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莊戶人家

(非虛構(gòu)·基層寫生)

莊戶人家

姑 家   丈母娘

董 華 《 光明日報 》( 2012年03月30日   14 版)
插圖:方金鳴

    爹媽倆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扁擔(dān)抱著走?!蹦鞘撬且粋€時代,農(nóng)村婦女的共有命運(yùn)。然爹娘終生廝守,終生信任,終生和睦,共同生活了72年。

    “哎,吃飯嘞——”

    這拖長了尾音的喊聲,常在伏天兒的晚飯時刻響起。

    爹是一個“吃涼不管晌兒”的松心人,晚飯之前愛串門兒。娘就站在大門外邊,向街的左右喊。

    “哎”,是爹媽之間長期共許的,她對爹的稱謂。

    鄰家也聽出來了語音,催促:“別大沉屁股了,快回吧!”爹這才站起身,笑呵呵而歸。

    爹媽倆同一個“兔”屬相,同一般大的年紀(jì)。爹的面孔紅,媽的皮膚白。爹為生產(chǎn)隊趕馬車,媽在家忠心耿耿做九口人的飯。

    媽是12歲時登我家門兒,“童養(yǎng)媳”。暴露了這個身份,您別以為俺家庭歷史有問題:過去,不只大戶人家,循照此例;窮苦人家也有。知根知底,上下連村的窮苦人家相準(zhǔn)了,這家將早晚“臉朝外”的閨女打發(fā)走,少一個“吃飯”的“累贅”;那家添了一個早出力的“幫手”;并形成契約。俺們就屬于后一種人家。

    孩童時,即在同一口鍋里淘飯,同一個屋檐下長大,感情自然會深厚。臨到白了頭發(fā),爹媽在一塊兒,讓外人看,不單是夫妻,而更像兄妹、姐弟。一個脾氣“軸”,一個性子“順”,一輩子他倆卻沒鬧出大意見?!胺蚱尴鄡骸蓖煸诹艘黄穑值胤虺獘D隨。

    看多了的,爹趕大馬車給生產(chǎn)隊拉莊稼時的神態(tài)。那么多七股八杈的莊稼秸稈兒,那么高的秸稈兒垛,他碼放得順順溜溜,不顛不撒。穩(wěn)坐于車轅上邊揮鞭桿兒,他樂樂呵呵。

    看多了的,媽媽坐在香椿樹下的板凳上,納鞋底兒,搓麻線。一把錐子,一把剪,一綹兒麻,是她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一雙鞋,千千線。她不時地將大號針蹭一蹭鬢角,然后一針一線地納過去。鞋子做得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

    父親是一個獨(dú)生子;父母卻生育了我們四個弟兄,還有一個姊妹。他天生面相好,大耳,大耳垂兒,伸出10個手指,他還常以“九斗一簸”的指紋自詡。對于四個兒子相繼跳出“白薯鍋”,他將全部功勞歸于自己。人傻實(shí)在;別人當(dāng)面揶揄:“秧兒不濟(jì),結(jié)好瓜……”他竟聽不出其中的味道來。

    娘卻不然。見爹樂癲了的形態(tài),當(dāng)著人面從不搶白。待鄰人走了以后,慢條斯理地跟爹一人講:“是兒女們個個兒爭氣……”

    父親口訥。母親的評語僅四個字:拙嘴笨腮。并另有描?。河苣灸X袋。受人欺負(fù)時,他雖拳頭攥緊,卻只會喘粗氣…… 

    而娘會講道理。她總講:“說倒人,比打倒人強(qiáng)。”她用民諺的形式解說事理,一折折娓娓道來:“兒的生日,娘的苦日?!薄皩幨股碜邮芸啵皇辜贡硟菏軣?。”“寧讓家貧,別讓路窄?!薄皩幗o窮人一口,不給富人一斗?!薄叭私o咱一根豆角,要還人一條黃瓜……”

    父親太過于老實(shí),一輩子沒主動與人爭吵。有時,做兒女的都替他憋氣,嫌他“窩囊”。然而,集體交給他的單獨(dú)任務(wù),任何時候生產(chǎn)隊長都放心。晚年,他趕車給煤礦療養(yǎng)院送補(bǔ)給品,米面、白糖、水果、糕點(diǎn)……凡吃食都有,而我家卻連一把瓜子、花生都未見著。

