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詩有其“詩境”,“詩境”來自詩人“心境”。為詩者,自有其靈感、匠心、學識、歷練、神韻;讀一首好詩,須得“悟境”,即從“詩境”走入詩人“心境”。是對詩者之靈感、匠心、學識、歷練、神韻的認知。讀一詩,得其一,自足矣。
一詩一得
331
湖上歸來二絕句之一
李二財
歸來湖上倚空蒙,漠漠輕陰一望中。
滿架綠云吹不起,石榴枝上雨兼風。
此詩的關(guān)柁在第三句“滿架綠云吹不起”,即下三字“吹不起”既銜接“歸來”又出于上四字“滿架綠云”意表,正是因為“吹不起”才有“石榴枝上雨兼風。”之蘊藉。故絕句之法多以轉(zhuǎn)句為關(guān)柁,結(jié)句引而發(fā)之。(歸樵)
332
秋日九寨溝詩會留別
熊東遨
秋風初著調(diào),無處不宜詩。
人踐三生約,天成五彩池。
冷芳題未就,殘夢蝶先知。
寄語云中子,重來待幾時。
在煉字方面,常有“詩眼”說,通常五言第三字為詩眼所在,用實字或響字便得力。試看此詩頸聯(lián)“冷芳題未就,殘夢蝶先知?!逼渲小邦}”與“蝶”兩個名詞著于詩眼,自得幾分沉郁之氣。(歸樵)
333
偶遇之一
連連
屢把行人誤作卿,真成偶遇卻微驚。
緣君相顧微一笑,盡日心情轉(zhuǎn)小晴。
“心情轉(zhuǎn)小晴”,“晴”字本是天氣放晴變藍,而此處名詞兼攝動詞,謂心情好轉(zhuǎn)。詞性的改頓見詩人情態(tài)。字法的鍛煉頗有講究,改變字的詞性在修辭學上叫“轉(zhuǎn)品”(歸樵)
334
步軍師《觀弈》
樂堂
一子拈來萬劫波,閑觀不語奈吾何。
誰知又被人觀去,傳入人間說爛柯。
“誰知又被人觀去”反轉(zhuǎn),于平直中頓起波瀾,因見寄慨。轉(zhuǎn)句是全詩的最著力之處,轉(zhuǎn)得好,就能轉(zhuǎn)出新意,結(jié)句亦可為順流之舟,神韻自出。(歸樵)
335
絕句
秦紫簫
一角湖山寄此身,蕭蕭木葉落無垠。
悲秋不是吾家事,早把多情讓與人。
前兩句“寄此身”加之“蕭蕭木葉”極寫客況與秋況。第三句沒有接著去寫悲秋情緒,而是截斷,“悲秋不是吾家事”反轉(zhuǎn)寫情,出人意表,足見情懷。(歸樵)
336
靜物
灝子
午睡多時猶倦頓,聊將寫意換深工。
琉璃一碗盛初夏,盡在烏霜梅子紅。
“寫意換深工”換的卻是“琉璃一碗盛初夏”無理而妙,以此襯托點出“靜物”即“烏霜梅子紅”,意境殊美,余味無窮。(歸樵)
337
秦淮
薛時雨(清)
紅板橋邊白板扉,青樓珠箔夢全非。
沿溪都是新楊柳,未解臨風作絮飛。
三四句以“沿溪都是新楊柳,未解臨風作絮飛。”虛筆渲染六朝金粉之興衰,不僅給讀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更具含蓄之美。(歸樵)
338
夕陽
鄭守廉(清)
水碧沙明暗淡間,問君西下幾時還?
樂游原上驅(qū)車過,愁絕詩人李義山。
這是一首典型的語序倒裝詩,按順序是:詩人于夕陽中驅(qū)車樂游原,送目臨風,引發(fā)無窮思緒,聯(lián)想到李義山“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哀愁感傷。眼見碧水明沙漸漸暗淡,于是發(fā)出“問君西下幾時還”懷人感嘆!然而詩人卻把驅(qū)車樂游原與愁絕李義山放到三四句,目的是強調(diào)登高而引動的或家國之悲,身世之感;抑或古今之情,天人之思。如此更見沉郁厚重。(歸樵)
339
辛丑中秋月出復翳夜坐悄然見荊門畫漫題
翁同龢(清)
木葉蕭蕭柳巳黃,回汀曲渚路茫茫。
不知懶瓚何情緒,只說江南未下霜。
一二句實寫圖中江南秋色,三四句虛寫,“不知”“懶瓚”在此畫中所要表達什么“情緒”,此刻正是中秋“月出復翳”,“只說江南未下霜”表現(xiàn)了詩人那種失望與希望并存的復雜情緒。虛實相生,達旨傳神。(歸樵)
340
仿和州學博兩首其二
翁同龢(清)
山齋雨坐漫焚香,幾凈窗明竹樹涼。
午睡起來無一事,自磨殘墨寫瀟湘。
全詩因“雨”生發(fā),因“雨”方有“竹樹涼”,因“雨”方睡起“無一事”,因“雨”方有“寫瀟湘”之情思。(歸樵)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來欲固守于幽懷心齋,回歸于天然純粹,便有歸樵別名。喜讀詩詞,偶有一得;好亂涂鴉,聊補性情。
——歸樵
聲明:部分圖片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編輯刪除。
在《小樓聽雨詩刊》公眾號發(fā)布的作品,同時會在【百度】【今日頭條】【華人號】【都市頭條】【搜狐網(wǎng)】【鳳凰新聞網(wǎng)】【UC瀏覽器】【天天快報】【騰訊新聞】【QQ瀏覽器】【QQ看點】【360圖書館】等主流平臺網(wǎng)頁版同步刊出。敬請作者自行關(guān)注并查收?。?! 檢索更多作者請點擊下面: 一樓看天下: 承潔 楊衛(wèi)真 孫雙平 曾拓 崔德煌 汪良忠 王家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