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魯寧評范東學(xué)絕句十五首
野薔薇
兀自發(fā)清芳,棲身野徑旁。
縱然遭冷遇,一樣愛春光。
評語:身份的卑微,不妨礙內(nèi)心的挺拔與堅強。
摘桃
力向園中費,非嫌商市貴。
老身樹上攀,摘個童年味。
評語:起承轉(zhuǎn)句的全部蓄力,最終都集中到“童年味”中,境界頓開。
初秋鳴蟬
攀上高枝后,全拋忌憚心。
秋來渾未覺,不改舊腔音。
評語:高枝好攀,卻也不可長攀。秋蟬如此,世間的蕓蕓眾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登高偶興
才近小山頭,焉能生竊喜。
須知萬仞峰,候我云霄里。
評語:小經(jīng)驗,大道理。“萬仞峰”與“云霄里”,更是見智慧、見胸襟的精彩之筆。
秋蒲
也共蓮相處,名難同日語。
何曾有自卑,蒲棒高高舉。
評語:作者很擅于從一物一景、一情一事中,捕捉到極富詩意、極能引起讀者同感的好詩句。此詩亦是一例。
聽雨
一宵滴瀝惹愁腸,雨不逢時夢不香。
休道老夫無逸趣,揚花禾穗盼晴陽。
評語:拋卻聽雨的意境,袒露內(nèi)心的悲憫。不一樣的視角,是此詩成功的緣由。
村娃
赤腳光臀幾稚童,追蛙撲蝶菜畦中。
時而發(fā)愣天邊望,說道爹娘在打工。
評語:留守兒童的無奈,也是一個群體、一個時代的無奈。記錄時代,也是詩人的一份擔(dān)當(dāng)。
吹口琴(新韻)
弄音唇際悅無涯,潤我心田浪漫花。
每奏能教情不已,依然那曲喀秋莎。
評語:喀秋莎是一代人的記憶,結(jié)句自然能引起很多人的通感。
進菜園
蒔弄精勤堪自夸,園蔬躍躍擠籬笆。
老夫不是矯情客,愛看辣椒茄子花。
評語:詩真實,人真實,所以可愛。
兒童節(jié)里
半百或能稱老身,癡然我是忘形人。
偷偷躲進書房里,系起當(dāng)年紅領(lǐng)巾。
評語:“偷偷”一詞用得精彩,前接“癡然”,后應(yīng)“當(dāng)年”。著墨不多,勾勒得法。心意細微處,可感知而難以言說。
苦旱吟(新韻)
炎天暑日盼甘霖,禾黍蔫頭心若焚。
徒羨滔滔銀漢水,上蒼不是憫農(nóng)人。
評語:起承寫一盼字,轉(zhuǎn)結(jié)著一恨字。
題魚佛對視圖
寶相莊嚴(yán)坐水濱,一懷悲憫對金鱗。
池中物卻猶疑望,莫是貪婪垂釣人?
評語:絕句寫得頗為幽默,運筆活;往深里想,更富哲思,立意深。大贊!
詠芭茅
生來隨處可安家,不論山岑或水涯。
一到揚花擎穗日,風(fēng)儀未必遜蒹葭。
評語:因為那一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風(fēng)儀便是詩意的。詩人為芭茅作詠,這份人文情懷更令人感動。
題野林孤松
伴與?;睅淄g,風(fēng)姿不改立亭亭。
冬來誰是林中主,雪里顏華我獨青。
評語:好一句“雪里顏華我獨青”!
拍紅楓照(新韻)
老來顏色愛楓紅,不費丹青點染工。
徑向山頭能攝取,一幀好景帶西風(fēng)。
評語:由色而形,由靜而動,由實而虛,皆緣“西風(fēng)”一詞。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聲明:投稿視為授權(quán)本平臺刊發(fā),出版等權(quán)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