    老娘她終生恪守婦道,平素不串閑門兒。任何的飛短流長,進(jìn)了我家的門,都會沉了底兒。而別人來家里借東西,凡是有的什物,即不吝惜。熱心腸的娘,不但會讓人拿走了針,還會將一綹兒線舍去。她常說給我們聽:人張口容易,閉口難……

    父母親都行孝道。這一方面,在我的老家,有口皆碑,已是定評。對于我們的祖父母,父親的進(jìn)孝形式,是聽話。從我記事起,就未見他有過“忤逆”。都一把年紀(jì)的人了,祖父母說啥還是啥。正所謂“樂其心,不違其志”是也。母親在祖父母面前的表現(xiàn),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從未見過她賭氣,摔盆子摔碗兒。吃飯時,先給祖父母端上來;吃下去一碗,再盛上一碗。并不支使兒郎。

    祖父母去世以后,年年的三十晚上,他倆先一通兒忙。并互相囑告:給爹娘的煙帶了沒?酒裝沒裝上?到墳前說個啥……直到爹囁嚅而去方止。爹自墓地回來,才真正是大團(tuán)圓坐下來的時刻。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扁擔(dān)抱著走?!边@一句話,俺老娘講過。那是她那一個時代,農(nóng)村婦女的共有命運(yùn)。然爹娘終生廝守,終生信任,終生和睦,共同生活了72年,——這一點(diǎn),讓我好生羨慕。

    老爹識字不多。解放初,僅上過“掃盲班”。他能夠背誦的,就兩本書上的幾句話?!度纸?jīng)》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茍不教,性乃遷……”那開頭兒的幾句?!栋偌倚铡分校洔?zhǔn)了的,是有我家姓氏:“熊紀(jì)舒屈、項(xiàng)祝董梁”,那一趟兒。

    老娘呢,跟他比,這還不如。新社會“獎賞”給她的名字,“楊淑蘭”仨字,她一個不識!

    姑 家

    她是背著“王董氏”的名字,離開人世的。血脈相傳。盡管姑姑去了,但我也割舍不下那里的親情、那個家庭里的溫暖。

    “姑舅親,輩輩親。砸斷骨頭,連著筋。”

    祖父母生育了一兒一女。這名女兒,必然是我們的姑姑。

    她嫁在距離我村8里路,向東去,平原上的一個中等村莊。村名“竇各莊”。

    去她家,要翻過一道叫“老虎圈”的野山坡。一條羊腸小道。經(jīng)過時,??匆娨巴门P在路旁。人驚醒了它,它并不跑遠(yuǎn),蹦跶了兩下,站住,回過頭向你張望。那意思,好像讓你再逗一逗它玩兒。

    年歲太小的時候,是爺爺領(lǐng)著認(rèn)的門口兒。我認(rèn)識路了,上學(xué)了,常在寒暑假兩個假期里,背著書包帶著作業(yè)本兒,獨(dú)自前往。

    我愛去姑姑家,不僅因?yàn)橹烙醒夑P(guān)系;更主要的,是她待我們弟兄好。

    其中,“形而下”的因素,不容忽略:她家境比俺家強(qiáng)。

    我們家,很少見到用整糧食喂雞。奶奶、媽媽飼養(yǎng)雞,是用剁碎了的野菜摻麩皮的混合飼料當(dāng)食。雞兒們,見不到精品。

    而姑姑這里,卻截然相反?!耙缘埃Z食換。”她申明自己的主張。“咕、咕、咕咕……”,就見她端著少半瓢的玉米粒兒、好麥子,撒開來喂雞。我看著都心疼。

    在她家,我能吃幾天的凈米凈面。尤其那從小菜園里水井旁邊揪來的黃花,打鹵,拌投過水的手搟面條,吃起來特別香。我再不用見著餐桌上的蒸白薯而發(fā)愁了。

    小孩子饞。我喜好吃什么,姑姑都知道。她天天給我吃煮雞蛋。將氽子舀進(jìn)半氽水,插入爐口,放進(jìn)兩個雞蛋,不一會兒,氽子就“咕嘟咕嘟”地?zé)_了。在我等得心急的時候,雞蛋也熟了。姑姑將氽子里的水潷掉,又將雞蛋放入了冷水碗兒,浸了浸,遞給我手。

