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頤酒店女性遇襲事件上了新聞熱點,一個年輕女孩在北京入住如家下屬的和頤酒店時,無故遭一陌生男性暴力拖拽,男子還打電話叫朋友過來幫忙,疑似意圖將其拉去賣淫。在女孩大聲呼救的情況下,酒店工作人員和大多數(shù)房客只是圍觀,并未極力阻止該男性。只有一名女房客拉了她一把,延長了男子拖拽的時間,最終她才得以獲救。事后女孩在微博上講述自己的遭遇,并說酒店到處可見招嫖小廣告,她還查到該酒店有賣淫窩點的記錄。最后她指責攜程資質(zhì)審查不嚴,酒店管理不嚴甚至有協(xié)助賣淫之嫌,女孩報案后派出所和酒店事后都沒有嚴肅處理此事。前日該和頤酒店舉行現(xiàn)場發(fā)布會,酒店相關(guān)負責人承認酒店存在安保管理、顧客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并向當事者及社會公眾表示道歉。但發(fā)布會僅僅進行了幾分鐘,酒店負責人并未回答記者問題,當事人和公眾對酒店的回復并不滿意。
評論中有人把曾經(jīng)曝出過不良事件的酒店都列出來,呼吁抵制這些酒店,來杜絕此類事件。但這些酒店大多是比較大型的連鎖酒店,他們占據(jù)了酒店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也就是說我們在陌生的城市選擇住宿的地方,有很大的幾率都會選擇這些酒店。而且小旅館在安全和管理方面肯定是不如這些大的酒店的。
為什么大型連鎖酒店也會存在安全隱患?在資本主義社會,酒店的規(guī)模大表示是資本家對市場的壟斷程度,并不表示它會承擔相應巨大的社會責任。社會責任這個詞,只是資本家為了吸引顧客或害怕顧客流失,需要維持良好形象的空話而已。酒店作為企業(yè)關(guān)注的只是利潤,酒店提供給顧客酒店和服務,顧客付出相應的費用,其他的事都跟酒店無關(guān)。這才是市場經(jīng)濟的邏輯。安全保障也是一種商品,想要獲得安全保障,那也得付出額外的費用。同樣是女性,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的就可以選擇住更高檔安全的酒店,甚至為自己配備私人保鏢,她們遭受襲擊的概率就小得多。
2
“女孩一個人出門在外要注意保護自己。”
這類觀點是很多人看到新聞的第一反應,所以隨著此事火熱,網(wǎng)上也給出了幾個女性遇襲時的自救措施,還出了一個漫畫。內(nèi)容有以下幾條:
“沒人出來就喊著火了”
“住酒店一定拉上栓門鏈”
“遇到事不要喊救命,要大喊抓流氓"
“大肆破壞酒店財物,這樣服務員就會出來了”
一個年輕女性在陌生的酒店第一次遇到這種事還能這么機智勇敢,不僅知道消防警報在哪兒,在被犯人拽著的時候還能去破壞酒店財物,還能成功營造著火的氛圍。這都不是正常人能做到的吧。當然拉上門鏈是可以的,不過有事總得從房間里出來吧。這次女子遇襲就是在房間外面發(fā)生的。
女性遇襲事件,襲擊者大多數(shù)是男性,女性在體力上本就處于弱勢,在沒有別人幫助的條件下本來就很難逃脫,而且被襲擊的是被動的一方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可以說這次事件中的當事人比較幸運,襲擊者的準備并不充分,沒有帶刀具威脅被害,同伙也沒有及時來配合,事件發(fā)生地點有不少人能看到,而且還有個好心人拉了她一把,她才能勉強逃脫。如果作案人選在夜黑風高沒人的地方作案,同伙也配合得很好,而且事先準備了利器,繩子等工具可以隨時拿出。在這些條件下,可以說被害人幾乎沒可能逃脫了。我們或許看到過女性在被襲擊時自己機智逃脫的故事,但是大多數(shù)被襲的孤立無援的女性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人身傷害精神傷害,甚至失去了生命。女性自我保護的各種方法大多不切實際,對降低這種犯罪發(fā)生的次數(shù)幾乎沒有作用。
3
有些女權(quán)意識比較強的人也敏感地意識到這種說法的問題了?!盀樯冻隽诉@種事不是要求男性不能這么做,反而要求女性保護好自己。這簡直也太欺負女性了吧?!惫P者也認同這種反駁。但之所以整個社會都認為這種觀點挺正常,是因為大家都默認我們無法阻止犯罪者主動的行為,默認人人為私的邏輯,默認我們對此不能做出任何改變。
也許經(jīng)歷這種遇襲事件的女性是少數(shù),但是相比之下,經(jīng)歷過性騷擾的女性就很多了。2014年一項調(diào)查顯示,在20—64歲的城市女性中,曾經(jīng)被性騷擾動作侵犯過的占10.6%,被性騷擾語言侵犯過的占15.3%。如果把調(diào)查總體限定在出生于1980年到2000年的女性,這個比例會更高。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公交車上一位被騷擾的女子勇猛的用拳頭反擊了騷擾者,大家都拍手叫好。但大多數(shù)女性是無力也不敢去反擊性騷擾者的,甚至有不少直男癌認為女性被性騷擾責任主要在女性穿得太暴露。如果這個社會的價值觀都是這樣的,那么騷擾者會更加猖獗,圍觀群眾更不作聲,被騷擾的女性也就越不敢反抗,甚至會有越來越多的圍觀群眾加入騷擾者的行列中。女權(quán)主義者們在輿論上反對直男癌,反對性騷擾是為保護女性權(quán)益走出了第一步。
