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是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也是非常喜歡的詩人,尤其是他那一首《陋室銘》更是激勵了萬千讀書人的心,不過他之所以能夠?qū)懗鋈绱苏駣^人心的作品,其實還是因為他的自身經(jīng)歷所導(dǎo)致的。畢竟他不僅僅是一位詩人,是一位文學(xué)家,同時他也是當(dāng)時朝廷中的一位官員,而且還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中的重要人物,只不過也正是由于這次革新活動的失敗,他被貶為郎州司馬。
而且,他的被貶也并不是只是一次,相反,他是經(jīng)常性的被貶,而且,被貶的地方還一次要比一次偏遠(yuǎn),在被貶的過程中還會繼續(xù)被加貶,這真的是換作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忍受的,好在他不是別人,他是劉禹錫。但就算是他,其實心中也是不好過的,在被貶的這些年,他寫下了很多思念家鄉(xiāng)的作品,而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就是一篇他在被貶期間所寫下的詩,在這首詩文之中,他將自己羈旅的艱辛與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寫的淋漓盡致,無比感人。
秋風(fēng)引
唐代: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讀過這首詩之后,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這首詩的詩文真的非常短,只有短短4句共計20個字,然而他卻用這極短的篇幅將自己對于家鄉(xiāng)的那份思念寫得入木三分,讓人能夠親身體驗到他的這種感情。在他寫這首詩時是在被貶南方之時,那是一個秋天,因為看到大雁向南飛去,所以便勾起了他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于是他就揮手寫下了這首詩。
在這首詩文的前兩句中,詩人以'秋風(fēng)'和'群雁'開始寫起,其實我們都知道,秋天原本就是一個非常傷感的季節(jié),大雁也是會引起人們思念的一種景物,可想而知,詩人此時的心情是非常落寞的。而他之所以以此開始寫起,也正是為了營造這種非常落寞、孤寂與蕭瑟的氛圍,畢竟他長年被貶,這樣的生活早就已經(jīng)讓他感到身心疲憊。
有一天清晨他在院中徘徊,陣陣的秋風(fēng)便迎面的吹來,不僅吹響了樹上的葉子,而且也送走了一群向南飛的大雁。在這種種景色的襯托之下,他此時被貶的生活就顯得更加落寞艱辛,畢竟大雁還能有回家的那一天,可是他劉禹錫的歸期到底是何時卻是不得而知。
接下來在這首詩的下兩句中,詩人將眼光從天邊飛走的大雁落到了庭院之中,他望著眼前秋風(fēng)吹過樹木的景象,耳中回響的是樹葉發(fā)出的聲響,他明白,這些讓人感到無比悲傷的秋天景象,也只有他這些不得不居于他鄉(xiāng)的人才能最先得知。
在這首詩文之中,最妙的就是詩文的最后一句'孤客最先聞',雖然只有短短5個字,可是卻將那種獨自一人淪落在異地他鄉(xiāng)的那種凄苦心情描繪的淋漓盡致,而眼前的這些秋景也確實只有落在這些'孤客'的眼中,才會感到萬分的悲傷。不得不說,這真是一首很讓人感到傷感的詩,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