定都實(shí)惠。且正逢春和景明,順便逛逛也好。
去便去。雖有四百多公里之遠(yuǎn),好在有高鐵,一個半小時就能到。要去的村子叫桃灣,離高鐵站有二十來里。都是品茗人,茶友一家親。茶友托茶友,轉(zhuǎn)了幾道彎,終于找到了去高鐵站接送我的人。除了手機(jī)號,我對此人的年齡性別等概況統(tǒng)統(tǒng)不知,只通過一點(diǎn)瞧出了她的有趣:她設(shè)定了見面暗號。她舉一個“金”字,我要上去對一個“錢”字。
出了高鐵站,迎面便見一個女子舉著個紙牌子,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金”,那定是她了,我便朝她走去。女子身材敦實(shí),短發(fā)圓臉,看見我便歡悅地笑起來。到了跟前,聽我說出了“錢”字,她笑得圓臉邊緣都模糊起來。看形貌和眼紋也有三十來歲了,笑起來卻仍有少女般的天真稚氣。問她為什么要設(shè)立這么個暗號,她說,好玩呀。誰不愛錢呢。又道,其實(shí)是因?yàn)槲倚斟X。便自我介紹說全名叫錢菲,姓倒是個好姓,小時候是小錢,長大了是大錢,到老了還是老錢??傊怯绣X傍身,應(yīng)過不了窮日子。可是錢呢?錢去哪兒了?就因?yàn)楹竺孢@個字起岔了。菲,一個意思是香,另一個意思就是薄,菲薄菲薄嘛,所以,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錢到了我手里雖然香噴噴的,可就是太少啦。說著就又嘎嘎嘎地大笑起來。被她感染著,我也便笑起來,問,那我眼下該叫你啥?小錢還是大錢?她笑道,大錢吧,村里人都叫我大錢。您姓金,我姓錢,咱們倆就是金錢組合。
上了車,便載著我往山林氤氳翠潤處而去。路上就說起了茶,問她村里哪家的茶最好。她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茶,且被茶客們認(rèn)了這么多年,其實(shí)是差不多一般好的。各地的茶想來都是一樣。雖是總有些特別說法,比如哪坡哪溝的更好,甚或是哪幾棵樹最好,她卻覺得這就近乎傳奇甚或是妖魔化。你想,這道坡和那道坡肩并著肩,能錯過多少去?太陽難道就照這邊長些、那邊短些?雨水難道就這邊足些、那邊欠些?很多不過是噱頭罷了。如果一定要說差別,那差別也多是在炒茶人的手藝這里錯落開來的。說得我頻頻點(diǎn)頭之際,她卻忽然又道,我這話也不大準(zhǔn)——咋忘了西坡。村里的茶我喝了這么些年,口味也刁鉆了些,要我說,這村里西坡的茶樹茶氣最足。原因么,因?yàn)楹0胃咭恍?,長得更慢一些,云霧也更親近一些。
問她這種茶跟哪家買去,她頑皮一笑道,西坡的茶買是沒處買的,卻可以親手去打。想要喝我就帶你去,自己打下的茶喝著格外香。我問,我這生手,貿(mào)然去糟蹋人家的茶樹,不大好吧?大錢笑道,這你可想多了。村里的茶山有的是沒人打的。多少人家,孩子們都在外打工,老兩口身體不大行的,又不想雇人,就叫親戚朋友來打茶葉,誰打下來就算誰的。西坡里的就是。有幾戶全家長年不回來,怕茶樹長野,老是喊著叫人去打呢。打下了鮮葉,想自己喝的就找人炒,想掙錢的就直接賣鮮葉。對這,村里人的嘴邊話就是:茶葉長都長成了,不打也是罪過,打了也算積德?!悴恢腊桑阋詾榈脑闾>故欠e德呢。
就都笑。她又問我的行程安排,若是今天就走,節(jié)奏就得緊湊些,下午買過了茶就趕快再送我去搭返程高鐵。若是還想要住一晚,村里沒有旅店,只能等買過茶后送我進(jìn)城去住。我說既然來了,就住一晚。大錢便道,那這時間就寬裕了,明天要不要打茶?我說要。她問,你帶運(yùn)動鞋沒?我說沒有。她道,村里也沒處買去,單為了采茶現(xiàn)買新鞋也不值。問了我的鞋碼說,跟我的腳碼一樣,就穿我的吧。我說好。
說著話便進(jìn)了村,她徑直把我?guī)У揭惶幵郝洌豢淳褪谴逍?。里面聚著一堆孩子,小的三五歲,大的十來歲,你追我趕,喧鬧得很。我問,這是村幼兒園么?大錢笑道,算是吧。只是沒人給我封個園長當(dāng)當(dāng)。便解釋說,因大人都忙著采茶炒茶,只她得空,便都托她暫時代管孩子們。又道,先吃飯。買茶的事吃完飯?jiān)僬f。柴米油鹽醬醋茶,茶為啥排到最后,就因?yàn)槭秋埡蟮拈e事呀。
