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遇見小魚鬧窩時或者滑口魚鬧窩時,除了調(diào)漂調(diào)餌料狀態(tài),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釣法就是蘸麻團釣法,這種釣法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通過在搓餌中加入少量的粘粉,然后上鉤后直接把顆粒粘在餌料上,進水后包裹在外面的顆粒會慢慢的脫落入水,即使雜魚鬧餌,也會先搶食外面包括的顆粒,而鉤上的釣餌會安全落底,仍然能起到誘釣的作用;加之老滑魚警惕性非常高,習(xí)慣啄食脫落的食物,因為蘸麻團釣法也能因此吸引老滑魚進窩,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餌料中添加了粘粉,所以滑魚吸食進口后,吐餌時會有相當?shù)淖枇?,非常便于刺中魚唇。
麻團顆粒一般可以是飼料顆粒,比如目前國內(nèi)比較流行的大北農(nóng)、正大、通威幾乎暢銷全國,也可以是藥米,但是整體來說,黑坑用蘸麻團的話顆粒的效果比較好,如果是野釣的話酒米或者浮水顆粒效果比較好。因為蘸麻團的釣法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遇水后就開始慢慢脫落,有點類似人工養(yǎng)殖塘撒拋餌料喂魚的狀態(tài),因為屬于自然脫落,軌跡自然,很快就能誘來魚群搶食顆粒;另一種則是比重非常輕的酒米或者浮水顆粒,酒米和普通沉水顆粒沒啥區(qū)別,但是浮水顆粒則可以進水后吸水膨脹后浮向水皮,整體窩點會形成水底的顆粒不停的上浮跡象,形成動態(tài)誘魚的效果,一般麻團上浮多用來釣浮水養(yǎng)殖魚比較多一些,據(jù)說江蘇、河南等地的養(yǎng)殖魚人工喂養(yǎng)浮水顆粒,所以那里出來的魚比較喜歡吃浮水顆粒。
這兩種麻團釣法基本上沒有什么優(yōu)劣之分,只能說各應(yīng)用在合適的水情和魚情,比如說遇水散落沉底的麻團釣法,非常適合釣5斤以下左右的滑口魚,這種釣法利用的滑口魚警惕性高,會觀察落水顆粒確定沒動靜后在進行啄食,一般來說體型小的滑口魚警惕性相對體型大的滑口魚而言,警惕性還是不算很高,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截口,因此魚竿的硬度和線組建議比正常的線組大一些,應(yīng)對突然截口緊急提魚導(dǎo)致的切線跑魚,而浮水顆粒釣法則適用于釣5斤以上的滑口魚,以及出現(xiàn)小魚鬧窩,小魚鬧窩就不多說了,浮水顆粒進水后會吸水膨脹然后向上漂浮,小魚會追逐顆粒,但是浮水顆粒吸水膨脹后小魚也無法一口吞咽,只能追著顆粒不停的啄食,所以會很快離開窩點,而大體型滑口魚對向下沉落的食物多少都會帶有警惕性,但是對于向上浮動的食物反而警惕性不高,因此會不停的追逐向上漂浮的顆粒,因為這種進食特點,導(dǎo)致浮水顆粒的麻團帶鉤餌,被魚咬中的幾率也不大,但是一旦中魚必定是大魚。
這兩種蘸麻團顆粒的開餌方法,基本上都要用到粘粉,如果沉水散落顆粒,大體按照一整盆餌料最上面一層撒上一層粘粉即可,以手摸著餌料略微有點沾手,但是輕輕的離開餌團不粘住手為最合適,如果感覺沒有粘手的感覺,則需要繼續(xù)在餌料表層上繼續(xù)薄薄的撒上一層,繼續(xù)試手感;而選用麻團顆粒的大小,則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以及魚塘或釣點魚口的情況來做判斷,沒有標準化的建議。
浮水顆粒開餌時,用粘粉的量要求適當?shù)拇笠恍D水比先按1:1或者1:1.1先開好,不要成團的情況下撒上相對厚一些的粘粉,開餌的手最好沾濕后快速攪拌勤打多打,一直到手摸餌料后有明顯的粘黏感,并且明顯有餌料殘留在手上就說明可以了。需要最后總結(jié)注意的是,蘸麻團釣法,一般多用在黑坑偷驢、野釣遇見漂相雜亂等情況,一般不適用于魚口快、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