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高考物理復習 |
來源: 數(shù)理化學習 作者: 許瑞林 |
|
高三一輪復習是整個復習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它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如何搞好一輪復習?這是每個老師必須思考的問題。結合新課程理念對一輪復習談點自己的看法. 1.研究真卷、感受商考、分析異同、準確定位 在第一輪復習開始之前,有必要將近年全國各地的完整真卷中的物理部分引導學生進行研究。這是“真卷研究”策略。主要是引導學生了解高考真題的題型特點、分值、題量、范圍、側重點、考點分布以及覆蓋情況等等。真題研究包括對原高考題的縱向研究和橫向研究兩個方面。橫向研究:主要研究同一年全國各地的物理試卷的命題情況,尋找它們“共性”的東西,或者出現(xiàn)幾率偏大的東西。操作方法是:將前一年的真卷在新高三的課堂上讓學生作,然后評分,進行成績分析和統(tǒng)計,引導學生查找自己丟分的原因,進行考點、特點等各方面比較,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尋求規(guī)律,把握方向”。在以往的實踐中往往 另一方面還要找出橫向真卷的不同點,看哪些體現(xiàn)了高考命題改革的趨勢與思想??v向研究:了解高考命題的改革發(fā)展趨勢。比如從2005、2006、2007等年份的試卷對比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物理與“STS”相結合的試題在多數(shù)試卷中已經得到了凸顯,這已經成了近年高考命題的一個亮點。這些“STS”試題特點如何,如何應對等等都是值得讓學生了解的東西,學生通過親自感受、總結,以后就會自覺地“關注學科發(fā)展”、“關注科技前沿”、重視“科技史”和“科技時事”等內容。這樣在復習中也會自覺地形成“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意識從而正確定位一輪復習的方向,使學生明白復習什么?怎樣復習?增強備考的針對性、自覺性、目的性,避免以往那種“不知高考何要求,盲目跟著題海游”的現(xiàn)象。 2.任務驅動,問題探究,評價激勵.注意分層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時間還給學生,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是新的復習策略的思想主體。避免以往“老師表演,學生看戲”的傳統(tǒng)復習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墒?,現(xiàn)實教育實踐中,大家舍不得放手或者不敢放手,認為學生自己復習了,感覺自己沒事可干了,不愿意“退居二線”,或者就是徹底放手,采取“放羊式”的復習方法,結果學生的復習進度、程度等,教師自己心中也沒底、沒計劃,一切情況“失去控制”。我講的“任務驅動,問題探究”中的“任務”是教師精心設置、篩選并分配給學生的“任務”,“問題”是教師布置或采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策略,從學生中征集到、過濾出、具有探究價值和遷移價值的問題。設計任務和問題,是新復習策略中教師的任務,教師的作用不是賣勁地“講”,而是巧妙地設計、引導,常言道“教學本是腦力活,僅拼體力難成功”,要做到“此時無聲勝有聲”,需要教師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和操作。 為了加強和落實學生的自主復習,確保復習質量,還應該重視評價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診斷等功能。按照設計的問題進行定期測驗、點評。對于學生的問題及時跟蹤反饋。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的差異性、同化和順應新知識能力的差異性以及多元智能理論等都要求我們的復習不能“一刀切”,對于程度不同的學生注意分層布置不同的任務,中等程度以下的學生要求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題、中檔題上。優(yōu)秀者可以提高難度。因此,對于資料上的題目教師應該提前給學生標出“必做”和“選做”,以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 3.實驗問題、加強探究、以生為本、分工合作 近年理綜實驗題型基本穩(wěn)定,一般都是“一大帶一小”(一難帶一易),分值在17分左右,對于實驗往往成為物理高考中的“失分黑洞”,因此老師頭疼、學生懼怕,多數(shù) 4.審題建模,講求.“精泛”、抓住關鍵、點到為止 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是理清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審題、抓關鍵詞挖掘隱含條件是分析建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進行訓練時,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對于引導學生訓練審題建模的主要策略是:讓學生對于物理題進行“泛做”,重點是要求學生廣泛選題、只審題,在審題中注意尋找關鍵詞,進行由物理情景向物理模型的轉化,分清物理過程、列出方程即可,不必解答,這就是所謂的“點到為止”。這樣可以節(jié)省大量時間,突出對審題建模的訓練。另外,做題的規(guī)范程度往往是高考評卷過程中影響考生得分的重要因素之一,這樣應該讓學生對一部分題目進行“精做”,規(guī)范訓練策略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指導,進行有關的講解、練習,同時還應該注意反饋總結和推廣,即對于規(guī)范性好的學生的試卷要推廣,不足之處要點出來。 5.更新理念、廣泛汲取,以景帶題、把準本位 為了發(fā)揮高考對基礎教育的導向功能,高考總要命制一些體現(xiàn)新課程思想的題目,這一點從近年的理綜真卷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類題目的一般特點基本都是“新情景戴帽,老問題填裝”,對于這類問題。教師最好能夠對相關學科、科技前沿、課程改革的價值目標等知識有所了解。這樣有利于把握高考命題的發(fā)展規(guī)律,引導學生把準方向,減少做題的盲目性。如2008年全國理綜11卷中25題以我國發(fā)射的“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為背景的試題就是典型的例子。 綜上所述,物理高考一輪復習是有方法策略可循的,只要我們靈活應用,科學組織,相信能夠取得理想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