2
午餐便由她款待,和孩子們一起吃。主食是電飯鍋煮的米飯,只有兩個菜,一個是地鍋燉排骨,待排骨燉熟了再往里面放些豆腐、粉條、香菇之類的配菜。另一個菜還在塑料袋里蓬蓬楞楞地堆著,大錢說,你不知道吧?這是苦辣菜。這菜名兒是我頭一回聽說,看著像是油菜。大錢說,可能跟油菜是一科的。這里的人都愛吃的,到處都有。不過卻是時令野菜,也就是這些天才吃得到,且因是冬天過后長出來的頭茬,也是最嫩最好吃的。等過段時間長老了,它就開出了黃燦燦的花,那時看著更像油菜呢。它的籽兒和油菜籽兒一樣,確實(shí)也能榨油的。不過要仔細(xì)去看,你就能知道不是。油菜長得很溫順,是小家碧玉的風(fēng)格,苦辣菜呢,到底是野菜,莖粗葉大,很生猛,一副沒有教養(yǎng)的野丫頭樣子。
她邊說邊拾掇著,兩三個小女孩子也過來幫著打下手。所謂的拾掇,也就是把它們打理成大概齊的幾段,如此才好把它們放進(jìn)開水鍋里焯熟。菜葉子也得稍微拾掇一下。上面有著毛楞楞的邊兒,葉面上散布著或密或疏的孔洞,不知道是不是蟲子咬的,這些孔洞總是讓我感到莫名的親切。還有一些葉子帶著暗紅間雜棕黃的色塊,這色塊,有點(diǎn)兒接近泥土的顏色,或者說,有點(diǎn)兒接近秋天的顏色。大葉子里有,小葉子里也有,最嫩最嫩的菜芯兒里,也有這樣的色塊,像是胎記。清水洗了幾遍后再用開水焯,從開水里撈出來又過了道涼水,大錢便用白棉布裹住它,把水?dāng)D干,切成碎丁,然后開炒。炒起來極其簡單,就是用一點(diǎn)兒油,再用一點(diǎn)兒鹽,待鹽味進(jìn)菜即可。配菜用的是蔥白、紅菜椒和木耳,炒出來便是紅綠黑白四色兼具,十分完美。初入口有些苦,后味兒卻有點(diǎn)兒甜,也有點(diǎn)兒澀,還有點(diǎn)兒辣,更多的卻是香。
孩子們先吃。我便幫她招呼孩子們。兩個人招呼十來個孩子,竟也是好一番手忙腳亂。等終于忙完了孩子們的飯,我們才端起了碗。邊吃邊聊,問大錢怎么就管起了這麻煩事,她方說起來。原來她竟不是這村的人,這是她姥姥家。童年時她跟著姥姥在這里住過幾年,很受照顧,念念不忘。長大后,但凡回來看姥姥,就總要住些時日。舅舅們早就在城里安家立業(yè),姥姥去世后便賣了老宅,除了上墳都不回村。她也每年都回來給姥姥上墳,每次回來都還是想要住些時日。問她住哪兒,她指指隔壁,說是二哥家。她每次來都住這。二哥是姥姥的本家孫子,雖早出了五服,卻也算是親的了。還有,她頓了頓道,這就是姥姥家的老宅。
給孩子們做飯是因?yàn)橛幸荒晁貋碜?,天還沒亮,她就被學(xué)校里傳來的聲音吵醒了。那時村小還沒有被并點(diǎn)撤走。她聞聲披衣到了學(xué)校門口,看到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在黎明前的夜色里如童鬼一般。她嚇了一跳,問他們怎么這么早?孩子們說,家里大人都因?yàn)椴枞~忙活著,顧不上他們,就把他們送了過來。早送早省心。大錢困惑道,既然來了,為啥不進(jìn)學(xué)校里?大門的鎖是虛掛的,沒有實(shí)實(shí)地鎖住。孩子們說,許校長說了,不到時候不叫進(jìn)。校長姓許,四十來歲,家住鄰村,容長臉面,平日里不茍言笑,學(xué)生們都有些怕她。
大錢說,聽到這里,她心里就翻滾著難受起來。問孩子們吃飯了嗎?都說沒有,不過都帶了干糧。有的是面包,有的是饅頭,有的是干脆面,只是都沒有熱水喝?!笕藗?nèi)ド缴洗虿瑁⒆觽儏s沒有熱水喝。這么想著,她說她的淚都快下來了。她就心血來潮,打開門,叫孩子們進(jìn)到了學(xué)校里,用自己帶的東西給孩子們做了簡單的早餐。等到孩子們吃完,天也放了大亮。許校長來到學(xué)校,看見這情形,什么也沒說,只是跟大錢一起收碗筷。直到孩子們都進(jìn)了教室,她們倆相對坐著歇息。她看著我,忽然笑了一下。大錢說,我也忙回了一個笑。她沒再笑,我心里就有些沒底,說道:對不起啊許校長,沒顧上給你打招呼,也不知道這么做合適不合適。許校長說,你這不是罵我么。沉默了一會兒,又說,打春茶的時候,家里都顧不上孩子們,我早就知道。我也不是鐵石心腸??