    剛剝了殼的煮雞蛋,還燙手,有一股蛋腥味兒。左右手倒替著,捏開了凝成亮瓷樣的雞蛋清,里邊的蛋黃,金黃金黃,內(nèi)心兒還有深紅色,仿佛著了油彩,吃起來沙沙膩膩的,——香!

    除了雞蛋解饞,還有花生,還有核桃。也比我家里強(qiáng)?!肮仁蛏蠄?nbsp;,核桃滿瓤?!笔罴倮?,吃上鮮核桃。鮮核桃的仁兒,甜津津的,爽口。就是有一個缺點(diǎn):砸開了青皮時,青皮的水兒太染手。兩只手的手指、掌心染了漿,變成了黑色;斑斑點(diǎn)點(diǎn),十天半月,洗不下去。

    我們弟兄四個,都愛往姑姑家跑。有時單獨(dú),有時搭伴兒。

    有一回,我就和哥哥一起去了。哥哥自小與我性格不同。他愛干凈,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會揉搓板兒。還會使用針線,釘個扣兒,縫個補(bǔ)丁,都行。我娘常常夸他:“比拙媳婦兒都強(qiáng)!”而就在那一回,他使用針時將一根針弄斷了。不知姑姑說了句什么,他起了急,賭氣說:“弄折了你一根兒,我買一包去!”當(dāng)時,都以為他說的是氣話,結(jié)果他還真去了供銷社,買回來了一包針。他將針遞給了姑姑,就向外走了;姑姑急喊,急追,他竟連頭也不回。追到村外,姑姑站在了地埂子上止步。我見她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兒,雙眼閃著淚光……

    我見到過,她和姑父一起回娘家時的一個情景。雖說我父親為獨(dú)子,但董氏家族叔伯弟兄很多;這些“舅爺兒”常與姑父開玩笑。我姑父這人,粗通文墨,然不擅言語,在眾舅爺、眾妗子面前,總是在話語上面吃虧??邶X靈俐的姑姑,自然會為他開脫、百般維護(hù)。姑父其人,身高體大,飯量也強(qiáng)??此笸脒B續(xù)端飯,能說會道的舅爺就看準(zhǔn)了對象,即開始語言“轟炸”。這時刻,姑姑卻不做過多袒護(hù),而站到了眾弟兄的陣線上,抿著笑口而說:“——老牛,全憑吃!”

    一句話,引來了大家哈哈一笑。

    記得姑姑生前,每年“清明”都回娘家給祖父母上墳。年輕時,由姑父騎自行車帶著她;年老了,姑父蹬一輛小三輪車,送她來。晚年,她也和我母親一樣,自己走不動了,才不來上墳。

    她是背著“王董氏”的名字,離開人世的。血脈相傳。盡管姑姑去了,但我也割舍不下那里的親情、那個家庭里的溫暖。我?guī)缀跄昴耆タ赐赀~的姑父。我認(rèn)為,看姑父,就是對姑姑最好的懷念。

    丈母娘

    我錦心繡口的鄉(xiāng)親們豐富了民間的諺語庫,將老版本“實(shí)頂實(shí)”的歇后語,進(jìn)行了修訂,其新版句式為:“丈母娘疼姑爺——石頂腰!”這話把兒,留在了鄉(xiāng)村,已至我胡子白。

    “小兔崽子,給我出來!你拿唾沫兒沾媳婦……”

