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啟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1
王翰,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杜f唐書》本傳稱其“櫪多名馬,家有妓樂”,家境豪富,不難想象?!鞍l(fā)言立意,自比王侯”,可見性格也很豪邁。恃才不羈,能寫歌詞,自歌自舞。景云元年(710)中進士,先后舉極言直諫、超群拔類,賞識他的張說當政時,召為秘書正字。張說罷相,遭到連累,被貶為仙州(今河南省葉縣)別駕。仍游樂飲酒,再貶為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司馬,卒于道州?!度圃姟反嫫湓娨痪恚?,風格以風華流麗為主?!讹w燕篇》借趙飛燕諷刺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淫佚生活。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可見王翰在當時詩壇、文壇名聲之盛。
2
夜光杯,東方朔《海內(nèi)十洲記》:“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p>
琵琶,據(jù)劉熙《釋名·釋琵琶》說,琵琶是馬上彈奏的樂器。
3
說這是一首飲酒作樂的詩,不會有爭議。但是,在什么情況下飲酒,有不同的理解。
問題出在“催”字上。催字至少可以有三種理解:一、催發(fā);二、催飲;三、彈奏(琵琶)。
催發(fā)就是催促將士出征。作為將士之一,詩歌主人公正面對葡萄美酒,準備暢飲一番。但是,軍隊出征的琵琶在馬背上奏響了。
催飲,即楊炯《送臨津房少府》中的“弦奏促飛觴”。意思是,戰(zhàn)場歸來,軍中舉行慶祝宴會,琵琶彈奏的樂曲在催促將士們加快飲酒的節(jié)奏。
彈奏,指慶祝宴會上,琵琶彈奏起來,表示宴飲開始了。
催飲、彈奏兩種理解意思相近,可以合并,有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唐詩選》所說的:“這是戰(zhàn)罷回營,設(shè)酒作樂的情景?!?/p>
相比之下,以催飲、彈奏較為合理。上陣前將士自己用夜光杯飲葡萄美酒不合情理,當時軍隊幾乎也沒有彈奏琵琶催促將士上前線的做法。
4
關(guān)于這首詩的情調(diào),也有不同的看法。
詩的后兩句,是悲傷語還是諧謔語有分歧。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認為是“故作豪飲之辭,然悲感已極”。施補華《峴傭說詩》:“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lǐng)悟?!?/p>
我的看法是,從閱讀角度講,杜甫有詩句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西方文論有“移情”說,兩種看法各有道理,可以并存。但如果是揣摩詩人本意,諧謔語說較為合理。這是盛唐作品,作者王翰又是性情豪邁之人,知人論世,他不太可能作悲傷語。
不過,從人性上說,人死不能復生,“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即使是自信滿滿的盛唐人,戰(zhàn)死沙場也不是喜慶之事,偶爾悲傷一下也是合乎情理的。
5
胡應(yīng)麟《詩藪》評此詩為初唐之冠。
王世懋《藝圃擷余》認為要選唐詩七絕第一,“當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渙‘黃河遠上’二詩求之”。
王世貞《藝苑卮言》盛贊此詩是“無瑕之璧”。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氣格俱勝,盛唐絕作?!?/p>
至于這詩的具體好處,說得并不多。清代學者徐增《而庵說唐詩》有個說法,可以參考。他認為,這首詩的妙絕處在頓挫,六頓一挫。六頓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一挫是“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其實,這首詩的主要魅力,除表現(xiàn)了盛唐人特有的樂觀、曠達胸襟以外,還有通過“葡陶美酒”、“夜光杯”、“琵琶”等詞語營造出的濃郁的西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