墒鞘玛P(guān)孩子無小事,我實(shí)在也是害怕了。剛畢業(yè)第一年,我在茶樓小學(xué)教書,就碰到了事兒。兩個孩子早早去學(xué)校玩,在二樓打打鬧鬧的,一個孩子頭朝下摔了出去,傷了腦子,死了。家長鬧個不行,茶樓小學(xué)本來就難支撐,再加上這個事,就徹底垮了。我接受了教訓(xùn),來這兒就給自己立了規(guī)矩,只做分內(nèi)的事。分外的事,擔(dān)不起責(zé)任。我說哪有那么巧。她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么多孩子呢,真要有了啥事,算誰的?算你的?你不是老師。算我的?不是我招攬的事。
一時間,我停了吃飯,沉默著。大錢沉吟了片刻,接著說,許校長這話不好聽,可確實(shí)也有道理,且是以血淚經(jīng)驗(yàn)得到的道理。這道理在城里是不用講的,是我耳熟能詳?shù)?,只是在這里聽見,忽然間讓我覺得有些陌生了。不過她也提醒了我,讓我把自己往回糾偏一下。我想了想說,要不這么著吧,我以個人名義擬個委托協(xié)議,讓家長們簽個字。說到事前頭,丑話理不丑。她眼睛一亮,卻又灰了,說,那能行?我說,試試唄。那天午飯過后,我就擬了個協(xié)議,打印出來。第二天一早,二十來個孩子齊齊地帶了過來,大人全都簽了字。后來我才聽說,也有人嫌太啰嗦,更多的還是體貼,說丁是丁、卯是卯,這字該簽。人家大錢做這些事,還不是心疼孩子們。要是有啥事再去賴人家,那可不是壞了良心?也有好奇的,問我圖啥,有孩子說,他媽在家里簽字的時候一直念叨著,這大錢圖啥呢?不收錢還管孩子們兩頓飯,能不圖啥?我笑道,你回去告訴你媽,大錢真不圖啥。叫她放一百個心。也有人見面對我說,你這是為來世積德呀。我說,什么來世不來世,我可沒想那么遠(yuǎn)。反正我愛在村里待著,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3
吃完后便喝茶。邊喝邊聽大錢講,她說好茶要喝三道,頭道茶淡而臟,二道茶甜而香,三道茶喝個光。三道過后,便換了茶。入口的茶味,又有了細(xì)微分別。當(dāng)然,無論怎么不一樣,茶味兒總歸還是澀、甘、香。不過是有的澀久一些、有的甘濃一些、有的香長一些。傳達(dá)出來的氣息,有的靜一些、有的沉一些、有的浮一些。大錢說,有分別就對了嘛。既然世界上沒有同一片葉子,又怎么可能有同一杯茶呢?等下午去各家串去,你就更能喝出差異來。各家各戶的茶山茶樹不同,打茶炒茶的人不同,進(jìn)到杯里的茶,怎么會一樣?又說到怎么通過成品茶去鑒別炒茶水平的高低,大錢說,關(guān)鍵一點(diǎn)是看茶葉的破碎度,茶葉不破損,才能留香久。破損度的指標(biāo)意義如同麥子的癟粒,破損得越少就越能證明技藝精到。也可很直觀地看湯汁,最正宗最地道的湯汁不是碧綠的,而是金黃色的。所謂的聞如蘭香觀如金湯,正是如此。
用的是最尋常的素面透明玻璃杯,水是自來水,味道有一股天然的清甜。茶葉沒有單芽的,多是一芽一葉,初展的也有,全展的也有。但看那杯子里的景象,芽的毛,葉的尖,名副其實(shí)的才算是毛尖。尖也就罷了,毛這個字,真是太妙。是用慣了的好,也是經(jīng)得起用的好,不然怎么能用慣呢?這世上,最纖細(xì)的東西就是毛,最幼嫩的也是毛,汗毛、毛發(fā)、毛孔、毛毛雨、一毛錢、毛茸茸……有毛的東西幾乎都是可愛的。作為茶葉的毫,這個毛,自然是要多好就有多好。
我問,這茶要按品級的話,該到一級了吧。大錢說是。不過一級在這里不是最高級,只能算個中檔??次壹{悶,便詳解道,這里的春茶分六檔:一檔是珍品,多是芽頭。二檔是特級,多是一芽一葉初展。三檔是一級,多是一芽一葉。四檔是二級,多是一芽兩葉初展,五檔是三級,多是一芽兩葉。六檔是四級,有一半是一芽兩葉,另一半為一芽三葉。這跟我在象城習(xí)得的知識很是有別,我便明白,果然這里自有規(guī)矩。便又問到底是明前好還是雨前好,她笑道,這可有些難說。村民自喝和賣給茶客的標(biāo)準(zhǔn)不同。在村民看來,茶客分兩種,一種是假茶客,是喝樣子的,就要芽頭,尤其是明前的芽頭,特別小,很難打,打出來又不容易炒好,所以死貴。茶成了,用泉水一泡,茶客們賞著杯子里嫩生生齊刷刷的芽頭,說好茶好茶。其實(shí)又能好到哪里去?我問假茶客都是些什么人,大錢噗嗤一下笑了,說沒聽說么,“大官小官,明前毛尖”。
