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晶晶。有兩句話相信大家肯定聽過很多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但我們可能還沒意識到的是,我們常常和身邊的人打交道,會形成一個小圈子。而這個小圈子,正在把我們變成和他們一樣或者類似的人。
- 1 -
前些天我在后臺收到一條留言,有位同學問我,怎么樣才能讓自己保持自信,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其實我也不敢相信,這位同學說她的舍友在她準備考研的時候就像變了一樣。經(jīng)常質(zhì)問她為什么不一起出去玩,指責她不重視宿舍情。
舍友完全不理解她為什么要花費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考研。
“花那么大勁,又不一定能考上多好的學校。六級都沒考過,還想著考研……”
最后她的考研結(jié)果非常不如意,她跟我說,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她陷入了自我懷疑。明明自己在大一大二是個很自信的人,最后卻只記得身邊的人說自己很差勁。
甚至,她因此誘發(fā)了抑郁癥,不敢踏出家門找工作,跟談了很久的男朋友分手。
這位同學的故事讓人惋惜,但也非常真實。我們所在的圈子,會影響我們的人生。混錯了圈子,說不定會活生生地把自己的努力殺掉。
接近什么樣的人,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要走什么樣的路。
喜歡學習的朋友會帶我們一起去圖書館,自律的朋友會讓我們一起健身,而不喜歡上課的朋友則會拉著我們一起逃課。
大多數(shù)人都太容易被生活中的其他因素羈絆了,眼里盯著六便士,心中自然就再無月亮。
因為一旦身處某一個集體中,我們就會不自覺和集體中的其他人保持一致,習慣、適應(yīng)這個集體。
就像是煮青蛙的溫水,剛開始我們不會覺得不舒服。到未來,它卻會有可能抹殺掉我們的努力。
人還是那個人,但如果圈子變了,人也就變了。因此,最好趁早遠離跟自己磁場不合的圈子。
- 2 -
一個正確的圈子會有多大的作用?大概就是一張邀請函吧,它會幫助我們認識對自己實現(xiàn)目標有幫助的人,鞭策我們進步。
朋友瑞瑞一直以來就想要在知識付費行業(yè)做出一番成績,大四的時候就找了一個相關(guān)的實習。
同期進公司的實習生們,把她拉進了一個實習生的小群。但群里每天都是在吐槽上司、八卦老板、討論吃喝玩樂,迅速地就形成了一個小圈子,連上廁所都要約著竊竊私語地牽手一起去。
瑞瑞一開始也在這個群里,但慢慢地她就發(fā)現(xiàn)自己工作的時候總分神,還被無謂的負面情緒一直籠罩著。
但其實,瑞瑞并不喜歡抱怨,也不喜歡八卦。那些小伙伴用來打發(fā)的無聊時光,她更想用來學習相關(guān)技能。
深思熟慮之后,她慢慢遠離了這個圈子。
她開始更多地去接觸帶自己的老師、公司里有經(jīng)驗的前輩,吃飯的時候問他們一些行業(yè)里的資訊,也會做一些課程的設(shè)計和文案讓他們幫忙給建議。
后來,瑞瑞結(jié)束實習離開了那家公司。到了她畢業(yè)找工作的時候,有位獨自出來創(chuàng)業(yè)的前輩就直接問她,愿不愿意到自己的公司來組建課程團隊,薪資不用客氣。
當然,所有成就都離不開自身的不懈奮斗。但正確圈子里的人和資源,會是我們發(fā)揮潛能的催化劑。
當我們鉚足了勁準備往前沖的時候,需要的就是這種能支撐我們前進的人。而不是在后面拉著我們、或者是在我們耳邊吹冷風的人。
- 3 -
公司里新來的實習生,大學的時候參加了很多課外自我提升的活動,也參加了刺猬的好幾個線上訓練營。
她的家境不算特別富裕,昨天我很好奇地問她,為什么還在大學里就會花這么多的金錢和精力,去做這些事情?
她說,因為知道自己比起其他同齡人來說,找工作的時候不算特別有優(yōu)勢,學校能提供給自己的機會也不算多。所以就想要去嘗試更多不一樣的生活,認識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
或許就像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里說的那樣,“假如你什么都不學習,就只能生活在現(xiàn)時現(xiàn)世的一個小圈子里,狹窄得很?!?/span>
我們需要對自己的圈子進行優(yōu)化,要去尋找自己想走進的圈子。
也許我們會覺得圈子不同,難以強融。實質(zhì)上,只要我們主動去靠近優(yōu)質(zhì)的人脈圈子,機會往往就會自己找上門。