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歷史悠久、人文璀璨,遠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曾在滕州地域繁衍生息,滕州發(fā)現(xiàn)的“北辛文化遺址”,表明那里是中華文明最早發(fā)源地之一。
山東滕州北辛文化重要遺址分布示意圖
古時滕州還有“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之稱。許多我們耳熟能詳、在高中課本中曾學習過的歷史名人,如墨子、魯班、奚仲、孟嘗君等均出自滕州。
奚仲(公元前22世紀),夏朝時期薛國人(今山東滕州人),薛姓始祖之一。如今在在滕州官橋鎮(zhèn)還能看到歷經(jīng)4000余年的薛國故城遺址。
滕州薛國故城遺址
奚仲是遠古時期發(fā)明家,因善于造車,掌管夏朝車服,被后世尊為“車神”。
許多早期文獻都提到奚仲造車的故事。
可以看出,當時奚仲的社會地位,與倉頡、后稷、夏鯀等遠古傳說牛人并肩,也能看出馬車在當時的重要性。
商朝時期車輿圖
在遠古時期,車輿是反映當時科技與制作水平的代表性器物。據(jù)《周禮·考工記》所言,車輿的制作,涉及木、金、皮、色等多項手工業(yè)技術(shù),即所謂“一器而工聚者,車為多”。這也是奚仲地位如此高的原因。
馬車的流行,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進一步促進了道路建設(shè)、商業(yè)貿(mào)易和各地之間的文化往來。
魯班(前507年~前444年),姬姓,公輸氏,人稱公輸盤/公輸班,和墨子一樣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今山東滕州人),后又移居楚國。
魯班早已成為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在國內(nèi)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還有班門弄斧、有眼不識泰山等膾炙人口的成語。
滕州魯班紀念館
魯班一生中有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其中許多發(fā)明在24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在使用。
如被葉片割傷后發(fā)明的鋸子、“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矩(魯班尺)、木工劃線用的墨斗;以及傘、鎖鑰、石磨、鏟子等等。正是這些工具幫助古代木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質(zhì)量,土木工藝大幅進步,木匠的地位不斷提高,所以魯班被后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始祖。
值得一提的是,魯班與身處同時代的墨子還有過交集?!赌?公輸盤》記述了一個故事:
公輸盤(魯班)為楚國設(shè)計制造了云梯,打算進攻宋國。墨子聽聞后立即前往楚國企圖阻止戰(zhàn)爭。墨子先在道理上說服楚王,又與魯班進行“沙盤模擬攻防戰(zhàn)”,最終防住魯班所有攻勢,楚王也放棄攻宋。史稱“止楚攻宋”。
季羨林為滕州題寫:墨子魯班,善國雙圣
墨子(前476年~前390年),春秋時期魯國人(今山東滕州人)。他創(chuàng)建的墨家學派,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非儒即墨”之稱。
滕州墨子紀念館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nóng)民出身的哲學家,或許和出身有關(guān),墨子思想的特點是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天下大愛”,主張“非攻”與“愛民”,即“愛利百姓”,以“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為己任。
所以如果你看《墨子》和墨子學徒著作,會發(fā)現(xiàn)內(nèi)容皆以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為準繩。
與此同時,墨子在宇宙論、數(shù)學、物理學、機械制造等方面屢有建樹,被贊為“科圣”!清朝物理學家鄒伯奇甚至提出了“西學源出墨學”的說法。他認為西方的天文、歷法、算學等都源于《墨子》,并依據(jù)墨子的理論做過小孔成像實驗,制造出望遠鏡和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照相機。
愛國志士易白沙曾評價墨子說:其學勇于救國,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眾,保弱小之邦,雖大國莫能破焉。
正因為墨子在中華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國第一顆量子衛(wèi)星也被命名為“墨子號”。
滕文公(?—前318年),戰(zhàn)國時期滕國(今山東省滕州)的賢君,世稱元公。
之所以稱其為賢君,是由于滕文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專門拜見孟子請教治國之策。
《孟子.梁惠王下》: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筑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待滕文公做國君后,不出數(shù)年,滕國人丁興旺,國富、民強,自愿來滕定居者絡(luò)繹不絕。并被孟子譽為“善國”。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學過《滕王閣序》,雖然與滕文公無關(guān),描述的是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李元嬰在南昌興建的滕王閣。但是李元嬰曾在唐貞觀十三年受封為滕王,封邑恰是山東滕州,最早的滕王閣也是在滕州所建。
孟嘗君(?—公元前279年),原名田文?!皯?zhàn)國四公子之一”,當時有名的“高富帥”,封襲其父爵于薛(今山東省滕州市內(nèi)),又稱薛公。如今在滕州薛國故城中還能看到孟嘗君墓。
在戰(zhàn)國時期,養(yǎng)“士”是上層社會的時髦風氣,無論國君、權(quán)臣都盡可能的多收養(yǎng)門客,并以此為榮。
孟嘗君憑借祖上蒙蔭,收養(yǎng)門客多達三千人。秦相呂不韋、燕太子丹門下門客也有千人以上。這些門客,大部分是因為戰(zhàn)敗而氏族沒落的貴族,只能投奔到其他貴族當門客。
孟嘗君養(yǎng)三千門客,為他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如馮諼的焚券市義。當時孟嘗君發(fā)布一則“任務(wù)”,找人為他去封邑薛城收債。馮諼主動請纓。結(jié)果他到了薛城私自把債券合同都燒了,回去跟孟嘗君復命:為您買義。惹得孟嘗君很不高興。但是一年后孟嘗君被罷免,當他回到封地薛城時,看到薛城百姓夾道歡迎,才明白馮諼的用心,明白“義”之所在。
此外還有我們熟悉的雞鳴狗盜。當時秦昭王想招募孟嘗君,孟嘗君去秦國后卻被軟禁起來。他依靠門客“學狗打洞”偷狐白裘、學雞叫騙開城門,最終逃出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