就都笑。問她什么人是真茶客,她道,就是喝味道的人嘛。真講究味道的,那就要一芽一葉,且這一芽一葉也并非鐵定只是明前好。有句老話,叫做“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這個火,就是清明節(jié)。清明上墳,要燒紙點(diǎn)火么。這話的意思就是只要是清明前后的,都一樣好。
喝著喝著,就渾身微汗。再喝著喝著,就渾身通泰。酣暢淋漓地喝了個痛快,方想起問她的茶是在哪家買的,她說她的茶都是村里人送的。也只能讓送,因沒處買去。都不賣給她。除非她要得多,否則就沒人收她的錢。即便買她也不好意思多買,因價太低,總覺得買得越多越虧著人家。
那里面都是。她指著桌上一個紙盒子說。我便去看,卻見都是作業(yè)本的紙包,一小包一小包的。她說,家長們給孩子們帶的話是,叫大錢老師嘗個味兒。也有給多的,她就會退回去??可匠陨?,靠水吃水,靠茶吃茶。春茶跟他們的眼珠子似的,怎么能白要那么多呢?大錢說,我跟他們說,春茶貴似金,金子還得金子換,你們給我留著好茶就是了,回頭我買。他們卻都說,哪能叫你買?花那錢。自家的茶山,不過是費(fèi)把力氣。我說就是你們的力氣最值錢。他們說,我們的力氣值錢,就非得你來買?知道你有錢,你有錢去別的地方使,別擱這里來花。你要是真心疼惜我們的力氣,要不你自己來打?你打多少都是你的。
所以你就真的上山打茶?我問。大錢說,是啊,抽空就去打點(diǎn)兒。不打白不打,只要你想打。只要你去打,一定不白打。又都笑。
喝足了茶,她便帶我去逛。事先叮囑道,咱們先去各家嘗嘗,先別急著買,等看過一遍再定。我答應(yīng)著,便跟著她在村中行走。盡管才認(rèn)識不到一天,我卻已是很信任她了。莫名信任。似乎她是老友。每進(jìn)一家,那家人上來跟大錢打招呼時也都會問:有朋友來啦。你朋友真多啊。大錢應(yīng)道,人緣就是這么好,實(shí)在是沒辦法。
說笑兩句,便坐下喝茶。進(jìn)了幾戶人家,都嘗了茶。出這家進(jìn)那家,一路上,大錢像個導(dǎo)游似的跟我說東說西,見什么講什么。路邊桑葚熟了,結(jié)了不少甜甜的黑果子,我想要摘吃,又怕不妥,被大錢看了出來,笑道,吃吧,隨便吃,得緊著吃。反正人不吃鳥就來吃,人吃了也不耽誤鳥吃。只是你若是能緊著吃,總能挑著那些好摘的,不用爬高下低。那些不好摘的留給鳥吃也就是了。又指著坡上說,野櫻桃也有熟的了,你要是愛吃就摘去。我便果真去摘一些,小是小,味道卻很不錯。初時澀,忍住,會慢慢甘甜,這甘甜,來得慢,去得慢。要是不換個別的口味,能在舌尖徘徊半晌。
比較一番后,我便入手了幾斤茶。買過了茶,卻沒有走回頭路,由著大錢帶著我彎彎繞繞。信陽臨近湖北地界,有著明顯的南方風(fēng)韻。隨處可見河流池塘,稻田宛若布拼一樣,一塊接一塊地玲瓏著,真叫一個好看。不少池塘里都有荷葉正冒頭。荷葉的量詞該用片的吧,可是剛出水的新荷還是得用枚,它們粗粗地卷著,像是個不規(guī)則的“一”字,在靠近岸邊的地方,那里幾乎沒有水,只有淤泥,這枝小小的“一”簡直就像貼附在淤泥上。如初生的嬰兒,趴在老祖母破敗的懷抱里。有的稍微長高了一些,離淤泥遠(yuǎn)了一些,葉面有了一點(diǎn)兒舒展。在背光的一面看它,它有著一抹淡淡的赭紅色。在它的不遠(yuǎn)處,有幾只小青蛙在水里游著,偶爾停在水下的枯枝上。
各家的花也都開得正喜人。黃刺玫一披一掛地開著,小小的豐滿的圓圓的花瓣,濃烈的甜香。石榴花嘬著一朵朵小火苗,這兒一簇,那兒一簇。月季也在這時候盛開了。這里家家戶戶似乎都種有藤月,倒是很適宜的。不占地方,依著籬笆、拱門或者隨便什么架子,開得極盛。深粉,雪粉,朱紅,紫紅,不外乎這幾個大顏色,卻因?yàn)殚_在各家,粉又粉得不同,紅也紅得不同。這藤月的花比薔薇要大一些,香氣也更甜一些。走過它們,覺得衣服都染上了香。
