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山東濰坊青州古城的南門阜財門,向北直行不多遠,就是偶園。
坐落在古城繁華地段的偶園,有著江南庭院的秀美,也有著北方園林的豪爽大氣,最重要的的是偶園曾是衡王府的東花園,因此,園子里的格局與皇宮里的御花園有許多相似之處,由此成就了其江北名園的地位。
說起偶園,必須要介紹一下他的主人。馮溥(1609-1691) 清初的大臣,青州人。字孔博,號易齋。順治三年(1646)進士,1671年晉升到文華殿大學(xué)士。
偶園是馮溥告老還鄉(xiāng)后修建的園子。說起告老還鄉(xiāng),還有一段故事。馮溥為官時因?qū)W識淵博,生性剛直不阿,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深得康熙皇帝的重用,康熙皇帝稱他為“輔弼重臣”。馮溥曾在64歲時提出告老還鄉(xiāng),康熙皇帝沒有批準,曰:“卿六十四歲未衰也,俟七十乃休耳”。就這樣直到74歲才準他告老還鄉(xiāng)。
這處園子連同北面的宅邸、宗祠是馮溥完整的住宅,是一處清代古建筑群。只可惜宅邸、宗祠現(xiàn)在已經(jīng)所剩無幾,唯有這處園子保存至今,默默地向人們介紹青州古城的這戶名門望族。
偶園取自于“無獨有偶”。園中景致迷人,盛夏時節(jié),走進園子第一眼看到的是角落里隨風(fēng)搖曳紅色的楓葉,那份古樸與生機不禁讓人心中一動。園子里的每個角落,看似平常卻能品出那份刻意與獨具匠心。
存誠堂為馮家馮子履、馮琦、馮溥三進士的故居,因而人稱“一屋三進士”。晚年的馮溥在偶園“存誠堂”中度過了十多年的悠悠歲月,這里殘存著這位青州市自古至今官職最大,任職時間最長,德高望重的國家一品大員的生命中最后的記憶。
佳山堂是馮溥接待客人和寫作的場所。在他晚年生活中寫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篇,記錄了悠閑的生活。其中著名的《佳山堂詩集》就是在這里完成的。
“大齊碑”也是園中的老古董。碑首雕刻了兩條俯首盤旋的巨龍,碑的一面刻有“龍興之寺”,另一面碑文記載了北齊青州刺史婁定遠重修南陽寺的功德。
奇石是偶園的一大亮點,在園子里看到不少的形狀各異的石頭,其中有福、壽、康、寧四大奇石。說到奇石,這里還流傳著“一兩石頭一兩銀”的故事:馮溥去世后,馮家家境逐漸衰敗,他的后人只能靠變賣家產(chǎn)維持生計。一位南方富豪有心想買這4塊奇石,商議好價錢是一兩石頭一兩銀。富商回去籌措銀兩,馮家后人卻一夜無眠,他后悔將鎮(zhèn)園之寶變賣,不賣又怕人家說他不守信用。后來還是他的夫人出了個主意,稱奇石的時候要連同雕花石質(zhì)底座。因這樣計算比原來預(yù)算高出太多,富商只好放棄購買奇石的計劃。
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光影流離,讓人們看到歲月、時光的流淌,也讓人們看到花好月圓的當(dāng)下。
幽靜的偶園,將它的芬芳彌散在古城,用它的斑斕浸染著古城,走進偶園也就走進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中!
溫馨提示:
偶園門票3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