Papi醬自導自演視頻呼吁反對性別歧視,反對性騷擾
但其實性騷擾大多發(fā)生在公眾場合,騷擾者也并不像襲擊者一樣會攜帶利器,對周圍的人造成不了威脅。只要幾個男性上去圍攻騷擾者,幾個女性去保護被騷擾者,騷擾者很快就會被制服或者嚇跑。如果大家都這樣見義勇為,不僅不會傷害自己,也能杜絕性騷擾事件的發(fā)生。
但事實并非所愿。在關(guān)于女性遇襲這件事的評論中,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這個社會的冷漠。因為在現(xiàn)場的人即使誤以為這兩個人是情侶夫妻,也能明顯能看到是男性在對女性施暴。而且當該女孩在歇斯底里地呼救的時候,圍觀的群眾也沒上前阻止。今日,酒店工作人員對于酒店內(nèi)出現(xiàn)的招嫖小廣告問題也作出了回應。他們說早就看到了那些小廣告,但是不敢去管這件事。
我們的價值觀從90年代前的“見義勇為”到21世紀后的“看情況而為”再到如今的“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這一系列價值觀的轉(zhuǎn)變正是隨著中國社會私有化的進程而展開的,市場越是在社會中發(fā)揮主體作用,人心也就越冷漠,越自私,而犯罪的現(xiàn)象也就越來越多。而與此相反,我們認為整天打砸搶燒。亂作一團的文革時期的犯罪率是建國有史以來到現(xiàn)在最低的,這與那時的公有制體制和群眾運動是分不開的。從這個角度而言,人人都是私有制的受害者。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主人公馬小軍回憶文革時期的生活
4
在私有制的社會中,總是存在一部分“弱勢群體”。比如奴隸社會的奴隸,封建社會的農(nóng)民,當然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前都不會有弱勢群體這個詞。因為那個時候奴隸,農(nóng)民地位低是應該的。而在號稱自由平等博愛的資本主義社會,尤其在號稱是社會主義的中國,就有一個弱勢群體的說法。這個說法表明國家會幫助弱勢群體改善生活,似乎國家的作用是在調(diào)節(jié)貧富差距。
但這個概念一開始就在誤導人,弱勢群體的形成不是因為他們本身弱,而是社會存在的剝削壓迫使他們只能成為弱勢。而且這么多年來,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貧富差距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大?!皬娬摺辈粩嗄米摺叭跽摺眲趧映晒囊徊糠?,“強者”才能一直成為“強者”,“弱者”才能成為“弱者”,而且弱者必須是大多數(shù)的,這樣才能為強者提供豐富的剩余價值,這樣才符合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秩序。比如國家一直在呼吁在公交車上要給老人小孩孕婦等讓座,但經(jīng)常我們還能看見老人小孩孕婦抱小孩的乘客都是站著的。國家只要對富人多征一點稅,用于加強公共交通建設(shè),公交車上座位不足的情況就能得到很大緩解。讓公交車上的人互相讓座,但座位永遠只有那么多,長年坐公交車的底層群眾生活一點兒都沒有改善。
代表資產(chǎn)階級的國家從來就沒有想讓弱者生活變好,因為弱者生活變好就損害了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除非“弱者”們發(fā)起大規(guī)模運動,威脅到了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統(tǒng)治階級才會不得已作出改變。對勞動者真正有好處的舉措,都是靠勞動者自己斗爭出來的。但是如果沒有持久的社會運動,工人運動,對老百姓有好處的舉措也遲早要被資產(chǎn)階級取消。
這次的女性遇襲事件,不僅僅事關(guān)女性這一群體,其實說明了經(jīng)濟上的被剝削者也同樣是政治上的被壓迫者,人和人不是平等的,雇傭勞動者在社會中是無力而卑微的。依靠個人奮斗無法改變我們的經(jīng)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在不觸動資本主義秩序下的經(jīng)濟斗爭也只能取得暫時的好處。被剝削者被壓迫者只能通過徹底的革命,建立無產(chǎn)階級專政掌握生產(chǎn)資料,繼而消滅階級來實現(xiàn)人人平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會形成新的階級。如何通過汲取過去的經(jīng)驗,防止這一點也是我們要關(guān)心的問題。
責任編輯: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