這村子真好。我感嘆。大錢道,晚上就住這里吧,也住在二哥家,別回城了。晚上家家戶戶炒茶,花香加茶香,整個桃灣都是香的——不是我不想送你,路又不遠(yuǎn),幾腳油門的事。就是想讓你多吸幾口這香氣。我欣悅道,好啊好啊。大錢當(dāng)即笑得燦爛如太陽,道,跟你真投緣。我睡的是張大床,你同我一起?就是多個枕頭的事。我說好。
4
晚飯便是在二哥家吃的。飯后兩口子便在東廂房里忙起來,二哥手里舞著茶把在茶鍋里攪動,屋里的簸籮里攤放著鮮葉。我問二嫂,這葉子都是今天打的?二嫂說,那可不是。問她,怎么有的簸籮里鮮葉多,有的簸籮里鮮葉少?她說,雖說都是鮮葉,鮮葉和鮮葉可不一樣呢。上午葉、下午葉,壯樹葉、老樹葉,晴天葉、雨天葉都得分開攤晾,不能混到一起。鮮葉不一樣,炒制的力道和火候也就不能一樣。我嘆道,真不知道喝杯茶有這么不容易,還以為上山打茶就是最難的了。二嫂說,打下鮮葉,這難字才走了個上半程,且不到家哩。下半程的難呢,就難在炒茶,要一夜到天亮。如果不及時炒,就會發(fā)酵,“發(fā)燒出汗,鮮葉完蛋”,以前的忙活都是白忙活。
大錢道,有一個曲兒,唱的就是炒茶人的苦。我聽二嫂唱過,唱得可好。二嫂,你再唱唱唄。二嫂大方道,唱唱就唱唱。等二哥炒過了一鍋,趁著歇息時刻,便輕聲哼唱起來:
炒茶之人好寒心
炭火烤來煙火熏
熬到五更雞子叫
頭難抬來眼難睜
雙腿灌鉛重千斤
音質(zhì)有些粗糲,韻調(diào)也有些憂傷,卻不知怎的也并不讓人沮喪。我問這段曲兒叫什么名兒,二嫂笑道,就是個曲兒,沒名兒。這還值當(dāng)有個名目?不過這種曲子倒有個名目,叫“閑五句”,許是因?yàn)樵陂e時唱的,且都是五句。還有一首“閑五句”,詞里也有茶,卻是酸曲兒:
手扶茶棵淚不干
心中好似滾油煎
送哥送到分水灘
撩水給哥洗把臉
分水容易分人難
我不由得鼓掌叫好。二嫂笑道,這就算好?還有更好的呢。又唱道:
夜夜睡覺想著郎
想郎想得臉焦黃
打開枕頭給郎看
眼淚發(fā)芽二寸長
床底挖個養(yǎng)魚塘
我自是更熱烈地鼓掌,得寸進(jìn)尺地央求她再來幾個,她說她就這些了。一邊應(yīng)著我,夫妻倆便又忙起來。二嫂忙著燒火,隨時填柴、退柴,火光映著她的臉,多了幾分紅潤俏麗。二哥忙著殺青,揉捻,炒生鍋,炒熟鍋,再甩條兒。生鍋要大火,熟鍋要中火,甩條要小火。每個程序都得六七分鐘。最后一個程序是碳焙,用的就是極文的炭火了。焙著焙著,毛尖特有的香氣就彌漫出來。
那天晚上,就是在這香氣里,在二嫂忙碌的間隙里,我和大錢時而聽她唱曲,時而和她閑話。我問二嫂,二哥炒茶的手藝,也算是行家里手了吧。二嫂瞧了二哥一眼,笑說,他那成色呀,頂多算半個行家,一只里手。說得二哥也笑起來,應(yīng)道,我可一般。一般的意思?就是能把好茶葉炒好。好的炒茶師傅呢,是能把三等茶葉炒出二等味道,二等茶葉炒得接近于一等茶,這才是真厲害。就像種稻子,上等田里種出好稻子,不稀奇。下等田里種出好稻子,才見功力。我說,這還像老師教學(xué)生,好老師不僅能把好苗子教好,也能把中等苗子拔起來。二嫂說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二嫂娘家在山外,是平原鄉(xiāng)村,離桃灣有十來里,屬于另一個鎮(zhèn)子。問起當(dāng)初怎么嫁給二哥的,她笑道,還不是因?yàn)椴琛e看是在信陽山里,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茶山,很多地方只有水稻田,沒有茶山。桃灣村的茶山算是多的。早在二十年前,鄉(xiāng)里還在這里設(shè)有茶廠,一到春茶季,就由鄉(xiāng)里出面召集人來打茶葉,工錢不菲。那時還不太時興去遠(yuǎn)地方打工,好多外村的姑娘小伙兒都過來做這活兒,既掙了錢,也戀了愛。二嫂和二哥當(dāng)初就是這么認(rèn)識的。她說,原本最動心的就是二哥家有那么多畝茶山,想著有了這茶山,夠幾輩子用,吃不窮穿不窮的,就嫁了過來。誰成想有恁多罪哩。聽我打趣問是不是后悔了,二嫂卻又道,后悔啥,不后悔。咱吃得了茶的香,就受得了茶的苦。二哥笑道,你這話說得硬氣。再說了,后悔有啥用?遲啦。
不知不覺已過十點(diǎn),二嫂催我們?nèi)ニ?,臨走前我又賴著二嫂唱了一曲:
小小鯉魚壓紅鰓
上方游到下方來
穿過多少金絲網(wǎng)
闖過多少釣魚臺
不為仁兄我不來
睡覺是在臨街屋,果然是一張大床,床上鋪蓋被枕雖舊舊的,卻很干凈清爽。一張小木桌上放著電腦,還有幾本書。角落里有瓶插的一大把香蒲草,葉片秀挺,蒲棒可愛。聽我夸,大錢道,你走時我送你啊。又打來了一盆熱水,要我洗漱??碗S主便,就都依她安排。洗漱完畢,又就這熱水泡腳,大錢便忙著添水。在把腳伸進(jìn)盆里的瞬間,我和大錢面面相覷了片刻,便笑起來。笑得會心會意——相識不到一天,居然就睡到了一張床上。且還是在如此偏遠(yuǎn)的村莊,在這素昧平生的農(nóng)戶家。這史無前例的進(jìn)展速度于我而言,實(shí)在也是預(yù)料之外的。雖是預(yù)料之外,卻也是那么自然地水到渠成。
臨睡前,我又在東廂房門口站了一刻,靜靜地聞了一會兒茶香。這時候的桃灣村,正浸泡在層層疊疊的香氣中。有花的香、樹的香,更有茶的香,幾種香混合著,如同無形的波浪,此起彼伏,潮涌而來,纏綿回蕩?;ㄏ闫胶陀七h(yuǎn),樹香深沉莊嚴(yán),茶香則綿長熱烈。多有意思。茶樹長在那里的時候,散發(fā)出來的,也就是一股子散淡的植物清氣。如今,她隱秘的芬芳被盡情盡興地點(diǎn)燃,如同花朵綻放。再然后,這芬芳會被密封,會被冷凍,直至沸水再把她點(diǎn)燃。再度被點(diǎn)燃之夜,就是她最后的純凈的瘋狂。
腳步輕響,大錢也走過來,問我,這味道特別好聞吧?我說,是啊,在這樣的味道里睡覺應(yīng)該能做美夢。她點(diǎn)頭道,我每次回來,都會睡得很香。尤其是在這老宅里,尤其是炒茶時節(jié)。
每年都回來?
嗯,每年都回來。我媽媽去世前特別叮囑我,叫我每年都回來給姥姥上墳。她還說,因她是出門閨女,死了也不能埋回老家,只有我能替她來看看。她還說,鄉(xiāng)下日子總是苦。你回去時,能做點(diǎn)兒啥就做點(diǎn)兒啥,算是替我盡了心。
大錢的眼睛里淚光盈盈。
5
一夜無夢。第二天早上,大錢叫醒我時,一看時間才七點(diǎn),我說,這也太早了吧。大錢道,早什么早,二哥二嫂六點(diǎn)都走了。咱們趕快吃了飯去采一會兒,半上午還得回來支應(yīng)孩子們的午飯呢。
飯后換了鞋,大錢又塞給我們每人一個小簍子,簍子里窩著一頂防曬帽,邊兒有些油黑。然后便跟著她順著小路去往西坡,也沒有多遠(yuǎn),不到半個小時便走到了。遙遙地看到了二哥二嫂,臉用防曬帽遮得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的,正在兩手飛花般采著。高聲喊二嫂,她揮了揮手。及至到了跟前,她先講怎么防著腳下的枝枝節(jié)節(jié)小坡小坎,又講怎么防著亂茶枝戳著眼睛劃著手,講若干安全事項(xiàng),才開始講怎么打茶葉。卻原來,這打茶葉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我一直以為,打茶葉很像摘棉花,竟是錯了的。小小的芽頭小小的葉,怎么能像棉花一樣呢?需得用巧勁兒??礈?zhǔn)了芽葉下手時,有時得掌心朝上,食指和拇指向外向上提,有時又得掌心朝下,食指和拇指向里向上提。后來我才知道,這種打法叫提采。還有一種打法叫折采。最忌諱的采法就是掐采,凡是掐采過的茶葉,炒出來都會泛紅。二嫂一邊說著,手里也不閑著,那輕巧敏捷的動作看得我連聲哦哦,我也才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f打茶。必須得用打,也只有是打。
教完了我們,二嫂又叫我們打給她看,大錢自是比我們業(yè)務(wù)熟練,相比之下,我便是笨手笨腳??粗业臉幼樱┑难劬υ诜罆癫己竺嫘Φ脧潖澋?,又演示了兩遍,方才離得遠(yuǎn)了一些,去專心打茶。二嫂一走,大錢便儼然升級成了專家,開始指點(diǎn)起我來。我自是虛心學(xué)著。打了一會兒,手漸熟了。熟能生巧,倒也不難。只是腳下不平,需得拿捏著勁兒站著,又得看著手里的,累得慌。