    這個站在我家大門口的,四十幾歲婦人,手掄一根葛針條,氣力十足地一迭聲叫罵。

    罵語中,順了口,不留神將我奶奶對我的昵稱“二羔子”,也一塊兒喊了出來,引得過街人和圍觀者一片笑。

    此叫罵者,即是與我已私訂終身、她大閨女的母親。

    那一場于門前突如其來的叫罵,驚嚇得我膽小如鼠的父母不敢出屋。

    我也于后院自己的小屋內(nèi)膽怯。同時又覺得她罵的很對:我爹媽同齡,屬“兔兒”,而我也屬“兔兒”,不是“兔崽子”又是什么?再者,因?yàn)榧腋F,在談情期間,未曾給她女兒買過任何物品,這不是用“唾沫兒沾媳婦”,又是什么?這般罵的實(shí)際,我一點(diǎn)兒不委屈。

    論家庭,她家境比我家好。我內(nèi)心早已經(jīng)確定的岳父,是一名老工人,有比較高的工資收入,而其三兒三女都已在生產(chǎn)隊掙上工分。年終結(jié)算,也能從生產(chǎn)隊拿回錢來。而最要命的,輩份兒上不合,論鄉(xiāng)親,那罵上家門來的人,屬“奶奶”一輩兒。

    心中有這般顧忌,最初連怎么尊敬地稱呼都成問題。

    她家與我家不屬于一個生產(chǎn)隊,而居住距離卻不足二百米。我去田間干活,若抄近路,從她門口過最近??晌矣信略谙龋I峤筮h(yuǎn),就為避開碰面。那一回不知為何轉(zhuǎn)錯了腦筋,經(jīng)她門口,值夏天歇晌時分,街巷空無一人,正暗自慶幸之時,恰遇老人家從院里邊出來。躲也躲不及,僵立稍頃,遂壯著膽前行。見面總要問候,遂省略了主語,問她“干啥去?”未聽答音,卻見彎腰低頭;我正為之詫異,一塊石頭朝面門投來。驚慌失措地躲閃,那塊石頭砸在了我腰間的筐上,“嘭”地一聲彈響之外,還有余音:“——你小兔崽子,往哪兒跑!”我被嚇得魂飛魄散,掉過頭來就跑,背筐里鐮刀被甩丟在了大街上。

    其后,口頭文學(xué)有了新內(nèi)容,我錦心繡口的鄉(xiāng)親們豐富了民間的諺語庫,將老版本“實(shí)頂實(shí)”的歇后語,進(jìn)行了修訂,其新版句式為:“丈母娘疼姑爺——石頂腰!”

    這話把兒,留在了鄉(xiāng)村,已至我胡子白。

    親事已定,大局難回。岳父母就也只得順應(yīng)現(xiàn)實(shí),允我登門認(rèn)親,下聘禮。按鄉(xiāng)俗,備六盒禮:二筒兒茶、二條煙、二瓶酒、二斤糖、二十斤掛面,——上為雙數(shù)。另有一塊帶肋骨的鮮豬肉,其意表示為母女骨肉相連,女兒離開了娘懷。

    初次因親事登門,改變稱呼,太緊張。嗓子眼里滾出來的“爹”、“媽”二聲,比蚊子盤旋展翅的聲音還低。

    答謝“姑爺”,我接受的贈禮是:一雙白塑料底、燈芯絨面的松緊口鞋,一件中山裝和一條“的確良”深色單褲。

    自以為離其家門很近,用自行車步行接親即可,不料岳母發(fā)脾氣,以風(fēng)俗古訓(xùn)制止。為求得岳母滿意,這七十二拜之后的“一哆嗦”,即懇請我的堂叔幫助,動用了最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機(jī)”,迎娶新娘。

    我的岳父母,是兩種不同性格的人。岳父性情溫和,天性善良,而外表懦弱,其為新中國第一代煤礦工人。他最精通的技藝,是將煤塊兒和煤矸石,一眼分開。家里的事情,他不做主,下班休息在家時,只憋在屋子里面抽煙,或干一點(diǎn)兒零碎小事。他對岳母的要求,是保證他能夠上好班,吃好飯,并將準(zhǔn)備要帶走的飯菜,裝好飯盒。岳母的風(fēng)格,則是雷厲風(fēng)行;主持正義,性格剛強(qiáng),不懼怕農(nóng)村的強(qiáng)大勢力。然而,對丈夫、對公婆,卻又十分地賢淑。

    岳母常年在生產(chǎn)隊勞動。田間里的任何農(nóng)事,從重體力的粗活兒,到菜田的精細(xì)技術(shù),樣樣兒拿得起來。并且,干活兒麻利,起帶動作用。

