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帝/古史今談/原創(chuàng)出品
??古史今談同名自媒體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天天快報
?新浪微博@古史今談
?微信號:lishi696
?古史今談『幫您挖掘人性和智慧的自媒體』
引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白帝按語:
秦楚兩國,可謂仇怨頗深,楚懷王被秦國欺騙,客死他鄉(xiāng),整個楚國上下,無不憤慨;當(dāng)時楚國有個修道高人,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號南公;南公有個非常著名的預(yù)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結(jié)果真一語成讖,陳勝吳廣以“張楚”的名義,拉開了抗秦的第一幕,后來項梁起事,擁立楚王,直到項羽巨鹿之戰(zhàn),幾個月后和章邯的決戰(zhàn),徹底粉碎了秦國主力軍隊,秦國形同虛設(shè),被滅。
今天白帝和大家說一說這千古名戰(zhàn),巨鹿之戰(zhàn);這一戰(zhàn)可以說,從理論上來說,楚軍是不可能戰(zhàn)勝秦軍的,但是奇跡卻不斷上演。
上一期我們曾經(jīng)說到,趙王歇和張耳被困巨鹿,章邯為王離專門建立了一條糧草補給線,而巨鹿城則一天天嚴重消耗,秦軍拿下巨鹿城,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當(dāng)時秦軍有多強,史書上有個側(cè)面描寫,那就是陳余派了五千兵馬,去試一試秦軍的深淺,結(jié)果這五千人,被秦國全吃了,一個活口都沒有。因此陳余雖然坐擁幾萬人馬,但是不敢去救。
《資治通鑒》記載:“當(dāng)是時,齊師、燕師皆來救趙,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余人,來,皆壁余旁,未敢擊秦。”
也就是說,諸侯雖然嘴里來說營救,但是來的時候,都逡巡猶豫,誰都不敢和秦軍正面交鋒,而楚軍呢?楚軍比齊,燕,張敖的軍隊更畏縮,根本不敢過河,甚至楚軍沒打算去救趙國,因為此時的楚軍,大權(quán)不在項羽手里。此時掌握楚國兵馬大權(quán)的是宋義;
宋義在此時,權(quán)威非常大,被楚王封為“卿子冠軍”,意思就是所有楚國軍隊,都歸宋義一個人節(jié)制調(diào)動,而項羽是二把手,次將,范增沾了項羽的光,是末將;
宋義一行人,奉楚王的命令北上救趙,但是在安陽,宋義就按兵不動,一直待了四十幾天,并且下了死命令,誰都不能輕舉妄動,按照宋義的說法,就是去了肯定打不過,不如等他們兩敗俱傷時候,再漁翁得利。
但是項羽不這么認為,項羽認為,秦軍隨便拿下趙軍,不存在兩敗俱傷的情況,項羽果斷認為:“不要慫,就是干。”但是宋義堅決不進兵,項羽無奈,用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殺了宋義,全面接管了楚國的兵權(quán)。之后,項羽派先行部隊過河,在和秦國的交戰(zhàn)中,獲得勝利,并且斷了王離的糧道。這時候,項羽覺得一鼓作氣的時候到了,命令所有戰(zhàn)士,只帶三天的糧實,并且破釜沉舟,抱了必死的決心,沒有留一點兒后路。
過河后,項羽軍和秦軍發(fā)生了九次大的遭遇戰(zhàn),九場連戰(zhàn)連捷,秦軍瞬間懵逼了,面對著一個個不怕死,一上來就和你豁命的除兵,秦軍的膽被嚇破了,天吶,這是人類的部隊嗎?一個個都仿佛帶著血海深仇似的,諸侯軍隊都在遠遠觀望,只見楚軍勢不可擋,以一當(dāng)十!尤其項羽所到之處,秦軍望風(fēng)披靡,一股深深的恐懼從諸侯心里油然升起,此時,諸侯軍方才敢進攻秦軍,并且俘虜了王離。
項羽一戰(zhàn)成名,召見諸侯,諸侯將領(lǐng)進入楚軍轅門的時候,都跪著進來,不敢仰視項羽。從此,項羽成為了各個諸侯的領(lǐng)袖!但是巨鹿之戰(zhàn)也為項羽日后的失敗埋下了深深的禍根,因為這一戰(zhàn)之后,項羽踏上了完全剛愎自用,太迷信自己實力的階段。
柔弱才能勝剛強,而至剛才會輕易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