打了半天,腰背便有些酸痛,看看小簍子里,卻還沒有蓋住底兒。太陽照著,滿山的綠葉子晃著,有些頭昏眼花,我便站住。大錢笑道,累了吧,那就歇歇。咱們尋塊寬敞地兒坐下來,你看著別踩上野豬糞。我驚訝道,這里有野豬?大錢說,你不知道吧?野豬多著呢。你看咱們這地多松軟,都是野豬來刨的。野豬來這里干啥?找東西吃唄。吃茶葉?她說吃去年秋天落下的板栗,茶油樹上結(jié)的果子,也吃野菜,春天新發(fā)的娃娃拳,都是它們的喜好。我說不得想法子趕它們走?二嫂在那邊搭話道,趕啥呀趕,野豬來了是好事哩。人家吃的東西又不礙咱們的事,還來松土呀,來上糞呀,可不都是好事。說著便指了指隔壁的茶坡,人家今兒可不來打茶葉了,人家在茶山上下了野豬套兒,昨兒套了頭小野豬,三歲了,有百十來斤。今兒肯定在家收拾那頭豬呢。人家運(yùn)氣咋就那么好?咱也下過套兒,都沒碰上這么樣的大好事。前幾天遠(yuǎn)遠(yuǎn)地瞧著了刺猬、豬獾和狗獾,見人就跑,以為咱會逮它們似的。倒是去年逮著了一只山雞,山雞知道吧?那翅膀花得跟唱戲的彩衣似的,好看死了。俺們吃了兩天的肉,那毛還留著哩。
歇了一會兒,我們又起身去打。不知怎么的,都沒了閑話,竟然凝神專注起來。滿山的大寂靜中,除了鳥叫,就只有我們忙碌的聲響,沙沙麻麻,撲撲蘇蘇。打了好一會兒才覺口渴,喝了幾口水,喊著二嫂,問她要不要喝水,她只一個勁兒擺手。問了兩遍,我干脆走過去,非叫她喝口水歇一歇。二嫂說,不歇啦。歇一歇就想歇兩歇,不怕慢,就怕站。水可不好多喝,喝多了得放水,這喝水放水來來回回折騰的,不知道會耽誤干多少活兒。我頓時訕訕的,覺得自己一把歲數(shù)的人,怎就這么不懂事起來。
待回到大錢旁,大錢道,二嫂打茶就是這樣惜時如金。手慢的一天打一兩斤,手快的一天三四斤,七八十塊一斤。你算算這賬?單賣鮮葉,二十來天掙個四五千五六千就是尋常。這邊還有句行話是:清明茶,小小芽。谷雨茶,大把抓。你不知道吧?谷雨之前的茶,都叫頭茶。眼下這時節(jié)就是頭茶。行話說:頭茶打不好,二茶發(fā)不了。頭茶芽葉長得又好又多,還長得快,隔幾天就需要再打一遍,叫巡打。這頭茶要是沒打好,就會“跑茶”。不要以為茶樹的根兒扎著,茶就不會跑?!悴恢腊??茶樹不會跑,茶味兒可是有腿有腳的,呆不住了就會跑。等它跑了,打到手里的葉子就不再是杯中寶,那就只是一把草。谷雨前的末幾天更繁重,因要打“頭茶尾”,這算是春茶里的末茶,味道又好,芽葉又體面,雖賣不上價,給親戚朋友送一送也不那么心疼,自家喝待客喝也都適宜,幾方都能抵達(dá)最佳平衡。
如此說來,頭茶尾竟然是農(nóng)家最體己的茶了。不過我又衍生出了些疑惑,便遙問二嫂,頭茶尾打完呢?再發(fā)出來就真的不打了?二嫂回話道,頭茶尾以后的茶就是夏茶了,一般沒人打。即便打下來也不好喝的。你硬要再打兩天也沒人攔著,打下來的茶混到頭茶里也沒人攔著,可是你多打那兩天干啥,人家都不上山了,就你上山,你家的茶名聲也會賴。不定就會有人指戳說,他家的茶過了谷雨還在打哩。都窮成了這?咱這何苦哩。我驚奇道,還能有這種說處?大錢嘆道,村里的事就是這呀??粗骷疫^日子,其實(shí)也是有條共線的。你不知道吧?村里有的人家即便富足,能買得起茶的,只要在這村里住,輕易也不去買。多少都會去親自打一些。要是不打,也怕被村里人議論忘本,還怕會被村里人譏諷說,有錢嘛,買嘛。蹺著腿在家喝嘛。
笑了一番。二嫂越打越遠(yuǎn),我們越打越慢。后來索性又站住喝水閑話,大錢突然問,你們喝過毛尖的秋茶沒有?我說沒有。大錢道,秋茶最好喝。行話是:春茶苦,夏茶澀,秋茶好喝舍不得。為啥舍不得?因秋茶得留著養(yǎng)樹。即便要打也是在白露前后輕打,所以也叫“白露茶”。秋茶沒有苦澀味,有花香氣,就是量極小,擱不住賣,只能送給最親的人。所以還有句行話:春打金,夏打銀,秋里打的送情人。就又都笑。
將近十點(diǎn)半時,大錢說得回去了,還得給孩子們做飯呢。問二嫂,中午要不要過來給你們送飯?二嫂說不用送,帶了干糧。邊說邊把幾片鮮葉送進(jìn)嘴里。我便問,咋吃生葉子?她說還不到吃飯時,餓了困了累了,吃下幾片鮮葉,立馬就能提勁兒哩。問我說,下午還來呀?我說,下午就走啦。便慢慢走過去,把小簍子里的鮮葉合到了大錢的小簍子里。大錢夸道,不賴,夜里叫二哥給咱炒炒,我估摸著能炒出半兩,夠你喝三天。我說,半兩哪夠喝三天。大錢笑道,這是西坡呀。別坡的茶不能,西坡的就能,它茶氣足嘛。