    就因?yàn)樗宰鹦?、集體事業(yè)心忒強(qiáng),就看不慣別人偷懶。見別人出工不出力,干活兒泡蘑菇,她生氣。有時,她鋤地早到地邊,還有數(shù)人在地中間綴著,便提鋤插腰斥責(zé),羞得他人趕緊加快了干活兒的速度。就她那樣兒,比生產(chǎn)隊長還操心。

    就是由于離娘家門口近,我們有了兒子以后,為了不誤上班,兒子剛出滿月,即給岳母大人送去。從吃奶粉,到會吃雞蛋黃兒,到學(xué)步,到上小學(xué)、中學(xué),我們是將他全日制整托。只在工廠休息時間,我妻子才有半個小時的探望。我則是多憑寫稿,換回營養(yǎng)費(fèi)和交學(xué)費(fèi)的錢。兩位老人對待我兒子是真心疼愛,兒子生病了,老人家抱著去醫(yī)院,是趕天趕地的急,扯心扯肺地痛。他學(xué)會騎摩托車了,老人家不放心,剛打著了火兒,就近身囑咐:一路要多加小心……

    老人家的過度疼愛,反而使父子感情疏遠(yuǎn)。學(xué)校在村中,兒子放學(xué)必由我家門口經(jīng)過,遇休息日,我在大門口專等候他回家吃飯。我截留了幾次之后,便不肯再來;后來發(fā)現(xiàn),他是從我家的對面,別人家的房后胡同遁離。被我見著了,他的小書包緊貼著小屁股,呱呱地快跑,怕我留、怕我追……

    兒子長大,接受了姥姥姥爺?shù)钠焚|(zhì):心地善良,而且正直。只是雷公臉兒的脾氣,時常讓我接受不了。他對二老的一片孝心,達(dá)到了我的愿望。

    我見過許多次岳母在“自留地”里的勞動,她掄平筢打畦埂兒、挎斗箕撒麥籽,一直視她為強(qiáng)悍能干的榜樣。然不經(jīng)不由間,卻也發(fā)現(xiàn)了她加快的衰老:頭發(fā)變白、變稀了,腿腳也慢了;背一筐棒子秸,竟也顯十分吃力……此時被我看見,免不住一陣心酸。

    老人家的并發(fā)癥先始于眼疾,雙目白內(nèi)障。我倆接她來我家調(diào)養(yǎng)。只要我在家,她不在一起坐,只獨(dú)處一室的小天地,一個人默坐床沿兒。聽客廳里我們大小人兒說話,她偶爾帶著笑聲,搭一兩句言,那么仁義。我妻子每日早晨給她沖一碗雞蛋湯,她接受;而再要提供其他類營養(yǎng)品,她卻不允。她的神情,像是給我倆“添了累贅”似的,讓我看著心傷。

    她偶爾獨(dú)自下樓,去縣城的街上換換心情。我就很奇怪: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返回,憑何記準(zhǔn)了樓號和樓層……

    岳母去世,我于極度悲慟之中,撰寫一聯(lián),懸于挽幛之上,道是:

    打也是愛,罵也是愛,終教姻緣結(jié)成雙;何期再世做東床

    生也剛強(qiáng),死也剛強(qiáng),不使疾病累兒郎;留得家門日月長

    ——令睹者唏噓。

    董華 北京市房山區(qū)坨里村人。農(nóng)民出身?!袄先龑谩背醵W(xué)歷。創(chuàng)作以農(nóng)村題材散文為主;目前已出版《還是鄉(xiāng)情》《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大事小情》等多部作品?,F(xiàn)為中國作協(xié)會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拉呱拉呱當(dāng)油工——學(xué)徒記【001】
元辰私坊||紀(jì)實(shí)散文:《七秩煙云》之“家族傳說” 三 叔叔姑姑 四 舅爹姨媽
看姐姐
有些文藝、有點(diǎn)前衛(wèi)的姑父
智能鎖,智能鎖
中考專題復(fù)習(xí):開放性題型的答題技巧-中學(xué)語文閱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