她用的是茶氣,不是香氣,就又勾出了我的好奇,問她茶氣和香氣有啥不一樣?大錢道,當(dāng)然不一樣。香氣是到茶面兒上的,一泡就出來。茶氣比香氣藏得深,得慢慢品。有的茶,你可能還沒喝茶就聞到了香氣,不想聞都不行,它奔著你的鼻子來了嘛。這種茶就是香,猛氣不足。可是有的茶乍喝著是淡淡的,你必須得喝好幾道,才能體會到那種盤盤旋旋的茶氣。有時候得喝一段時間才能知道,茶氣足的茶,更耐品。這茶氣——你不知道吧?往根兒里說,是地氣,是樹氣,是人氣。我懵懂道,地氣樹氣也還好明白,咋還有人氣?大錢說,對啊,就是得有人氣。人勤謹(jǐn),會打理茶樹,也才有樹氣。地氣、樹氣和人氣合股到茶上,才有茶氣嘛。對了,這里的茶樹之所以茶氣足,頂要命的還有一點(diǎn)就是不打藥。就是想打,你多半也打不成藥。山高風(fēng)大,你背一壺920上來,一噴出去,被風(fēng)一吹都跑偏了,沒效果。再說了,背著一桶920上去,你試試?累不死你才怪。對了,你不知道吧?920又叫赤霉素、赤霉酸,種類很多,據(jù)說有三四十種。這里的人只叫920。920啊920,她既贊嘆又鄙視地說,你下午用噴霧劑打一下,明天早上再去看,那芽葉出的,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要多喜人有多喜人??赡嵌静?,你能喝嗎?你敢喝嗎?
沉默了片刻,我說,來了桃灣,認(rèn)識了你,認(rèn)識了二哥二嫂,以后可不用擔(dān)心喝到毒茶了,是吧?大錢道,當(dāng)然。不為仁兄我不來,說的就是這。
就都笑。
6
午飯后要走時,在二哥這里買了十斤茶,尋常價,卻多給了半斤。二哥說,熟人多吃二兩豆腐三兩肉,多半斤茶也是應(yīng)該。大錢也送了半斤茶給我,說是自己打的鮮葉。臨行前拍了拍腦袋,又進(jìn)屋將那把香蒲草抱了出來,說要送給我。
這個,不好拿吧?我說。
不好寄,卻是好拿的。只是你這路上得辛苦點(diǎn)兒。她說著做著,利落地把香蒲草用繩子密密地匝好,又用一個厚實(shí)的化肥袋把它們裹緊,放進(jìn)了車后備廂。我說那你可就沒有了,她說這些東西年年長的,在村里不值什么,只是到城里卻不好見。你喜歡就好。你不知道吧?蒲棒是一味中藥,可以止血呢。
到了信陽東站,和大錢擁抱告別。相視而笑著約了明年此時再見。她讓我先進(jìn)站,我非要目送她先走,她終是依了我。臨上車前,她又回頭喊道,差點(diǎn)兒忘了二嫂叫帶的話,她說等谷雨過了就給你寄一些“頭茶尾”。你不知道吧?這“頭茶尾”可是二哥二嫂送你的,不收你錢。我如傻子一般憨笑點(diǎn)頭。
你不知道吧?——看著大錢的車遠(yuǎn)去,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起她這句口頭禪來。嗯,我確實(shí)不知道。不過,我很愿意知道,也很榮幸知道。
……
本文選自《四川文學(xué)》2022年第9期
喬葉:女,漢族。河南省修武縣人,北京作協(xié)副主席, 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委會委員。主要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和散文創(chuàng)作,已發(fā)表小說作品和散文兩百余萬字。多部小說作品入選中國小說年度排行榜,并獲得人民文學(xué)獎、華語文學(xué)傳媒獎、莊重文文學(xué)獎、北京文學(xué)獎、錦繡文學(xué)獎、郁達(dá)夫小說獎、杜甫文學(xué)獎、小說月報百花獎以及中國原創(chuàng)小說年度大獎等多個文學(xué)獎項(xiàng)。2010年中篇小說《最慢的是活著》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xué)獎。作品被譯介到英國、西班牙、俄羅斯、意大利、埃及、墨西哥、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